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意义
——看电影《万箭穿心》
因为是颜丙燕主演的电影,所以就毫不犹豫地看了。这个电影的名字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生活本来就不容易了,谁还愿意去看一部被叫作《万箭穿心》的苦情戏呢!顾名思义,故事一定是非常悲哀痛苦的了。谁都知道,一颗心被一支利箭射穿,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诗情画意的事情,要是被无数支利箭同时或是不断地射穿,那么这个人的心就会被射得千疮百孔,形同蜂窝,其惨状可想而知。这四个字的组合应该是迄今为止,人们对一种莫大的痛心疾首的一个最淋漓尽致的描述与形容了。看了这部影片,果然是这样的感觉,不仅里面的主人公被万箭穿心,就是围观者也没有能够幸免,也一同被万箭射穿,流血不止。
故事发生在一个经济崛起的时代,处于社会底层的武汉女人李宝莉在一处个体市场上是一个泼辣能干的主儿。像别的女人一样,她也有一个小家庭,但是这个家庭却不平静,随着他们搬入新居,她的不幸就接踵而至了。一连串的打击,十年的含辛茹苦,换回了最后的一支穿心利箭。她欲哭无泪,痛不欲生。可是最后一分钟还是生的欲望战胜了死的引诱。她毅然舍弃了一切,用一根扁担挑着行李离家出走。可是当看到那个将生身之母扫地出门的儿子,坐在楼前的台阶上,蔑视地望着母亲离去的背影的那种大逆不道的眼神与表情,跟那个可怜的女人一样,观众的心不能不流血了。
一个八岁的孩子,即便是因为父亲的死而怨恨母亲,可是在以后的十年岁月里,也不可能一直对母亲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吧?更不要说这位母亲可是把这个儿子当成了心尖子,为了养育他,宁愿自己十年如一日地当一个女性挑夫,让儿子衣食无忧地好好读书,直到最终考上了大学。可是当母亲的还没来得及享受儿子上大学的荣耀与喜悦,就被儿子宣布从此断绝母子关系,并且残忍地把母亲赶出家门。这个儿子的所做所为已经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即使这样的人真的有,这样的事情也真的存在过,相信也只是个别事例,不应该也不值得把它当作一种现象加以展示与渲染。就像有人与动物发生性关系一样,因为有这种事情,就可以把这类人堂而皇之地当成主线,用来炮制一部故事片?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一定是一件令人发指的作品。
遗憾的是《万箭穿心》的故事设计与这样的事情没有本质上的分别,它把人性中一种丑恶当作某种必然,给予毫不谴责地放大与利用,目的却在于反衬出做母亲的宽容与伟大。这样的主题立意与表现手法,既廉价,也低劣,除了暴露出明显的斧斫之痕,也令整个故事缺乏代表性,而失去了它该有的意义。为什么?因为不真实,失去了真实的故事,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这部影片既不能给人带来任何积极的能量,也不能带来什一种什么精神或境界,反而是给人添堵,令人窝心。观众是不可以被戏弄的,一部给人添堵的电影,一个善被作践,恶被袒护的作品,还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呢?除了令人反感与厌恶,也一定是票房的毒药了。
当然,颜丙燕的演技是一流的,这部片子之所以还能被撑起来,主要也是因为有她的出色表演。不过,相信她接每一部戏,不是单看角色怎样,也会注意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不会忽视该有的合理性与真实性。如果不是经得起推敲的作品,角色再具挑战性,也不值得去接受,因为没有必要去帮衬一个先天不足的作品。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不缺少好的演员,缺少的是好的,有生命力的剧本。剧本不好,演员和导演再好也没有用。雪上加霜的是,好剧本不多,好导演又少之甚少,因而很多片子也就是有名无实,滥竽充数了。因此,对于观众而言,被《万箭穿心》也就不是一起偶然的孤立事件,它早已就是一种变异的常态,令人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回复三俗不俗的评论:
坦荡磊落,肝胆照人。。。三俗君的确不俗,赞。。。
点缀君乃仁者无敌,受教了!
