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隔望性德君—纳兰诗词与爱情之愁
(2010-07-23 09:35:26)
下一个
凭栏隔望性德君——纳兰诗词与爱情之愁(看李雷《纳兰性德》摘录、整合与感想)
公元1654年,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顺治帝福临的第三个儿子、未来的康熙大帝玄烨诞生了。而也正是这一年的腊月十二,另一个小生命被寒气裹挟着,姗姗来临。那就是纳兰成德。(后避东宫太子名讳,改名为性德。)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一生著作颇丰,而最出名的自然是他的词。
纳兰容若的词,可以毫不夸张他说是词苑里一枝夺目的奇葩,与他同时的和后世的词家对他的评价都非常之高,陈其年将他和南唐二主(李中主、李后主)相提并论,聂晋人称他的词是:“笔花四照,一字动移不得”;王国维先生更认为他的词不但是清代第一人,而且是宋代以后的第一人。
纳兰容若的词中,“愁”字用得最多,几乎十首中有七八首都有个“愁”字。可是他每一句中的愁字,都有一种新鲜的意境,随手拈几句来说,如:“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几为愁多翻自笑。”“倚栏无绪不能愁。”“唱罢秋坟愁未歇。”“一种烟波各自愁。”“天将愁味酿多情。”“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或写远方的怀念,或写幽冥的哀悼,或以景入情,或因愁寄意,都是各各不同,而且有新鲜的联想。
纳兰一生衣食无忧,康熙皇帝对他也很重视,可是他为什么愁呢?是因为诗人天生的忧郁?还是因为他的父亲?纳兰容若的父亲名叫纳兰明珠,官至太傅(相当于宰相),可说是位极人臣。但此人庸俗卑鄙,而且贪财,和纳兰容若那种清高绝俗的性格,正是极端相反。也许又正是因此,使他在贵族的血管里流着“叛逆”的血液,他本质上是一个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他父亲的所作所为,都令他听不惯,看不惯,可是在封建的压力下,他又不能公开地反抗父亲,因此精神上就感到郁闷,正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在封建压力下,不能求得精神的解脱,于是在词章上就化为悲苦之声。
纳兰容若的情感非常丰富,他说自己“不是人间富贵花”,而是天上的“痴情种”,这一点也很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相同。无怪有些“红学家”,甚至认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即是纳兰容若的化身,大观园之事,即是纳兰相府之事,做起详细的“索引”来。这种说法,当然是几近附会,但两人的性格,却拥有共通之处。
纳兰容若自称是“痴情种”
其实纳兰的愁更多的来自情,来自于爱情。来自于那一个个离他而去的可人儿。那么容若的爱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初恋之谜
明珠府中的花园里响起一串银铃般的欢笑。笑声是从灌木丛后那大片的草坪传来的。一个美丽的姑娘站在草坪中一架荡起的秋千上,正对着地上帮她推秋千的少年欢快地笑着,那双晶莹的大眼睛笑得变成一对好看的月牙儿。。。
关于纳兰的初恋一直是一个谜,但是很多清人的笔记中都有提到了纳兰的表妹。姑姑家的表妹是纳兰性德少年最好的伙伴儿。每每表妹到来,一向沉静、纳言少语的他就变得格外活跃,话也显得特别多。他能想出各种别出心裁的游戏让表妹开心,会给表妹讲各种书中看到的神奇有趣的故事。每到这时表妹会睁着那双晶莹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他。表妹从来都大大方方,可也不失小姑娘的文静。她不仅读书写字,而且也喜欢吟诗诵词、抚琴弹曲。两家的大人也用欣喜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对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却不想,一股意外袭来的风暴使它夭折了。表妹被选秀入宫。一对少男少女的梦想永远破碎了。纳兰第一次体会到得爱情的痛,爱情的愁。后来一年适逢国丧,纳兰贿赂了一个要进宫诵经的喇嘛,混入了皇宫。纳兰见到了她那如花似玉的表妹,可是表妹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天真灵透之气,成了无血无肉的画儿。此刻的纳兰心如刀绞,他多想呼唤一声表妹,无奈宫禁森严,咫尺天涯。纳兰性德尝到了相望不能相认、相见不能相亲的滋味,他怅然而归。
