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的探索之路

用脚丈量高山,用光捕捉瞬间。
正文

2019 喜马拉雅之旅 - 攀登6119米罗布切峰

(2019-11-19 02:09:24) 下一个

尼泊尔喜马拉雅地区高山林立,每一座雪峰都有着它自己的故事。海拔6119米的罗布切(东)峰(Lobuche (East) Peak)只是这众多山峰中的一座,但它却因与其他显赫高山并列矗立于昆布冰川,距离珠穆朗玛峰仅数公里,而闻名于世。登山家Laurence Nelson 和夏尔巴人Ang Gyalzen于1984年4月25日首次登顶罗布切东峰。

 

这是2019年4月30日,我行走在昆布峡谷中。翻过杜格拉通道(Dugla Pass)之后, 拔地而起的罗布切峰立即跃入视野,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仰视这座高山。两天以后,我的高山经历因罗布切而完全改写 。。。

 


 

凌志山峰 (3033米):第二次攀登

 

“如果你登上了凌志山峰,就可以登上罗布切!” 格文对我说。

 

自从开始新西兰高山摄影/高山探险以来,位于瓦纳卡西北50公里的凌志山峰(Mount Aspiring)就一直是我渴望攀登的一个目标。海拔高度为3033米的凌志山峰在新西兰263000+米的山峰中仅排在倒数第四。然而这座山峰却极具美学形态,其高耸对称的金字塔型山峰被称为新西兰的马特峰(Matthorn)。除此之外,攀登凌志山峰的所有路线,其技术难度级别都在2+或之上,相当险峻。因此,它也称为新西兰登山爱好者的必登之技术山峰。

 

P1. 雄伟的凌志山峰(翻拍自摄影画册)。

 

20184月,我第一次尝试攀登凌志山峰,因为连续两个特大高山风暴而没有成功(详情见125小时 -经历新西兰高山风暴)20189月,我决定第二次尝试攀登凌志山峰,并将登山时间定在了12月中旬 – 这也是公认的新西兰南部高山气候的稳定期开始之时。

 

然而新西兰高山的反常气候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当我于1216日上午到达瓦纳卡时,得知我只有24小时左右的天气窗口来攀登凌志山峰,这包括从上山到完成攀登的所有时间,这之后将是连续三天的高山夏季风暴,期间只能受困于Colin Todd 高山小屋里,直到第5天风暴过去,才有机会下山。

 

看到如此苛刻的登山条件,我有些想放弃,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不仅无法登顶,甚至可能会长时间地受困于高山上。不过我的登山向导格文说我们有24小时天气窗口,值得一搏。

 

1216日下午,我们按计划乘坐直升机在凌志山脉的Bevan Col高山湖边着陆,然后翻过Bevan Col, 穿越大片冰川,到达1800米的Colin Todd高山小屋。这时天空晴朗,风和日丽。只要这样的天气持续到第二天中午,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这次攀登行动。根据预计的天气状况,格文和我商量决定在1217日午夜12点从高山小屋出发,在夜色中完成最困难的岩石山体的攀登,最后争取在早晨6点左右登顶,然后赶在风暴到来之前在17日中午12点前回到小屋,全程攀登垂直升高1200米,下降1200米,预计12小时完成。

 

我们夜里11点半吃过早餐,为了保证轻装和行动快速,我在登山包里只简单地放了几个能量棒,1升水和两件外套,InReach (紧急状况下的卫星定位和呼救设备), 以及一部Sony RX100 V相机和iPhone。我在穿戴好登山装备之后就跟着格文出发了。虽然是夏季,但高山上积雪依然很厚。这次格文带我沿着西北线路攀登,经过陡峭的“袋鼠雪带”(Kangaroo Patch)之后,我们就进入到最险峻的岩石山体地段的攀登。格文对攀登路线熟记在心,哪里有一块岩石可以作为支撑,哪一段需要belay,都了如指掌。我跟随格文的步伐,一丝不苟地移动着。

