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出生于1963年6月,祖籍河南,山西阳泉长大,1988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电工程系,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刘慈欣长期关注科幻并尝试写作,他的风格多次变换,直到90年代中期才逐渐定型,并开始赢得读者的喝彩。1999年发表第一篇作品 ──短篇小说《鲸歌》,同年首次以短篇《带上她的眼睛》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2000年《流浪地球》获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目前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地球往事”系列(《三体》《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等,中短篇《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
(http://book.kanunu.org/files/writer/6620.html)
刘慈欣工程师出身,所以他的科幻小说是相当的“硬”。大家知道科幻分软科幻,硬科幻。所谓“硬”是指注重科学理论,法则,在此基础上虚构和幻想。如Arthur C. Clarke就是公认定硬科幻代表人物。
刘慈欣有多硬?《三体》里,为应对外星威胁,决定向该星发射探测器。但运载火箭却无法达到所需的几分之一光速,怎么办?程心(工程师,主人公)提出核爆推进,就是在飞船后方不停的引爆核弹,利用核爆的冲击波推动飞船,却遭到了无情的嘲笑。这个设想其实早就有了,问题是你在飞船里装一大堆核弹,你的推重比高不了。
程心说:核弹不装在飞船里,而是预先精准地摆放在飞船的加速航线上,逐个引爆。不过就这样,以探测器上吨的重量,也无法达到所需的速度。
程心回答:不送探测器,送一个人。以外星人的好奇(或者说科学探索精神),会复苏,研究,观察这位探索者。这样他就会有机会获得情报。可冬眠装置的分量也不小啊,有意思的是,在接近绝对零度的太空,要保持-50到-60度的冬眠环境,你要做的不是冷却,而是加热!跟烧暖气似的。飞船显然带不了那么多燃料。
程心很干脆:干嘛送活人,送个刚死的,就让他冷着,我们复苏不了绝对零度的死人,不等于外星人做不到。可就这样,精密计算的结果,还是太重。没法,程心只好认栽。
这时,大头发话了:只送大脑。
就这样,这事还真做成了:探索者在外星复活,并最终成为相当有地位,有影响的人物,在最危急的时刻,帮助了地球人。
当然,无论什么小说,归根结底,人物是关键。刘慈欣的人物还是很鲜活的。
有兴趣的朋友可去上面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