正是辘轳金镜,满砌落花红冷。募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如梦令》
年轻、多情的贵公子的爱情故事里有了一种固定的情节,爱情的男女总是在幽静美丽的地点和氛围中相遇:辘轳金井畔,满地落红出,秋雨霏霏,斜阳残照……幽美确实幽美,但却总带着无法示人的凄清,它暗示着一种凄婉的结局。相逢总是蓦地,回廊一瞥全是偶然,但这偶然中却必然引出一见钟情,一片相思,一段佳话。然而,这爱情注定没有结果。
片时春梦归逝水
纳兰十九岁那年因为寒疾,错过了三年一次的殿试,明珠大人和夫人看着心爱的儿子被寒疾折磨的瘦弱不堪,最后想起了民间人们常用的方法:冲喜。女方卢氏年芳十八,父亲是两广总督兼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可谓门当户对。纳兰是个孝子,不愿让父亲伤心,答应了这门亲事,但他并不积极,也确实精力不支。然而当纳兰性德揭开新人的红头盖时,却惊呆了,在灼灼红烛耀眼和一身鲜红的软缎旗袍衬托下,他的新娘清丽妩媚地像一朵刚刚出水的芙蓉。纳兰怔怔地望着她,竟以为是天仙降到了人间。
卢氏婉丽端庄又柔情似水。她深情地爱着自己的丈夫,用全部心力照顾纳兰。表妹美丽温柔,但是表妹不属于自己,妻子美丽温柔且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她懂得自己的心。红药栏边、渌水亭畔常常留下他们携手并肩漫步徜徉的身影;曲廊深处、花间草坪便时常传来他们轻轻地笑声。书房里,妻子铺纸研磨,丈夫秉笔挥毫…… 年轻地夫妻沉浸在甜蜜的爱河里,纳兰性德有一种觅到知己的幸福感。
“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芯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
与他大部分爱情词的凄婉哀艳相比,这几首小令、绝句则是少有的明朗欢快。它们把纳兰婚后的那份痴情、那份满足、那份幸福感和盘托出。
而此时纳兰已经有了第一本诗集《侧冒》
“侧冒”:北魏年间,一贯族美男子独孤信,因其美貌常被时人作为模仿对象。一次独孤信去打猎,不觉天色已暮,为赶在关城门前进城,他策马急驰,结果进城时,帽子微侧。不想第二天,城中戴帽的男人因羡慕独孤信,都侧冒而行。这个典故后来便用以形容风流自赏。北宋词人晏几道有《浣溪沙》云:“侧冒风前花满路”,尽写承平公子侧冒潇洒、风流自赏之意态。纳兰素喜小山词,用其义题集名,而“侧冒风流”也是纳兰当时的风采神韵。这时他的词还多些情思、闺怨、伤春、惜别、咏柳、提花一类,但那清新、隽秀、空灵、飘逸的风格已经形成。
可是幸福的日子太短暂了,短得像一场春梦。一个寒更雨歇的葬花天气,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突然撒手人寰,因难产弃他而去。晴天霹雳,纳兰性德被这飞来横祸打蒙了。他好久失去了反应,不会哭、不会说、不会吃饭、不会睡觉。妻子只有二十一岁呀。年轻地纳兰性德无论如何无法接受这冷酷的事实,一个刻骨铭心爱的人,一个时时都眷念依恋的人,一个已经与你生命紧紧相连无法分开的人,永远从你的生活消失了。
忽然有一天,他不可遏止地想写点什么。当痛到极点,那痛就沉潜到心底,而诗的精灵便开始萌孕、成熟、飞升起来。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这时纳兰的第一首悼念词。
再也找不到原来那般舒缓的节奏了。这急促的短节拍,似哽噎抽泣着面对妻子秉烛夜谈,倾诉衷肠。恍然记得妻子在烛光下陪自己夜读,又明知如今只有自己读伴梨花影、尽意凄凉,却又空幻倩魂回归……从这时起,性德一颗破碎的心便飘忽游离于现实、梦幻、天地之间,没了着落,无法安顿。而我最喜欢的则是他的《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 哪堪重负?