 

P2. 第二次攀登凌志山峰。

 

当东方渐渐露出曙光之时,我们仅用了4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就完成了最艰苦的岩石山体的攀登,踏上了最后那段陡峭的冰壁之上。我们换上冰爪鞋,拿出冰镐,开始了向顶峰的最后冲刺。不多久,我就看到顶峰近在咫尺 – 格文说我们只剩最后一小时的攀登距离了(200米左右的垂直攀登)

 

然而,随后我们就看到有一团厚厚的云层将顶峰掩盖住,身边的风也随之越来越大。我们顶着大风继续向上攀爬了15分钟。此时格文停了下来,严肃地对我说:“Yan, we have to turn back!” 

 

我一时有些发蒙,虽然我也感受到此时风速越来越大,但顶峰就在眼前,岂能再一次失之交臂!

 

P3. 下撤途中。

 

格文说,他对登山有三条红线不可跨越,现在这三条红线都明明白白地同时亮了:(1) 超大风速 – 我们目前的位置风速已达80公里/小时,山顶的风速将在100公里/小时以上;(2) 风向不利 – 现在的风向使得我们在上升的途中完全暴露在大风之中,没有任何可以遮挡的障碍物作为掩护;(3) 下撤困难 – 即使我们能成功登顶,在如此大风中下撤也极其危险。我知道登山中跨越红线的严重后果,说道:“I follow you!” 

 

此时已经是清晨5:30,我们掉头开始在大风中下撤。

 

P4. 红线描述了我们的攀登路线,箭头指向我们最后达到的位置,距顶峰仅200米左右的垂直高度。

 

上午9:50,我们安全回到了Colin Todd高山小屋。中午12:00,狂风暴雪如期而至。只是,大风提前了6个多小时降临凌志山顶峰,使得我的第二次登顶凌志山峰的行动又一次腰折。

 

这次登山结束后,向导格文告诉我说,通过他的观察,认为只要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我的体力和技术完全可以登上凌志山峰。不过在这次攀登过程中,我的右大腿出现了抽筋现象,之后右腿股四头肌也有拉伤,这让我开始考虑重新调整自己的体能训练方法。

 

P5. 第二次攀登凌志山峰,最终无功而返。

 

12月17日上午返回高山小屋Colin Todd Hut之后,我们被随之而来的风暴困在了小屋三整天,直到12月20日风暴过去之后才安全下山。

 


 

走向喜马拉雅

 

201712月在我成功登顶新西兰3200米的勒德费尔峰(Mount Lendenfeld)之后,我就开始作手积极准备攀登凌志山峰,与此同时也萌生了去喜马拉雅登山的念头,虽然那时的我对珠峰地区还是一无所知。

 

P6. 喜马拉雅山脉。

 

当我征求向导格文的意见时 – 因为他几乎每年都会去喜马拉雅地区登山一个月,格文给我推荐了6189米的岛峰 (Island Peak),认为这是我可以攀登的一个6000+山峰。在那之后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开始认真地研究Island Peak,从它的地理位置到攀登方式和线路。与此同时,我发现同在EBC线路上还有另一座著名的6000+的山峰 – 6119米的罗布切东峰 (Lobuche East Peak, 通常简称为罗布切峰),并且这是一座真正的技术型高海拔山峰。

 

我在仔细比较了罗布切峰和岛峰之后,决定攀登技术上更具有挑战性的罗布切峰。我对罗布切峰感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该山峰离珠峰很近,只有几公里的距离,从顶峰上可以看见包括珠峰和洛子峰在内的几个著名山峰。

 

下面这个链接比较全面地比较了这两个山峰的攀登:

https://www.indexadventure.com/blog/island-peak-vs-lobuche-peak-climbing/

 

