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缀

定格瞬间 记录心情
个人资料
点缀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莫言,莫言 —— 读《莫言在诺贝尔学院的演讲文》

(2012-12-08 20:19:01) 下一个






莫言,莫言
—— 读《莫言在诺贝尔学院的演讲文》

 

 

莫言,姓管名谟业。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多说话,旨在做一个少说多做的人,取莫言为笔名。结果他说话的功能却被物化成写字的功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因为写故事出色,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垂青,缔造了一种别样的人生传奇与佳话。

 

莫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生于乡下,长于乡下,父母连同父母的祖上都是农民,他成名后依然还是不改乡下人本色。不仅他的长相做派,就连他的思维方式都与乡下人一脉相承。其实农民只是到了现代中国才被人看不起,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国的农人在士农工商的排序中一直位列第二,其社会地位远超过工匠与商人。

 

所以莫言的血管里流淌的是最高贵,最正宗的农民血液,满载着物华天宝的神州大地,以其丰富的养份,哺育出莫言这样一个看上去最不像天才的真正天才。莫言的出现是岁月沧桑对当今之世的一个馈赠,是中国乡土文化厚重至极而自然结出的一颗丰硕果实。

 

但是天才也有窝心的事,当着满堂的高贵来宾之面,莫言坦言自己长得丑,并为此多受屈辱,是莫妈妈的一番开导,让当时还小的莫言开了窍,从此相貌的不扬成了他的财富而不是负资产。莫言因此得以精湛的文学创作,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与心灵之美,他的人生也更具意义。

 

莫言要去瑞典领奖,就相当于当年刘姥姥要进大观园,引起了相当的轰动。媒体上说莫言为这次登大雅之堂定制了5套服装,可是乘着暴雪抵达斯德哥尔摩的他,在诺贝尔学院露脸的第一张照片,却是身穿一件皱巴巴的短小羽绒服从小车里出来。这件衣服更像是莫言在北京登自行车上街的着装。

 

看来百密还是有一疏,5套新装里竟没有一件呢子大衣,在室外御寒只好用上了这件服装,一身短打扮就直奔了演讲之地。莫言临行前,中国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上还郑重其事的提及莫言,并预祝他此行成功。可是私底下竟没有在着装上给出最重要的指导,暴露了中国对外工作上的不到位。失分,不在莫言,而在有关部门。

 

莫言的演讲既没有高言大志,也不是当下最时髦的话题,更没有华丽的词藻,咄咄逼人的排比句,而是在娓娓地叙说着自己的母亲。莫言的母亲当然不是达官显贵,也不是专家学者,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甚至还是一个裹着小脚的老式妇人,看似毫无可夸之处。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却生养出一个不平凡的儿子,并以她的坚强与辛劳赢得儿子的敬重。所以在全世界文学人与文学爱好者定焦在斯德歌尔摩的那一刻,莫言把笼罩在他头上的荣耀与光环全部都给了他的母亲。演讲伊始,就满怀深情地说到他的母亲,并且后续的话题也集中在他母亲的身上。

 

莫言连小学都没有念下来,最终却成就了自己在文学上的地位,不能不说是他的母亲居功至伟,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对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母亲不识字,却是他的启蒙老师,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导师。不仅母亲的爱给了他及时的鼓励与教导,就连家中的贫困,生活的艰难,母亲的吃苦耐劳等,也都成了他日后取得骄人成绩的责任与动力。

 

莫言在演讲中缅怀母亲,提起她的事迹,念及她的教诲,是一个儿子所给予母亲的最大回报与感激。在读书的年龄,莫言没有能够接受系统的教育,但是他得到的来自故乡土地的滋养,来自母亲的言传身教,而且这种教育却从来就没有缺少过,也没有中断过。莫言不愧为是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的儿子,吸足了地气与大地的精华,在母亲的榜样下,以罕有的成就证实了卑贱者最聪明的人间真理。

 