纳兰或许只有一闭 “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 ”、“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 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 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下阙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 ,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莫惊”二字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 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而这样一位温柔可人的妻子不仅是纳兰生活上的伴侣,更是他 文学上的红颜知己。出句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词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 夫妇“赌书泼茶”的典故。
秋风瑟瑟,黄叶萧萧,如此肃杀的情景总能不触发容若心中的感伤,我们似乎可以想见残阳下陷入无限哀思的容若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想当初酒醉浓睡,有你体贴入微,关爱备至,曾几何烹茶共读,也有你情投意合,怜爱绵绵,如今想来这些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原来是那么美好,而要去珍惜的时候,只剩下空空感伤了
虽然纳兰在友谊的慰藉下,渐渐走出了伤痛,但这时的纳兰也不时原来的纳兰了。士官之途的郁闷,羁旅行役之苦,丧离之痛,品尝到人生忧患的纳兰此刻面对知己一吐情怀。词的表现题材也扩大了,情感的容量更深更广了。真挚自然、独抒性灵,纳兰词的风格愈加鲜明和成熟了。挚友顾贞观、吴天章替纳兰编辑出新的词集。这是得诗集自然不能再叫《侧冒集》了,纳兰知道自己不会再有侧冒风流的那份洒脱。经历了人生种种,纳兰感慨人生酸甜苦辣真好比“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不就是自己此刻的心境吗?于是《饮水词》便诞生了。《饮水词》在内容上也主要是悼亡、恨别、男女情思、与友人赠答酬唱等几个方面。
落花如梦凄迷
纳兰后来又结了婚,夫人官氏也是官宦之家的千金。她很爱纳兰性德,对丈夫体贴入微,殷勤备至。纳兰常常感激地望着他,希望把自己的感情全部转到这第二次婚姻中来,可是没办法。他怎么也无法忘记卢氏,忘记那份情,那份痛。直到另一个女子的出现——沈宛,吴兴远近闻名的才女。这位江南女子既有表妹的灵秀妩媚又有卢氏的婉丽端庄,还有一种只属于她自己的飘逸的、如诗如梦的韵致。性德暗自感叹“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书香门第出身的沈宛也深深倾慕爱恋上这位忧郁而痴情的纳兰公子。纳兰那颗因为寂寞而疲惫衰老的心一下又年轻起来。秋天的狂野上又出现了纳兰性德骑马奔驰的风姿。矫健有力,似一只束缚多时终得放飞的雄鹰。万木霜天下,他朗声长吟:“……人生须行乐,君知否?”这段时间纳兰写了不少《梦江南》。此刻纳兰诗中的《梦江南》里是美好与快乐。
纳兰提出要迎娶沈宛,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为自己的生命作出的决定。然后却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一位汉家民女,门不当户不对,不成体统。可是平日孝顺的纳兰这一次却怎么也不愿妥协。他娶了沈宛,并把她安置在京城一座幽雅僻静的小院,白天,纳兰性德仍然要去宫中入职,忙于公务;晚上还要先回府中,照例给父母请安,关照妻儿,然后才能回到小院与沈宛相会。聚少离多,乐少苦多。纳兰性德的身体本来就不好,这样奔波很快消瘦下去。而慧心人沈宛告别了山明水秀的故乡,告别了父母双亲,等着不完全属于自己的公子,也渐渐憔悴下去,内心的不安、凄苦也与日俱增。她太苦了,终于提出回家。虽然舍不得丈夫,可是只有自己离开才能缓解他与父亲的矛盾,才能使他恢复曾经正常的生活状态。纳兰的心碎了,彻彻底底地碎了。所有的希望与快乐随着沈宛的离去而消失了,所有幸福的希冀与憧憬也似一场春梦烟消云散了。这时的《梦江南》中的江南是怎么样的?是愁,是苦,是死。
精疲力竭,他终于病倒了。
公园1685年7月1日,纳兰无声地躺在床上,他已经发了七天七夜的高烧,躺在那里的只剩下躯壳,诗人的灵魂已经乘着五彩的云轻轻扬扬飞向广阔的天际。呵,天空真蓝、真大、真美啊!
纳兰性德吧:兰若伊的晴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