回复三俗不俗的评论:
哈哈,言重了,能来的都是客,都要很感激。而且只有招待不周,没有怠慢客人的道理。更何况你有一个相当锐气的名字。。。幸会了。。。
回复笑薇.的评论:
谢谢笑薇!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李宝莉本身就是受害者,她没有任何过错。她举报了丈夫的不轨,而是想同他好好生活。丈夫就是下岗,她也不会不认他。这样的妻子何错之有呢!可是所有的人都在她的身上找毛病,那个儿子,八岁时的表现可以理解,因为他还小,不懂事,可是到了十八岁还能不懂事吗?跟自己的亲生母亲已经朝夕相处了十年,还不知道他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可见编造得多么随心所欲,非常不符合逻辑。如此的闭门造车,就是要在“万箭穿心”的噱头上作足文章,为了追求痛苦的看点而不择手段地制造矛盾,这种创作就是经不起推敲的伪创作了。另外,你的这个表述也很犀利:一个宣传男尊女卑封建意识的影片,却被当作歌颂妇女来看太过分。 下集大概是要女主角在余生中忏悔并惩罚自己了吧? 作品立意太落后,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男女平等的意识。不值得宣传。非常得振聋发聩,赞!
回复金丝雀的评论:
谢谢金丝雀!善恶自有定数。。。大恶总不是大善的对手,所以你老姨的冤屈一定会有出头之时。。。
感谢点缀带来了一步好电影,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好机会为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苦命女人们喊冤。
我不是否认舆论监管对文艺创作的扼杀,而是不认同他认为中国没有好作品的说法。
谢谢推荐!您推荐的都看过,而且有自己的收藏碟。仔细想想,这个list 还不短。就是有的在国内并未上映,或者只上了几天,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
把现实描写成莺歌燕舞吧,你会说不真实;写出现实的残酷吧,还是不真实。那你说什么是“真实”?
看过“到阜阳六百里”吗?看过“跑酷”吗?或者再早些的“十七岁的单车”或“洗澡”吗?
电影没有小说好(一般都是这样),但还是近年少见的好片子。当然喜欢风花雪月的不会喜欢它。
回复春雨潇潇11的评论:
是,很难看下去。。。我边看边问,编导到底要说什么?
回复三俗不俗的评论:
三俗不俗,多谢褒奖。。。
回复BeijingGirl1的评论:
谢谢BeijingGirl1!感谢你从小说的角度分析了人物性格,很有道理,学习了。。。
节脉络。
我觉得这个中篇除了作家一贯的深刻人性描写之外,还重点塑造了一个没有受过良
好教育的女子其命运。
因为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李宝莉虽然因为喜欢丈夫有文化是大学生与其接了婚,但
婚后对自己的脾气毫无节制,看不起婆家的农民地位。
也因为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李宝莉虽然知道自强(这点受其母影响很深)要用自己的
劳动把儿子养大, 但却不懂孩子的成长需要爱需要理解和更多的东西, 仅仅吃饱
穿暖是不够的。
另外这对夫妇在小说中是因为女方漂亮是大城市武汉人,男方凤凰而结合。婚姻其
实没有其它的基础。两口子性格差异大,爱好观念生活习惯等一切因受教育不同生
长环境不同而大相径庭。
回复简宁宁的评论:
谢谢宁宁,又阐述了这么多,辛苦了。看来到底是《万箭穿心》,它能够让围观的人要么厌恶,要么喜欢,得到截然不同的观感。。。应该是一部话题电影了。。。
回复雪花漂飘的评论:
谢谢雪花飘飘!感谢你的切磋交流。。。不具普遍性的真实,不值得当作一种现象来加以宣扬,要是再没有一点批判和谴责,这样的作品就是很危险的,会误人子弟的。。。当然,这只是我的见解,各抒己见的原则是点到即止就好。。。再谢。。。
回复DAGO7003的评论:
感谢交流!看法不一样,正常。。。
点老师太逗了,我们的看法还没有本质的出入?我觉得我们的看法都南辕北辙了 :)。 “影片以混乱开始,以大悲哀结束?”我觉得影片以平淡开始,以光明结束,李宝莉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和适合自己的爱人。李宝莉的命运对她不公平吗?我觉得很公平,她的悲剧她自己要负最主要的责任。我喜欢她最后在桥上把一切都抛开的那种洒脱--- 所有的过去都管它呢,tomorrow is another day!如果改编的再好一些,李宝莉会像郝思嘉一样有独特的光彩呢!