莫言的演讲,低调得就像是阳光下的一片高粱地,排排站立的高粱,默然无语,朴实无求,却蕴含着阵阵芳华与勃勃生机。莫言的睿智与幽默,莫言的巧思与质朴都在其中。后面讲述的三个故事,更是充满哲理,令听者不由得不高山仰止,对演讲人敬畏有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大国,农民本来就了不起,能写故事出书,并以此为生的农民就更了不起。莫言在庄严的诺贝尔学院的金色大厅发表演说,本身就是世界对他的认可与肯定,更不要说他的这个演讲,字字句句又都是那么得实在与深刻,深蕴着一位作家的伟大思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莫言功成名就的标志倒不是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也不是他的某一部文学创作,而是他的这一番演讲。出自平凡,却又极不平凡的莫言,以这篇8000多字的演讲文令人动容,眼含泪花。莫言也由此为标志,已然成为中国文学界殿堂级的人物,名留史册。

莫言在演讲结束时说:“我获奖之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莫言前半句的话,话里有话,掷地有声。后半句的话,相信不是应景之词,因为他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他的故事一定还会更加绚丽精彩。

 

 

附:莫言演讲全文

(北京时间128日凌晨30分许,在瑞典学院进行的约为45分钟的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在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之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的时候,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流泪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颤,跑到厢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透了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床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腔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儿,默许我去集市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的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有我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我牵着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

到了荒滩后,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想,我们那地方流传着很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我幻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做伴放牛,但她始终没有出现。但有一次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狐狸跑没了踪影,我还在那里颤抖。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许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许多人夸我想象力丰富,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对此,我只能报以苦笑。

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的那样: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书人说书,仅仅是这本大书的一页。

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我看到一只鸟会赶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我遇到一个陌生人,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每当夜晚我从生产队的记工房回家时,无边的恐惧便包围了我,为了壮胆,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歌唱。那时我正处在变声期,嗓音嘶哑,声调难听,我的歌唱,是对我的乡亲们的一种折磨。

我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
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

1984
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需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需颐指气使,独断专行。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需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么样干的,随即我也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

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我的确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母亲的痛打,我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当然,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小说必需虚构,必需想象。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是我最好的小说,对此我不反驳,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或者可以说,一个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他一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东北乡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着。

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于是,我的亲人们的故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他们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等待着我去写他们,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女儿,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还有很多的我们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当然,我对他们,都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使他们超越了他们自身,成为文学中的人物。

我最新的小说《蛙》中,就出现了我姑姑的形象,因为我获得诺贝尔奖,许多记者到她家采访,起初她还很耐心地回答提问,但很快便不胜其烦,跑到县城里她儿子家躲起来了。姑姑确实是我写《蛙》时的模特,但小说中的姑姑,与现实生活中的姑姑有着天壤之别。小说中的姑姑专横跋扈,有时简直像个女匪,现实中的姑姑和善开朗,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现实中的姑姑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小说中的姑姑到了晚年却因为心灵的巨大痛苦患上了失眠症,身披黑袍,像个幽灵一样在暗夜中游荡。我感谢姑姑的宽容,她没有因为我在小说中把她写成那样而生气;我也十分敬佩我姑姑的明智,她正确地理解了小说中人物与现实中人物的复杂关系。

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的初稿。

在《丰乳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但书中的母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虚构或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在这本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但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这是我狂妄的野心,就像我希望把小小的高密东北乡写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缩影一样。作家的创作过程各有特色,我每本书的构思与灵感触发也不尽相同。

有的小说起源于梦境,譬如《透明的红萝卜》,有的小说则发端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但无论是起源于梦境还是发端于现实,最后都必须和个人的经验相结合,才有可能变成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用无数生动细节塑造出了典型人物的,语言丰富多彩,结构匠心独运的文学作品。有必要特别提及的是,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我让一个真正的说书人登场,并在书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十分抱歉地使用了这个说书人真实姓名,当然,他在书中的所有行为都是虚构。在我的写作中,出现过多次这样的现象,写作之初,我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希望能借此获得一种亲近感,但作品完成之后,我想为他们改换姓名时却感到已经不可能了,因此也发生过与我小说中人物同名者找到我父亲发泄不满的事情。我父亲替我向他们道歉,但同时又开到他们不要当真。我父亲说:他在《红高粱》中,第一句就说我父亲这个土匪种,我都不在意你们还在意什么?

