上午发货,三辆十八轮大卡开进了公司后院。停好了车,第二辆和第三辆的司机帮着第一辆装货煞绳。美国的卡车司机都是话痨。长年孤独的在路上跑,跟陌生人聊天是个惬意的事。今儿的话题是美国总统大选的第一场辩论,因为有我这个中国人在监督发货,当然还要聊中国,然后是不知跟多少人唠叨过多少遍的,如何如何痛恨出车去加州因为那儿严格的排放要求,更痛恨出车去纽约市因为那儿的路太窄……第一辆装货完毕,司机潇洒的开车出院,第二辆一个麻利的大抡盘,头咬着前车屁股车速也不减像特技表演似的调头进了上货位。我看着不禁骂出了声:你急着吃屎呀!负责运输的黛碧在旁边接了我的茬:“They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信任!第二个司机信任第一个司机,因为他知道他(第一个司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是信任出默契。黛碧信任这三个司机倒不是因为运的货都上了保险,而是她知道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信任这个东西在美国无处不在,是一种文化。
这让我想起许多年前在一家小公司工作时的事。一天老板临出门前匆匆忙忙的交待,今天办公室就你一个男的,上午会有个供应商来送材料,你要帮着卸货。我问是不是要用叉车来卸。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我无不担忧的说我从没有开过叉车。他招呼我去车间,一边走一边说,开叉车很简单跟开汽车没什么区别。到了叉车跟前,指着天然气罐说把这个阀门拧开,点火,齐活。他匆匆走着又回头甩了句:自己琢磨那个杆是升那个是降……我心里这个气呀:妈的,你早干吗了!不一会,卡车来了。我硬着头皮打着火轻踩油门。虽说常看别人开叉车,但第一次动方向盘才知道叉车方向同汽车太不一样了,转向角非常大可以让叉车原地打转。还好,仗着是学机械的出身,开车的功夫也不浅,三下两下把操纵杆弄明白了。战战兢兢开出车间,靠近卡车踩了脚刹车才发现煞不住呀。急中生智猛打方向让叉车原地转圈……第二天,跟老板说起这事,他笑着道歉说忘了告诉我,那个叉车刹车片早该换了但一直没有去做。晚上坐在沙发上想了很多东西。美国公司里的安全规章制度非常严格,美国社会里律师多的跟中国的官员数量有一拼,如果我昨天出了什么差错,他就不怕我告他?在大大小小的公司里工作到现在,体会到一点:在美国,公司的管理是大公司靠规章制度小公司靠信任。规章制度同法律有关联成本非常高;而信任则成本非常低。这就是为什么在律师多如牛毛的美国,信任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其基础是信任文化。
在美国生活久了就能意识到,作为中国社会中成长的个体,自己曾经甚至至今仍然或多或少保留着顽固的对他人的不信任。它体现在许多细微的方面,比如工作上的事有时会反复给同事交待生怕别人做错。搞的很多美国同事有时候很困惑,甚至被不耐烦:“You have told me already.”孩子开车出门,我常会叮嘱“开车小心点儿。”这类废话多了,孩子都会很烦。乘飞机旅行,看到飞机开始动了邻座还在玩手机,心里会抱怨:妈的,你不捣鼓那破东西会憋死吗?!有个大陆来美旅游的朋友谈到在美国开车的经历,说第一次在美国开车即便接近绿灯路口也会下意识的踩一脚刹车搞得后面的开车的人很不爽。这是长期在中国那样行车无序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一种不信任习性。所以说信任成为文化是一种社会反应,而且有规则和法律基础。诚然,信任可以使工作成本很低但也不是没有成本,但信任带来的好处要远远大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