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格文时,他并不是很鼓励。格文说他不能确定我是否有能力登上罗布切峰,除去高海拔因素,他表示攀登罗布切峰的技术难度大概与攀登凌志山峰接近,如果我能登上凌志山峰,就应该可以登上罗布切。不过当时我还没有尝试攀登凌志山峰。因为格文的这番话,我开始将凌志山峰与罗布切峰联系在了一起:为了登上罗布切峰,我需要先登上凌志山峰。

 

然而2018年两次攀登凌志山峰的失利,加上第二次登山造成的腿伤,使得我对计划中的20195月攀登罗布切峰变得毫无把握了。到2018年底,有关尼泊尔的所有行程细节都已经确定,我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唯有全力以赴地开始准备。

 

 P7. 喜马拉雅地区随处可见的峡谷和山峰。

 

20191月起,我开始调整体能训练方式。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我加强了腿部筋膜放松(fascia release)和腿部力量的训练。之后,我又增加了高强度的心肺有氧训练。到4月下旬我开始启程前往尼泊尔时,我的腿伤得以完全恢复,且自我感觉身体各方面也逐渐接近最佳状态。

 

423日上午,我如期到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24日清晨乘坐小飞机到达这次旅程的起点卢卡拉。为了这次为期20天的徒步登山和摄影行动,我携带了大量的登山和摄影器材,行李总重量超过40公斤。从卢卡拉开始,我雇了两个背夫和一个徒步向导,我自己也背了10多公斤重的背包,开始了登山前的长途跋涉。

 

P8. 卢卡拉机场 - 其跑道不足600米长,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

 


 

登顶6119米罗布切峰

 

430

 

424日清晨7点从卢卡拉出发,我们一行4人:徒步向导,两个背夫和我,沿着经典的昆布峡谷,途径伯克丁(Phakding), 南池(Namche), 天波切(Tengboche), 丁波切(Dingboche), 430日按计划抵达罗布切(Lobuche)村庄。这期间,我们分别在3400米的南池和4200米的丁波切各多停留一天,进行必要的高海拔适应性调整 – 这使得我们能够顺利地从2800米的卢卡拉爬升到4950米的罗布切村庄。

 

P9. 徒步路上。

 

罗布切是EBC徒步线路上的一个重要地点,它是抵达珠峰大本营的最后一个重镇,有着较为完善的住宿和供水设施。如果我们从罗布切出发,徒步2小时即可抵达另一村落戈瑞克-夏普(Gorak Shep, 海拔5180)  – 曾经的攀登珠峰的大本营,但这里各方面的条件都十分简陋,大多数小客栈里没有自来水供应。从戈瑞克-夏普出发再徒步两小时就到达了海拔5360米的珠峰大本营(Everest Base Camp)

 

P10. 罗布切村庄。

 

51

 

上午8点整我们按计划前往罗布切登山大本营。我除了带上全部登山装备外,还带了不少摄影器材,打算如果由于天气变化无法登山,就在大本营周边进行一些拍摄。从罗布切村庄去大本营的路并不好走,上上下下,最后翻过一个5200米的山口,又下到一个山谷里,才到达海拔5050米的罗布切大本营。

 

P11. 罗布切大本营。

 

到了大本营后,徒步向导太子给我介绍了一位夏尔巴登山向导(Sherpa),说原来计划带领我的夏尔巴向导Nima因故外出未归,我明天的登山将由这位Sherpa带领。

 

随后我与这位夏尔巴向导进行了交流。但是在与他交谈之后,我却心有余悸,因为我意识夏尔巴向导介绍的登山方式与我熟悉的新西兰方式差别很大。首先,向导强调我在攀登时不需要冰镐(ice axe),跟着他就行。而没有冰镐,对我而言这等于扔掉了我登山中最重要的护身符;其次,向导还告诉我在攀登过程中也不必rope together,全程将是自己独立攀登 – 这也增加了我的疑惑,虽然我和他解释在新西兰我们从来都是rope together进行攀登的。由于这些的疑虑,我心里对第二天的登山行动打起了退堂鼓,一时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第二天的攀登行动。