我在写作《天堂蒜薹之歌》这类逼近社会现实的小说时,面对着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我敢不敢对社会上的黑暗现象进行批评,而是这燃烧的激情和愤怒会让政治压倒文字,使这部小说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需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

可能是因为我经历过长期的艰难生活,使我对人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我知道真正的勇敢是什么,也明白真正的悲悯是什么,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型的朦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只要是准确地、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充满矛盾的朦胧地带的作品,也就必然地超越了政治并具备了优秀文学的品质。

喋喋不休讲述自己的作品是令人厌烦的但我的人生是与我的作品紧密相连的,不讲作品,我感到无从下嘴,所以还得请各位原谅。

在我的早期作品中,我作为一个现代的说书人,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但从这部小说开始,我终于从后台跳到前台。如果说我早期的作品是自言自语,目无读者,从这本书开始,我感觉到自己是站在一个广场上,面对着许多听众,绘声绘色地讲述。这是世界小说的传统,更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我也曾积极地向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学习,也曾经玩弄过形形色色的叙事花样,但我最终回归了传统。当然,这种回归,不是一成不变的回归,《檀香刑》和之后的小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小说领域的所谓创新,基本上都是这种混合的产物。不仅仅是本国文学传统与外国小说技巧的混合,也是小说与其它的艺术门类的混合,就像《檀香刑》是与民间戏曲的混合,就像我早期的一些小说从美术、音乐,甚至杂技中汲取了营养一样。

最后,请允许我再讲一下我的《生死疲劳》,这个书名来子佛教经典。据我所知,为翻译这个书名,各国的翻译家都很头痛。我对佛教经典并没有深入研究,对佛教的理解自然十分肤浅,之所以以此为题,是因为我觉得佛教的许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识。人世中许多纷争,在佛家的眼里,是毫无疑义的。这样一种崇高眼界下的人世,显得十分可悲。

当然,我没有把这本书写成布道词。我写的还是人的命运与人的情感,人的局限与人的宽容,以及人为追求幸福,坚持自己的信念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小说中那位以一己之身与时代潮流对抗的蓝脸,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这个人物的原型,是我们邻村的一位农民,我童年时,经常看到他推这一辆吱吱作响的木轮车,从我家门前的道路上通过。给他拉车的,是一头瘸腿的毛驴,为他牵驴的,是他小脚的妻子。这个奇怪的劳动组合,在当时的集体化社会里,显得那么古怪和不合时宜,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里,也把他们看成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一当他们从街上经过时,我们会充满义愤地朝他们投掷石块。事过多年,当我拿起笔来写作时,这个人物,这个画面,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我总有一天会为他写一本书,我迟早要把他的故事讲给天下人听,但一直到2005年,当我在一座庙宇里看到六道轮回的壁画时,才明白了讲述这个故事正确方法。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这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转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这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尽管我什么都不想说,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必须说话,那我就简单地再说几句。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了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

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哄然倒塌。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之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谢谢大家!

 

 

 

歌曲《一生相爱》余启翔      邵兵      泽尔丹 / 扎西错  演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8)
评论
irislee0212 回复 悄悄话 最后这个故事,是一个莫言式的魔幻寓言。破庙就是天朝。^_^
irislee0212 回复 悄悄话 好精彩的评论,视角独特。作家本就该“接地气”,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脚离开土地就没了力量。所谓写作,就是说话的文字版,所谓作家,就是写话的人,平白如话就是最上品,不要把自己看得太神圣,非要让正常人看不懂的,才叫作家,^_^


跟莫言同乡的蒲松龄,不也种地教书一生。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懦夫的评论:

懦夫好!敢于自称为懦夫的人,一定是条硬汉、一个真英雄!谢谢你的分享,还有你的鼓励!你的感受和观点我非常赞同,尤其那句:“不要打着民主自由的大旗干涉人家的自由,把自己认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非得也让人家来扛(更何况扛的方式还各有不同)”的表述,太精彩了,一语中的。

