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时评

风声、雨声、家事、国事
个人资料
正文

风雨闲聊(一)殉道者

(2017-07-22 02:44:23) 下一个

    刘晓波离世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一件不大不小的新闻,围绕着这个新闻所产生的大众的沸沸扬扬,也变为一道风景。

    在微信群中有关这方面的话题,带来的往往是满天飞舞的砖头,不论是拔高者还是踩踏者,都是中气十足,却往往陷入非好即坏二元思维模式,与其说观点交流不如说更像立场宣誓。其实可以考虑另一种方式,就是看能不能从“受不了”的观念中找到可取之处,走入不同立场的人的内心,寻求相互的真正理解,而非撕裂。

    笔者打算把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一些观点,归纳成为一个闲聊系列,放在这里。算是对这位中国民主事业的殉道者的一种纪念吧。说“中国民主事业的殉道者”,这里面包含两个概念,“中国民主事业”和“殉道者”。

    比较刘晓波和李大钊,能发现很多共通之处。单从招数上讲,喷当权者,煽动反叛,不过如此。不论是李氏共产主义信仰,还是刘氏民主信仰,都包含有把最底层的民众从被压迫,被愚昧状态下解放出来的理想,作为一种理想主义意义上的“中国民主事业”,这中间是有正义性的,而他们的分歧仅仅在于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刘与李在都无法用私利打动,背叛自己的初衷这一点上是相同的,那个时代有共产主义坚定信仰的人,同样不会选择与军阀政府妥协,互利共赢,而“殉道”的悲剧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求仁得仁。

    如果一定要建立李大钊是好的而刘晓波是坏的这样的理论模型,就会陷入类似“拿错了讲稿”的尴尬中。

    “拿错了讲稿”,这正是今天中国执政党所面临的尴尬。说这是一个尴尬还在于,今天的共产党人还有多少是持有共产主义信仰的?那么对于连自己都不信了的东西,却基于一种实用主义的理由,通过反复向他人宣讲使人入信,我们是否应该肯定这样一种做法?

    如此,耶教、伊斯兰教,王大师、李大师们用“高明手段”招揽教众,是不是也就有了同理的正义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