 

P12. 我的帐篷正对着罗布切峰。

 

几年来的新西兰登山经历,使得我对专业登山向导的要求相当苛刻。如果我与登山向导之间不能很快地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充分的信赖,我大概就不会继续之后的登山行动。

 

下午4点半,当我从自己的帐篷出来时,徒步向导太子告诉我说我原先的夏尔巴向导Nima回来了,问我是否想和他谈谈。我立即和Nima见面,认真地介绍了我的新西兰登山经历和我习惯的登山方式。Nima是个30岁的年轻Sherpa,他在认真地听了了我的介绍后表示,我完全可以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攀登 – 使用冰镐,并且会和我rope together。他安慰我说不用担心,会与我“work together, to get to the summit”。我还问了很多其他登山的问题,Nima都一一耐心地解答。这让我对Nima很快有了信任感,对第二天的行动也有了信心。

 

我们的计划是52日凌晨1:00am 吃早餐,2:00出发。争取7:00登顶(5小时登顶),下山需要3小时。这样如果一切顺利,应该在5月2日上午10:30左右点回到大本营(在顶峰停留30分钟左右)

 

P13. 罗布切峰攀登路线:从大本营(Base Camp)出发,我们将沿着红线向顶峰一路攀登,不过并不会在Lower High Camp和High Camp停留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下午5:30吃晚饭时,还有个小插曲。当我进入吃饭的帐篷时,发现里面坐了一班人马,7-8人,一问才知道是美国《国家地理》的团队。我以为他们也会明早去登罗布切峰,他们却说来这里只是看看,明天会去珠峰大本营,在那里做个project。当他们听说我第二天凌晨要去登罗布切时,纷纷向我表示问候,预祝登顶成功。

 

我吃过晚饭,上过厕所,就钻进帐篷睡觉去了。顺便说一下,大本营的厕所看上去就是一个竖筒子形状的帐篷,不过第一次进去之后还是有些不太适应。我打了午夜12:45am 的闹钟。但这晚因为心里有事,睡的不安,断断续续地睡了不足4小时。

 

52

 

这一天注定成为我此次旅行中最艰难的一天。

 

12:45am醒来一件一件地穿好登山的衣裤,很臃肿的感觉。Nima之前专门交代要穿两双羊毛袜子,在防水防风的双层冲锋裤内还要加上鸭绒裤(幸亏我带来了)。上身是一件轻便羽绒服再加上外面的高山防水防风羽绒服。这也是我登山以来穿的最多的一次。Nima说里的高山上在太阳出来之前会非常冷,必须保暖。

 

1:15am 我到大帐篷,厨师已经把我的饭做好了。Nima在不远处的另一个帐篷吃饭。吃完饭,穿戴好登山装备,我们于2:10am 从大本营出发。与我们同时出发的还有一队捷克登山队6人加一名夏尔巴登山向导。

 

一出大本营,就是一段较陡的上坡。在头灯的引导下我紧随Nima的步伐。可是不一会,我突然上气不接下气,感觉心脏马上就要跳了出来,这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虽然上了5000米的海拔高度之后我明显地感觉上坡时会有些气踹。可这次我一下子就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心想别说登顶了,我可能走不了多了。

 

P14. 登山途中 - 捷克队在我们前方不远处。

 

我向Nim喊道:“I, I, I want to, res, rest!” 

 

这句话我都已经说不出来了。Nima立即停下来,把我引到一边,让我靠在一块石头上休息。这时身后的捷克团队一行7人有条不紊地超过了我们。我大口地喘着粗气,慢慢地心跳平缓了下来。Nima安慰我说,别着急,我们有的是时间,说着他掏出一支烟抽起来。Nima的镇静让我顿时感觉好多了。我意识到刚才我身体还没有预热(warm up), 也没有掌握好移动的节奏。

 

P15. 登山时气温在零下15-20摄氏度。

 

大约过了7-8分钟,我慢慢恢复了过来。我们开始继续爬升,我也找到了节奏。我们一路攀爬,渐渐地离前面的捷克团队的灯光越来越近。我觉得很奇怪,我爬的这么慢,为何还能赶上之前早已无影无踪的捷克队呢?我问Nima:“你觉得我走的如何?” 