莫言就是一个作家,他得到的殊荣是他的光荣,也是每一个华人的光荣。我们高兴还来不及,为什么还要非难与他呢!这种恣意对莫言强行绑架又恶意栽赃的做法,只能激起人们的厌恶与反感。民心不可侮,民意不可窃。当今的世界,什么都有假,当莫言自身的意志与自由都不被保障时,就知道所谓的自由与民主是有条件的,取决于特定的利害关系与利益群体的。。。这样的挂羊头卖狗肉,只能遭人唾弃。。。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lbert88的评论:

谢谢albert88!你的感受让我陷入沉思。与莫言同辈的作家中的确还有很好的,就像你列举的两位,此外还应该有三到五位。可是莫言好像一直很稳定,就像地上的农作物,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却很重要,不可缺少。另外一点,也许就因为他是体制内的作家,所以他的创作意图与风格也应该有不少的迂回与变通了。不过,可以看出他是用心在写作的人,他想得很多,思考得也很深刻。这一点从他这次的演讲就可以略见端倪。。。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燕子楼的评论:

是,你的“肃然起敬”说得太对了。我读了他的这个演讲后就是这样的反应。。。莫言是大家啊!他的根扎得很深,没有人能打倒他。。。谢谢燕子的交流与鼓励!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颐和园的评论:

哈哈,谢谢颐和园!我不会难以接受的,因为扔他的那些人里面没有我。有理由相信,那些人说不定就是八国联军的徒子徒孙,由此可见,居心叵测的人还是有啊。。。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大巴山的评论:

是,莫言对人生的信心来自于母亲。。。莫妈妈莫言的精神支持与依靠。。。谢谢巴山的交流。。。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魔羯鼠养猫的评论:

同感于魔羯鼠的评点!康无为最有发言权,而且他对莫言和莫言作品的评论很精辟。。。莫言不简单,获得诺贝尔殊荣当之无愧。。。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魔羯鼠养猫的评论:

同感于魔羯鼠的评点!康无为最有发言权,而且他对莫言和莫言作品的评论很精辟。。。莫言不简单,获得诺贝尔殊荣当之无愧。。。


懦夫 回复 悄悄话 点缀一如既往的好评论。

俺虽没读过莫言的作品,但很喜欢莫言的获奖感言,生动朴实。虽是获得诺奖的大作家,但俺从他的获奖感言里和他没有距离感,这也许就是莫言的伟大之处,虽字字玑珠,但让俺这小老百姓感觉好像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8000多字的感言让俺一口气读下去,朴实亲切,但透着深奥。

而且至于莫言想讲什么那是他的自由,不要打着民主自由的大旗干涉人家的自由,把自己认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非得也让人家来扛(更何况扛的方式还各有不同),虽然俺也认可民主自由。

最后那个故事和圣经里的一个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我记不完全那个故事了,俺不是基督徒,不好意思。
albert88 回复 悄悄话 莫言是大智若愚的典型人物.
他对于文学有着与生俱来的悟性. 赞同他对于他自己的解读. 他是一个好作家, 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
但是,他的作品并不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也没有很强的历史厚重感.我读他的作品,从来没有过真正的震撼和或拍案惊奇的感觉, 更不会觉得字字珠玑. 甚至,会觉得读不下去而快速翻页.
我认为,他不如余华,也不如陈忠实,等等.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莫言得奖而刻意收藏他的作品? 会吗?
燕子楼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很好。莫言此次诺奖之行,表现得体。他的演讲智慧而又真实,让我不由肃然起敬。我很多年前看过他的红高梁,当时给我的震撼至今记忆深刻。
颐和园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点缀君:

我刚刚看到中国一个网友解读莫言演讲中的最后一个故事,称莫言的意思是,把所有批评他的人留在屋子里,因为这些人把他扔出去了。

哇,这个解读够毒,够狠!喜爱莫言的人恐怕难以接受,包括点缀君。
大巴山 回复 悄悄话 讲得真好特别是那些对他母亲的回忆。母亲对于男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
魔羯鼠养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康无为的评论:我从高中一年级就开始读莫言的小说,相信他是在当今中国把文学,政治,良知三者平衡得最好的作家,这和那个奖无关。莫言对农民的命运的同情和对政治的反省是很深刻的,但他很内敛。

Exactly!!!
说得太好了!
认真读过他书的人,就是这种体会和感受!