小说里对李宝莉公公婆婆的描写是不合逻辑的,过于不尽人情,电影里把这一点改过来了,改的挺好。小宝到了40岁,也一定会理解,会原谅他的妈妈的。
谢谢雪花飘飘,我的感觉也是如此 -- 这个故事给人的震撼和警醒是巨大的。
多说了几句,不是要和点缀较真儿,只是我本人特别喜欢这个故事而已。罗卜青菜各有所爱,无所谓对错高低,点老师有权保持沉默哈~~
要是他老公不出轨,要是李不去跟踪老公, 要是李不报警, 要是老公单位不下岗, 要是婆婆宽容一些,不那么教育孙子, 要是儿子明理一些, 要是李睿智一些,太多的要是。。。。
能怪谁呢? 只能怪命运把这些人凑到一起了。 这个反面故事给我的教育比其它多多了:要睿智,要克制,要宽容,要自重,要自尊,要自省。。。。。
我们需要积极阳光,但反面的教训更能让我刻骨铭心,从而不让自己犯错误,而不是觉得人性多么坏。
顶宁宁。
和你观点相反, 小说和电影都具有震撼性,启发性。 是近年来给我留下印象的作品之一。
写小说讲故事可以小桥流水,也可惊天动地,也可让人震撼,我想这个故事可能表现人性的不好,但确实这么的真实,真实得令人窒息, 很遗憾这么说。
但我个人从中学到了克制。
回复megchen的评论:
Meg好!是,还是不看得好,颜丙燕演这部影片是为艺术做了牺牲,做为观众的我们却不必去为艺术而献身,更何况这部电影的艺术倾向是值得商榷的。。。
回复简宁宁的评论:
谢谢宁宁!在本质上我们的看法没有出入,我也认为这部电影太真实了,真实得令人窒息。李宝莉是武汉女人,武汉女人的特点就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是很能干,很顾家的。这样的女人是无可指责的。可是她太可怜了,她的好心没有换来好报,丈夫,婆婆,儿子,对她都太不公平了。尤其是那个儿子,简直就是一个恩将仇报的主儿,是他把她的妈妈推向了火坑,在他要高考的那几天,妈妈被迫躲到那个男人那里,出了事又是妈妈拼死命地护着他,仅此一点,他不仅不知道感恩,反而把自己的母亲看作践女人。这个儿子虽是考上了大学,将来也是一个心态扭曲的人,跟他的爸爸一样,不值一提。问题是,影片以混乱开始,又以大悲哀结束,用一种自然主义的手法,去为一件并不美好的事情进行树碑立传式的描写,自然是杀猪用了牛刀,打蚊子用了高射炮般的滑稽可笑。这样的立意与手法也确实说明编导的格调成问题,人们身边真实的事情很多,唯独这件事并不感人,却还大费周折地去表现它,所以这样的作品令人失望也是不奇怪的。。。
回复旧燕归来的评论:
谢谢旧燕!你的领悟很有启发性。。。向你学习。。。她的后半生也许能够幸福,不过那个男人也是配不上她。。。
问好点缀君!
即然是“万箭穿心”那就不看了,呵呵,小心脏可能受不了那刺激。
李宝莉是一个个性非常有光彩的人物 -- 在平常的生活中她们面目可憎,可是一旦生活将她们抛入了绝望的谷底,她们可以像金刚钻儿一样坚硬闪亮。因为没有文化,在面临绝望时反倒少了一些瞻前顾后和自冤自艾。甭管什么样的日子,过下去就是了。
小说中的故事有一些逻辑断裂,可是电影这样改编,又丧失了故事原有的张力和震撼。遗憾是有的,但是这是一部好作品 -- 对有同感的人来说 :)
回复eRandom的评论:
谢谢留言!是有可信度。可是不等同于有代表性。把这样的故事照搬到银幕上,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回复Feb18的评论:
感谢反馈!所言极是。。。这部电影令人心头沉重,堵得厉害。。。
回复古埙1223的评论:
好精神的少年!谢谢你,也问你好,感谢你的祝福,也致夏安。。。
回复颐和园的评论:
谢谢颐和园!这样的事情肯定会有,但是去刻意表现它,却是值得商榷的。这部电影除了让女人公一无所有,还有什么可以值得肯定的呢?所以,格调之低,不敢恭维。。。
还没有看过这部片子,就是来跟你问声好,也祝你的影院越办越精彩!
当然,从小说改编的电影总是不免令人失望,这部电影也不例外。不过俺认为,小说中的逻辑还是蛮强的:妈妈怀疑爸爸外遇,跟踪,导致悲剧,令一个男孩很早失去了父亲,从此记恨母亲。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极有可能的,因为妈妈处理很多事情不是很得体,让渐渐长大的孩子越来越轻视她,难道我们身边没有有这样的孩子吗?程度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