 

他回答道:“Perfect!

 

没过多久,开始进入到冰雪地带,我们换上了冰爪鞋。Nima是个非常善于观察的登山向导,他很快知道了我的移动节奏和体能,始终一直跟随在我身边,让我没有任何需要追赶他的感觉。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主动停下来,从他的保温瓶里倒出一杯加了电解质的热开水给我喝,他自己也用嘴离瓶口一寸的距离喝上几口。

 

P16. 上升途中。  

 

除此之外,在起初的一段攀升过程中,我们还用短绳连接在一起,在陡峭的山脊上行走。这也是头天我和他谈到新西兰登山时我所习惯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前面的捷克队始终在我们前面不远的上方。但他们的两名队友由于体力不支,最终掉队了,接着也掉在了我们身后,不一会就不见了踪影。捷克的6名队员中有两名年轻女子,全队人员年龄看上去在30-45岁之间。

 

我们有节奏地移动着,到了最后的600米的fixed rope 阶段,开始依靠上升器进行攀登,坡度也越来越陡,每上升一段,都非常秏体力。但有Nima在我身边,我已经知道今天我定能登顶成功了。

 

P17. 接近顶峰。

 

在整个攀升过程中,我丝毫也没有感觉热,这点与新西兰登山非常不同。看来高海拔的气温在夜间的确很低。我们攀登时,气温至少在零下二十摄氏度左右,我的高山羽绒服外面都结了冰。

 

经过4小时35分钟的艰苦攀登,我们终于在早晨6:45am成功登顶,与之前不久登顶的4名捷克队员和他们的夏尔巴向导在顶峰汇合,大家相互祝贺。

 

P18.登上罗布切顶峰。

 

自从2018年确定了喜马拉雅之行,罗布切就是我内心向往的一座山峰,如今登顶成功,圆了我的喜马拉雅高山之梦,其心情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

 

掉队的两名捷克队员在我们登顶10-20分钟之后,也分别登顶了。

 

我们在顶峰欣赏无限风光,拍照留念。从罗布切顶峰上,我们可以看到不远的珠峰(Everest 8,848,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Lhotse 8,516米),以及著名的努子峰(Nuptse 7,864米)和 阿玛达布拉峰(Ama Dablam 6,170米)

 

在顶峰停留了30分钟后,Nima说我们需要下山了。这里的天气通常在中午12点以后开始变坏,所以我们必须赶在变天之前安全回到大本营。在我们开始下山之后,几名先登顶的捷克队员也接着下山。

 

下山对我来说不很秏体力,技巧性也比较好掌握。我以为所有人都是这样。但我随即发现身后的捷克队员下山的动作看上去十分笨拙,移动非常缓慢。很快,我们就将捷克队甩在身后,看不见了。

 

下山一段时间后,我们遇到了今天的第三只登山队,一名夏尔巴向导带领着一对年轻美国登山队员,正在向上攀登。后来我在大本营又遇到这位夏尔巴向导,他告诉我美国队最后用了8小时完成整个登山。

 

我在Nima的带领下,下山的速度很快。在中间的一次休息时,Nima问我的年龄,当他知道我实际年龄后,很感叹地说道:“You are very strong!” 

 

其实在今天的整个登山过程中,我感觉非常辛苦,特别是在最后200米垂直高度的那段向上攀登,几乎完全凭着毅力支撑着。

 

P19. Nima和我在顶峰上。

 

当我们结束了600米的fixed rope这段最险的下山路后,Nima和我开始脱些衣服,因为此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温度在上升。同时Nima拿出一些食物分给我一半。我们吃完东西,继续下山。

 

这时我们遇到了今天登山的第四支队伍,其实和我一样,是一个夏尔巴向导带领着单独一个人。这是一个亚洲年轻人,看上去27-28岁,可能是韩国或日本人。只见他面色苍白,非常艰难地在缓慢移动着。他的向导显然对他极为不满,我听见向导对他大喊:“You have to keep moving!” 

