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沼(zhǎo):水池。
经:测量。
灵台:台名。
亟(jí):急。
子来:像儿子为父母效劳那样来帮忙。
囿(yòu):圈养鸟兽的园林。
麀(yōu):母鹿。鹿:指公鹿。
攸(yōu):助词,用法相当于“所”。
濯濯(zhuó):肥硕而有光泽的样子。
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
於(wū):语气词,表示叹美。
牣(rèn):充满。
《汤誓》:《尚书》的篇名,记载商汤伐夏桀(jié)的誓师之词。
时日:这个太阳,指夏桀。时,这。
害(hé):通“曷”,即“何”,这里指“何时”。
【小议】
孟子在魏王乐游鸟兽场时说“贤者而后乐此”,一千三百多年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古今贤者仁者都提倡与民同乐。一国之君只有同民众同甘苦共命运,人民才会拥戴他。《孙子兵法》首章即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当政者先得与民同乐,而后人民才有可能与其共生死。和平的年代,当官的就高高在上,视民众为低端、如草芥,那么遇到困难时,哪有人愿意与其共度难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