很难理解那些一本莫言的书都没读过,就对莫言恶语相评,轻视诋毁的人。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晓青的评论:

谢谢晓青!说得对!莫言看似很土,可是却是一位大师极的人物,他的才能与智慧强于许多貌似的精英。。。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囫囵的评论:

谢谢囫囵!支持莫言!他的这个演讲尤其得好!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egchen的评论:

Meg好!谢谢你又来看望!莫言获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不禁想起08年北京奥运的火炬传递与汶川地震时海外的光景。。。虽然事隔数年了,可还历历在目。。。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fricangrey的评论:

谢谢A!感谢你的交流与鼓励!你说得好,莫言的演讲“谦逊而智慧。”还有“他的通篇演讲主题,就是在说生活的宏大和个人的微不足道。”这样的理解让我学习了。而且你又说“比之高行健,莫言更能引起感应”,的确如此。莫言离我们更近,就是老百姓中一员,令人倍觉亲切。。。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讲话很艺术。
囫囵 回复 悄悄话 good!
侃-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egchen的评论:

比较不幸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文人/士大夫们被赋予了远高于风花雪月的社会责任和象征。不必说"先天下之忧"或"留取丹心",就连玩世不恭的鸿渐,给家乡小报的题字也是"直笔谠论"和"为民喉舌"。芸芸众生对光环中的莫先生有所期待也不奇怪。
megchen 回复 悄悄话
再问点缀好!

莫言站在那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是他的自由。唉,没有办法的事,别人着急不满意也没有用啊。是他上台领奖,他自己对得住自己就行了。

川端康成当年的诺贝尔学院的演讲文是关于美学,跟政治一点边也都挨不到。
fangnv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侃-侃的评论:
多谢指点迷津。你所说的“现在不说”是本人最爱。也许吧,这个讲演是用一种小儿科的语言来证明,莫言是不能直接说出真话的。更何况大资本家的钱哪是那么好拿的。还是轻轻地来,拿了钞票,挥挥手,轻轻地去。 不落一些把柄。不让别人笙箫。
只是理科生不谙市里,最求执着。 不愿被人愚弄而已。
侃-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fangnv的评论:
因为乡亲得了大奖, 欢喜雀跃, 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莫先生而言, 其实以后老要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的日子并不会那麽有趣. 被各方人等"围追堵截"之下难免言多必失. 老讲故事也不是个办法. 当然了, 若是名高气粗, 也不妨重复一下这句名言,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 我有自己的观点, 可是我现在不说".
有人会为莫先生抱不平, 为何独对莫先生有苛求? 那只能怪这个文学奖不单纯. 不像别的自然科学奖. 文学乃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之学, 永远也不可能脱离政治生态的影响. 文学无关政治只说, 不过掩耳盗铃耳!
以余一小市民之世俗浅见, 更希望因为故国没有"三年自然灾害", 没有"强治计生", 莫先生失去获奖作品的题材而只能成为一畅销言情小说家. 千奖万奖, 何如民安国泰, 人和政通.
fangnv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侃-侃的评论:
这点小把戏弄到国际讲坛,本身可悲。 还有这么多人捧喝,真的觉得我是怎么了。(本人只是就这篇讲演发表意见。真不值得推敲)
africangrey 回复 悄悄话 莫言讲得确实好,谦逊而智慧。我一直就在想,他和福克纳有一比,果然他自己也提到了。他的通篇演讲主题,我觉得就是在说生活的宏大和个人的微不足道。比之高行健,莫言更能引起感应。谢谢点缀,总是找到有意义的主题。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sa9997的评论:

谢谢97!感谢鼓励!尊敬莫言,公道自在人心。。。



sa9997 回复 悄悄话 莫言,莫言,言动君心! 欣赏莫言,一位真正大师级的人物.谢谢点缀的精彩点评!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秀园的评论:

谢谢秀园!感谢你的鼓励!一个很平凡的人,做出了很不平凡的成就,同你一起喜欢莫言,他佩得荣耀与尊重。。。


侃-侃 回复 悄悄话 “看来百密还是有一疏,5套新装里竟没有一件呢子大衣,在室外御寒只好用上了这件服装,一身短打扮就直奔了演讲之地。莫言临行前,中国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上还郑重其事的提及莫言,并预祝他此行成功。可是私底下竟没有在着装上给出最重要的指导,暴露了中国对外工作上的不到位。失分,不在莫言,而在有关部门。”

恐怕莫先生更希望的是“有关部门”不要对他过分的关怀吧?当然局外人谁也说不准。以常识论对于一个作家,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应该是最高之理想吧。

没有这个民族的苦难,莫先生的故事素材也无源可来。难以想象诺贝尔奖的评委会把奖颁给一个拍马溜须的文人,如曾经是国内最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


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
--郭沫若

天安门上红旗扬
毛主席画像挂墙上
亿万人民齐声唱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寿无疆
毛主席呀毛主席  
你真赛过我亲爷爷
秀园 回复 悄悄话 写的真好。喜欢莫言。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清风明月的评论:

谢谢清风!感谢你的交流!赞你客观理性的观点!奇怪的是莫言获奖一事,好像是动了谁的奶酪了。。。也感谢你的支持与鼓励,这让我多了不少责任感。。。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西洋东镜的评论:

谢谢东镜!感谢你的公正!莫言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他获奖当之无愧,为他高兴。。。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Fieps的评论:

谢谢Fieps!感谢你的分享与交流!莫言在诺贝尔学院交出了一分高水平的答卷。。。令人钦佩!也感谢你喜欢我把《一生相爱》这首歌放在这里。。。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yuanfang2012的评论:

谢谢远方!感谢支持与鼓励!你说得对,莫言的演讲内容极其丰富,有许多可琢磨之处。。。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ingshantang的评论:

谢谢pingshantang!所言不虚。。。该奖因为莫言而更加瞩目了。。。赞“江南风格”之妙用!



侃-侃 回复 悄悄话 既别苛求, 也勿拔高

人人都听说过的一个老故事: 三个读书人进京赶考, 临考前去找一有名算命先生问卜. 先生默不作声, 但伸一指以示众人. 考毕放榜, 众人无不叹服先生神算.

中国智慧乎? 中式狡黠乎? 见仁见智.
国人陶醉于祖先才智久矣, 却不见近代以来有何可夸耀之处. 小聪明的用处究竟有限.
清风明月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是个理科生,讲演我是认真听了一遍,没有华丽的修饰,朴实而真诚,有寓意,有无奈,有肯定,有忏悔,有希望...不愧是一位大师, 感谢莫言。
点缀的评论一如既往非常到位,中肯。谢点缀!
fangnv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颐和园的评论:

有点皇帝的新衣情节。

这个讲演绝对不及格。可是有那么多人说:那是风格 (装13呀)
那个结尾的故事,就是地摊的段子。可是有那么多人说有深刻寓意。看不懂是你水平不够。
让我看:作者至少是一个内心很多见不得人的个体。现在被炸药给捧了一下,就立刻拿出“三重门”样隐晦的东西愚弄读者。
fangnv 回复 悄悄话 理科生的解读: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 (是否有点偷的嫌疑?)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 (这段太假了)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母亲的道德水准那么高,怎么还去集体的地里)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这场合拿自己的相貌说事,那真太在意了)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比你母亲做的更好的人,有的是。没有说服力)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 (这个卖点卖过时了。那些上学的白上了,中文博士白费了,还是不上学为好)
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型的朦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这我看到唯一的有点升华的文字)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这种表达方式,太含蓄了。有点侮辱听众的感觉)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顶了领导几句不必这么耿耿于怀吧。)
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 (故事会开到国际讲坛了。对听众真的不尊重)


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 (大家给我推荐一部文学价值高的作品。希望我也能“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么样干的,随即我也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谢谢)


对这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这句话挺好。但是希望不仅看书,还想听你演讲)
西洋东镜 回复 悄悄话 华丽炫目的辞藻,或者高深艰涩的理论,都可以经由教育或训练而取得。唯有朴实真挚的话语,只能从心底流淌出来。