 

可怜的年轻人只移动了两步就又停了下来。Nima和我都相信以这样的速度,这个年轻人今天将无法登顶。

 

我们下山的速度越来越快。不一会,营地的帐篷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这时,Nima对我说:“Follow me!”

 

随后我们就一起大踏步地在新雪的陡坡上快速向下走去。这个在雪坡上快速下山的技术我在新西兰登山中是太熟悉了。我们配合的非常好。

 

9:45am我们安全地返回到了大本营,成为今天4组登山队中第一个圆满完成登顶行动的,我也是今天四组登山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我们一回到营地,所有在营地的夏尔巴向导都过来向我表示祝贺。徒步向导太子和我的背夫老远就向我招手,为我的成功而兴奋不已。厨师提前为我和Nima,以及其他所有在场的人做中饭,大家一起吃饭喝茶,为我们庆祝。

 

在我所有合作过的登山向导中,Nima是最为出色的一位。虽然他年仅30岁,却能如此善解人意,具有独特的东方人的美德,非常难得。如果今天不是Nima带领我登山,我真的怀疑自己是否有信心成功登顶。

 

今天没有带队的夏尔巴向导们,也纷纷称赞我体力好。其实我已经有些精疲力尽了。吃完饭11点多我就回到帐篷去睡觉了。

 

下午1点多,我走出帐篷,看到天空开始出现了一些低云,根据我这几天的观察,预计到今晚可能就会变天。我找到太子说我想回罗布切小镇去休息。太子问我体力如何,我说现在很累,但在营地也休息不好,不如回去,我走慢点。就这样,太子,背夫和我又打起了行装,踏上回罗布切小镇的路途。这段崎岖的山路我走了近三小时。

 

这是我最漫长的一天。

 

天时地利人和

 

这次我登顶罗布切成功,除了自身的能力外,也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首先,我的徒步向导太子和背夫都十分负责任,对我行程住宿的安排周到细致;我的夏尔巴登山向导Nima更是至今我遇到的最佳登山向导,他的善解人意,耐心和至始至终的鼓励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次,我们到达罗布切时正遇上最佳的登山天气。53日,我登顶的第二天,罗布切地区就下雪了,接着整个珠峰地区是连续下雪三天。如果我们晚到罗布切一天,就将会无法登山。53日的变天,也直接影响到了我后面的全部行程,使得我原计划的20天徒步登山摄影旅行缩减为15天。

 

53日,我们从罗布切出发继续北上,到目的地达戈瑞克-夏普,紧接着在完成了珠峰大本营的徒步之后, 天就下雪了。54日我们开始冒雪从海拔5180米的戈瑞克-夏普下撤。这天早上,我们也听说在珠峰大本营,英国BBC团队请求三架直升机救援(据说是有人生病),但被尼泊尔方面以安全原因拒绝。在我们下撤的路上,也看到从珠峰大本营方向用马运送下山的几个生病的人。

 

P26. EBC高海拔徒步路线。

 

5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人体的任何小毛病都可能会被极限放大。55日,当我们安全下撤到海拔3900米的庞布切村庄后,徒步向导太子才告诉我,在我们到达罗布切的前两天,即428日,就有一个徒步者因为高反没有及时治疗在罗布切村庄死去。当时太子担心会影响到我第二天的登山行动,就一直没有告诉我这个消息。两天以后,57日,我们了解一名背夫在一处5100米的高地又因病去世。同时,在我们的15天旅程中,还有4名登山者分别在攀登珠峰和马卡鲁峰时身亡。

 

