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簡約生活 陳少華
素食這個話題,在坊間有不同的議論。有人說刻意吃素,是一種刻意表現自己的做法。以前我也覺得吃素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刻意的意識。隨着年齡增長,尤其是踏入甲子之年,飲食事再也沒有以前那麼追求和執着,家居小菜、白粥,覺得心情舒暢,腸胃舒服。小心想一想這種變化的由來,忽然才醒悟自從前年鬧了一場不大不小的便秘之後,經延醫調理,便開始少吃肉食,多近素菜,綿延而悄悄產生的飲食變化。
論飲食事,我走過的大半生人生路,感慨良多。與在香港生活的人相比,艱苦好多,尤其是十多歲正值長身體的時候,住在小城,碰上所謂「三年經濟困難時期」,配給制和限量供應食物,令我們幾乎處於一種半挨餓的狀況之中。從南美洲回香港這十多年,是我生活相對穩定的一段寶貴時間,由於我對營養的吸收力相對強,因此,即使很普通的食物,也會給身體增加豐富的養份。或許這樣,才導致了前年鬧了一段時間便秘的原因。
早上讀網絡報,這已成為我的習慣,有一則副刊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文章說的是美國科技界富翁希爾的故事。作者說,希爾以往過的是與一般富豪無二致的生活,大屋、名車、豪食,不停消費,以此表示自己的富豪身份。希爾只有四十二歲,正當盛年,也是大有作為的年紀,但最近他卻做了一件令人震動的大事:賣掉大屋,放棄名車,辭豪宴,去奢華,搬進一間只有
一間四百二十呎的屋子,就與我現在居住的環境一樣,希爾一個人生活,如果他真的不再追求奢華的習氣,當然足夠,但是,作為美國的富豪,住這樣的小屋,恐怕最終會令他覺得難以忍受,恐怕最終還會走進身寬的華屋。當然,這是後話,以目前希爾的心態而言,倒是值得大書一筆,尤其是像你我一樣的普羅大眾,更是楷模。
希爾之住小屋,源於他意識到「少物質多快樂」的道理。要明白這樣的道理其實不容易,在香港這個「人比地位,屋比寬大」的現實環境中,甚至連住在甚麼地區也已有不同的優越感。願意享受少物質並因此感到多快樂的意識,只有在親身感受到物質並不是人生最重要的訴求之後,才能夠順理成章在心中植根,並因此催谷自己認定這樣的人生路值得大踏步走下去。其中的一個主動因素是歲月的推移,像我今天這樣,對奢華飲食已不感興趣,才有可能隨之產生一種簡約生活遠較虛假的繁華生活心更踏實的念頭。
因此,在讀到寫希爾的文章時,我很自然首先為他以四十年齡作出這樣的決定感到欽佩,繼而產生不太相信他會在人生未來的日子一直堅持這樣的信念的疑惑。我的周邊,經常碰到那些四十多歲的人,都懷着一種拼搏求進的心態,都認為世界應該由這些人擁抱。就像我當年離開香港到南美洲,也是這樣的年齡,也抱着異邦他域容易出人頭地的意識,直至離開南美洲,心還沒有真正回歸平靜和清淡之中。
我懷疑希爾能不能此生保持這種「少物質多快樂」的生活,我的視線中,那些稍有成就的人,尤其是商界中人,都不會輕言放下代表着身份的生活。有一個老闆私底下就說過一句很傷人心的話:他不願意與低於他的地位的人一起吃飯。他不敢當着眾人面前說這句話,甚至還要做作地在眾人面前裝扮出一種親近下屬的姿態,但這句話把他深埋在骨子裡的心態完全暴露出來。如果有一天他與希爾在一起,希爾不願意與他一同吃飯,他會有甚麼樣的感受?更何況這個老闆與希爾的身家、修養、學識都天地之差。他似乎以為這一世永遠都會做人上人,殊不知人生風雲,上帝送多少人飛上枝頭,也把多少人踏落地下,過份自以為是,以今日希爾的觀點論之,是浮躁、輕率。
三十多年香港生活,感受到明顯的變化。三十多年前香港並沒有這麼多人,並沒有隨處可見的五六十層高樓大廈,金鐘道傍山的地方,還是一片綠意誘人的軍營,冒出綠樹的圓圓頂蓋的軍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我每三個月就要到那裡續一次居港期。這十年,香港的變化更劇烈,或許因為這樣,才令我剛從舒服的南美洲綠意盎然的環境中走出來,便感受到一種無形的桎梏,而且隨着年齡增長,愈來愈覺得這種樓廈蔽日的城市生活,比之簡約的與田野山林為伴的生活環境落差實在太大。
昨天赴鑪峰星期天茶敘,吃了一點肥膩的食物,肚子便有點不舒服,才知道年紀大了,平素淡食,容易讓身體的消化機能操作,突然猛食,身體的消化機能一時負擔不了,就會出現異常的反應。人生路,歲月是一個誰都無法攻克的難關,高官百姓如是,商賈富貴也然,希爾早感悟,可貴之餘只有能否堅持的難題,可憐的是那些年紀已大,卻不懂得這種無法逆轉的人生道理的人,遲早會栽在病魔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