看过莫言几乎所有作品。不能说每篇都喜欢,但这确实是个接地气又有才华的作家。得不得奖,这个评价都不会变。

真的奇怪,怎么有人公开承认自己从未看过莫言的作品,却可以如此理直气壮地开骂。这种无任何责任感或说起码的批评底线的人,理他/她是抬举他/她了。
Fieps 回复 悄悄话 读莫言的演讲如同读他的小说一样,让人感动,最难得的是在这种场合下,他花这么多的篇幅,出自内心地感念生他养他,教给他善良正直,给他人生勇气,已在九泉之下的母亲,催人泪下。

他的这句话也很精彩: “我希望 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 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谢谢分享,音乐也配得很好,喜欢莫言。
yuanfang2012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点缀,知道莫言的演讲很精彩,可是一直没有时间细看,刚刚看了一遍,真好,有时间还要再看,细细品味,里面的内容太丰富。
“莫言的演讲,低调得就像是阳光下的一片高粱地,排排站立的高粱,默然无语,朴实无求,却蕴含着阵阵芳华与勃勃生机。莫言的睿智与幽默,莫言的巧思与质朴都在其中。后面讲述的三个故事,更是充满哲理,令听者不由得不高山仰止,对演讲人敬畏有加。”你这段写的精彩。

莫言的演讲,低调得就像是阳光下的一片高粱地,排排站立的高粱,默然无语,朴实无求,却蕴含着阵阵芳华与勃勃生机。莫言的睿智与幽默,莫言的巧思与质朴都在其中。后面讲述的三个故事,更是充满哲理,令听者不由得不高山仰止,对演讲人敬畏有加。
pingshant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SUMMER2的评论:
高密东北乡不够天然的普世价值观?非得是密西西比河上的圣彼得堡才有“天然的普世价值观”?这普世价值观怎么听起来就像Gangnam Style呢?
pingshantang 回复 悄悄话 炸药奖难得因为莫言而荣耀了一回。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SUMMER2的评论:

朋友,你说,你没有看过莫言的书,那为什么不先看看再发表议论呢?还有,你有权力谈论你的感觉,比方你认为莫言的演讲很假,但是不应该口出不逊。你的留言让人感到你的表述有些过了,其实你的本意是说对他不要期望过高。当然一个再有成就的作家,也不会是一个政治家,所以不必对一个作家求全责备,即使他获得了殊荣。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玄米的评论:

谢谢玄米!感谢鼓励!很高兴你对莫言的评价。莫言的创作道路一直很稳,这跟他的家乡与他的不忘本应该很有关系。人是以貌取人的,莫言的相貌让他很吃亏,可是终究掩盖不住他的才华,相信诋毁他的人不是出于政治,就是根本没有读过他的小说,而上来就凭印象发言。。。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ingodwetrustforever的评论:

谢谢I!感谢你的仗义执言!尊重是重要的,不要说莫言是一位著名作家,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也应该被尊重。。。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颐和园的评论:

谢谢颐和园!感谢你的坦率交流!莫言的出身,莫言受的苦难,莫言的其貌不扬,都注定了他不可能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他是一个市井小民,则很可能是一个圆滑、狡黠之人。可是他脱胎而出成为一个深具实力的作家,他的小说载有泥土的沧桑与厚重。所以他应该早己就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要不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这篇讲演稿让我对他不仅是尊重而有了感情,一个功成名就之人,在那个庄严的场合,不是沾沾自喜,而是自暴其短,对自己21岁前的人生进行了重点回顾,这其中又不可能不说到他的妈妈,因此这篇演讲很真挚,很有力量,而且是很细腻,而不是絮叨。相信时间越久越能看出它的份量。至于你的那个不解或困惑,我相信这就是他的一种寓意深刻之处了。我没有在这个问题多用脑筋,因为我也是不赞同把文学与政治混在一起。就事论事就好,不需要那么复杂。。。有政治企图的人太多了,我不想给他们当道具。。。

ingodwetrustforever 回复 悄悄话 To SUMMER2:

you used "膜炎" for 莫言. You lack basic respect to a person.
What all you wrote is nonsense.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egchen的评论:

Meg好!莫言是有功力的文学家,植根于坚实的土地。。。之所以喜欢他这个演讲,也是它远离政治。。。小说家就是用故事说事,用人物寓意,一部作品,一个人物能够经受住岁月的检验,就是有价值的。。。也是对读者有益,对社会有贡献的。。。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bl的评论:

谢谢bl!莫言获得殊荣,当之无愧。。。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康无为的评论:

谢谢有为!概括得精辟。。。莫言的小说立足于坚实的根基之上,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花儿朵朵的评论:

谢谢花儿!最欣慰的是莫言的母亲。他没有白养这个儿子。。。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freemanli01的评论:

谢谢freeman!感谢交流!莫言很清醒。他的演讲很有水平。他不是浪得虚名之人。。。


玄米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很好。
莫言是当之无愧的获奖者,也是中国很多优秀作家的缩影。

不得奖,优秀照样也不打折扣。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美丽风景的评论:

谢谢美丽!感谢鼓励!很高兴你也喜欢莫言这个演讲。莫言的母亲伟大。。。

SUMMER2 回复 悄悄话 我们的习惯是“好文章”全部放入教材,
而且是全国统一,
之前国内教材没见过,现在好像也没有,
由此可见党也不觉得膜炎写的是“好文章”。

我没看过膜炎文章,

我想膜炎也不是政治家,

但我想每个人至少有种“天然的普世价值观”,

而膜炎好像失去了这些东西,

由此不得不概叹共匪杀人教育的可恶,
言论控制的罪孽,

膜炎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得再好,

让人觉得他的不真实,整个就是表演,

正像他自己所说,他是个讲故事的人,

他的一举一动,他的一生都是在讲故事,

所以也就别期望太高了。
颐和园 回复 悄悄话 点缀兄给予莫言演讲这么高的评价,有点意外。我喜欢读莫言的一些作品,如生死疲劳,认为他是个极有想象力,对语言有着极强掌控能力的人,但他的这篇演讲有点絮叨。

莫言是中国的黄土地上走出的一个讲故事的人。读他演讲,可以感到黄土地的气息扑面而来,他的朴实,谦卑令人印象深刻,但他的演讲却给我一种圆滑、狡黠的感觉。

莫言讲的最后一个故事让我琢磨,谁是莫言所说的那个被扔出屋的人?谁是在屋子里的众人?莫言要表达什么?
megchen 回复 悄悄话
点缀好!我对莫言的作品还是了解不多,只读过《红高粱》,并没有太多共鸣,不过还是为他获奖高兴。

他的演讲很朴实也很保险,呵呵!不过我也很讨厌什么都跟政治挂钩。

谢谢你的分享!
bl 回复 悄悄话 同意,莫言是在当今中国把文学,政治,良知三者平衡得最好的作家。
康无为 回复 悄悄话 我从高中一年级就开始读莫言的小说,相信他是在当今中国把文学,政治,良知三者平衡得最好的作家,这和那个奖无关。莫言对农民的命运的同情和对政治的反省是很深刻的,但他很内敛。
花儿朵朵 回复 悄悄话 感人!非常感人的演讲,朴实中透露着对娘亲的眷恋。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视频中听到下面这一段话时,我也印象深刻,并且感动:
------------------------------------------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这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转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这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
-----------------------
这近于佛教所说的“出离心”,能从离开“自我”的角度和距离看自己,这时,“我”变成了“他”。
实际上有反观能力的人多少都能做到这点。但是诱惑是,虽然人在开始时候还能清醒地知道那不是我,当别人说“你”如何如何,“你”“应该”如何如何,说的多了以后,被说的人就不由自主地认了那个角色,开始卷入、投入、迷失、跳舞了。

能保持清醒很不错。
美丽风景 回复 悄悄话 喜欢莫言的演讲。 精湛,朴实。 把个正直善良宽容的母亲, 活生生道出来。 了不起。
点缀兄的文评, 精到。 :)
[1]
[2]
[3]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