我很庆幸自己在这次整个行程中,身体状况良好,没有高反,没有生病,甚至感觉在5000米以下的地区长途跋涉与平时在悉尼蓝山和新西兰徒步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喜马拉雅高山 vs 新西兰高山 

 

通过这次攀登罗布切峰,我对喜马拉雅地区的高山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比较喜马拉雅与新西兰,两地的高山还是有不少的差异。

 

高海拔

 

高海拔是我们在喜马拉雅徒步和登山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这次行程之前,我从没有过真正的高原经历,到过的最高地方就是3200米的新西兰的勒德费尔峰。在我确定喜马拉雅之行后,不少朋友提醒我不可低估高海拔对常年生活在低海拔地区人群的影响。不过我对高海拔这个问题不是太过担心,因为在我读过的众多喜马拉雅徒步和登山的书籍中,都一致说明只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适应性调整,同时注意几个主要事项,绝大多数低海拔的登山者都可以进行高海拔的登山运动。

 

就我这次行程而言,424日开始从2800米的卢卡拉徒步到52日攀登6119米的罗布切,中间只有8天的时间,适应时间不是很长,而绝对海拔高度一下子提升了3300多米。为了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适应海拔高度对身体的影响,我咨询了有高原经验的医生朋友,并根据多本书籍上介绍的方法,采取了预防措施, 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特别的注意:

  

- 加强保暖:在这次整个徒步登山过程中,我没有洗过一次澡,以防止感冒。我将白天徒步穿的透气快干内衣裤和晚上睡觉穿的棉质内衣裤完全分开来:每天早晨换上透气快干内衣裤,开始徒步;中午到达目的地后,立即擦干汗,换上棉质的内衣裤。每天晚上我都是带着毛线帽子睡在可以抵御零下28摄氏度的睡袋里,非常暖和不用客栈提供的被子

 

多喝热水:每天喝大量的热开水也是适应高海拔地区气候的一个重要手段。通常我每天一早一晚都会分别在客栈里买500ml的开水装到我的保温瓶里,一日三餐也必须喝一,两杯热茶(每杯约300ml),这样加起来,每天喝2升左右的热水/茶。顺便提一句,平时我是每天需要喝一杯咖啡,但到了高海拔地区之后,竟然完全没有喝咖啡的欲望了,感觉咖啡味道很怪,只想喝热茶。

 

保证睡眠:因为我和向导太子的徒步速度一直比较快,每天都是在中午或中午之前就到达了当天的目的地。所以我每天下午都会在客栈睡上一觉,晚饭后7点半左右又开始睡觉,这样每天保证有10小时或更多的睡觉时间,白天的精神状态都一直不错。在客栈里我经常听到其他徒步者抱怨说晚上睡不好觉。在15天的行程中,我没有经历睡眠不好的困扰。

 

P20. 多喝热茶是适应高原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高山

 

除了海拔高度之外,喜马拉雅高山与新西兰高山的另一个最显著的差异就是 “大” (Giant)。行走在EBC徒步路线上,放眼望去,高山近在咫尺,却又大得让人觉得高不可攀。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云雾之中隐隐闪现出一座座雪峰,犹如海市蜃楼一般,这些高山景象和宏大的气势在新西兰是见不到的。

 

如果喜马拉雅高山有一种给人触不可及的感觉,那么新西兰的高山则更让人有一种亲近的感觉。的确,在著名的新西兰库克山国家公园,大多数人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徒步到1800米雪线之上的Mueller Hut去领略雄伟的高山风光。而在喜马拉雅山脉,攀登到任何一处雪线之上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甚至一定的代价。

 

登山技术之差异

 

不过从登山的角度看,新西兰的高山具有极强的技术性。比较罗布切峰和凌志山峰,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岩石冰雪混合山体,攀登起来都比单纯的冰雪或岩石要麻烦一些。但凌志山峰的攀登技术性比罗布切强很多:凌志山峰的全部岩石段都处于exposed状态,攀登时危险度较大,多处攀登都需要by-lay,全程需要rope together。凌志山峰的最后一段需要在陡峭的冰壁上的攀登,由于没有fixed rope,也就要求攀登者具有相当强的力量和熟练使用双冰镐攀登的技术。

 

新西兰不乏技术难度级别在7+的山峰(凌志山峰的技术难度是2+, 新西兰最高峰库克山峰的技术难度是3),这也是为什么在每个时代新西兰都有一些世界顶级的登山家。

 

在喜马拉雅山脉,我也看到很多技术难度极大的险峻高山。但随着现代商业登山运动在喜马拉雅的发展,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一些著名的8,000米+的高山攀登上,而那些极高难度的技术山峰大概只在职业登山家的考虑范畴之内。

 

运用fixed rope就是为了适应商业登山运动而采用的一种辅助攀登手段(注:新西兰没有fixed rope攀登方式)。现在经典的珠峰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高山攀登路线(包括K2)都有用fixed rope来帮助攀登者登顶, 这已经成为高海拔的一种标准的攀登手段。我这次攀登的罗布切东峰路线也有600米的fixed rope

 

Fixed rope攀登方式指的是夏尔巴登山向导在攀登线路的最险峻地段上提前先去固定上绳索,供其他登山者在攀登时运用升降器来进行攀登,从而减低攀登的技术难度,提高安全系数。

 


 

高山与摄影:内心的朝圣之路

 

Tristan Higbee在他的Everest Pilgrim一书中将EBC徒步称为朝圣之旅。的确,对大自然的渴望,对喜马拉雅高山的崇拜,以及与当地淳朴民众的接触,都会带给我们极大的精神快乐,同时也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喜马拉雅是我高山探索的一个延伸和继续。对我而言,高山与摄影早已不可分割,都是我的朝圣之路。

 

P21. 喜马拉雅高山。

 

雪线之上的高山摄影包括了登山和摄影两个方面,是一项极为艰苦且高风险的活动。很多时候,登山和摄影很难同时兼顾,甚至相互矛盾。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总结出的决策就是严格尊从奥卡姆剃刀法则 (Occam’s Razor) – 在极限登山过程中摒弃一切可能威胁到安全的行为,懂得舍取是高山摄影师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

 

P22. 登山。

 

在这次的EBC徒步+罗布切登山的旅程中,攀登罗布切显然是最具挑战性的一项行动。在424日正式踏上ECB的旅途时,我其实完全没有把握是否能登顶成功,但我将攀登罗布切作为此行的第一大目标。为了这个目标,52日登山之前,我没有起早贪黑地去拍摄日出日落。每天我专注于徒步,适应高原和休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体能。

 

52日登山,我只带了iPhone和一部Sony RX100 V相机,在登顶之后,拍摄了一些RAW格式照片和4K视频。不过在攀登途中,仅在休息时拍摄了几张照片,其他时间都是集中精力攀爬,保证每一步移动的安全。

 

这次原计划20天的旅程,由于下雪,迫使我放弃了最后5天的以摄影为主的一条专门路线。不过,来日方长,喜马拉雅高山已经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在不久的将来,我定会重返喜马拉雅。

 

P23. 高山摄影。

 


 

喜马拉雅摄影作品欣赏

 

P24. 圣山Ama Dablam。

P25. 珠峰大本营。

P26. 7161米的喜玛拉雅Pumori Peak。

P27.昆布峡谷。

 

P28.这是在6119米的罗布切顶峰拍摄的宽幅喜马拉雅群峰, 其中包括了世界最高峰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世界第四高峰8516米的Lhotse峰,7864米的Nuptse峰,以及6812米的Ama Dablam神山。

P29.雪山之下。

P30.雪山大本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DYLM 回复 悄悄话 哇!真汉子!榜样!
红米2015 回复 悄悄话 真牛!
Masefild 回复 悄悄话 喜玛拉雅山高处的空气很希薄吧,能爬上去很不容易,勇士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