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在春秋时期地域范围属于楚国东部,秦汉時分别属九江郡番县和豫章郡鄱阳县辖地。景德镇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名称是从东晋开始的,叫作新平镇。唐代时期,称谓几易其名,621年置新平县;716年设新昌县,又称昌南镇;742年新昌改名为浮梁。此后景德镇一直属浮梁县管辖。北宋時期,昌南瓷器憑其材質優良,獲時任皇帝宋真宗徵為御用瓷器──所有瓷器產品仅供朝廷使用,並于1004年以其年號“景德”把昌南鎮重新命名為景德鎮,以彰顯昌南鎮瓷器產品在北宋朝廷的地位,此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278年,元朝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1369年,明设景德镇陶厂,1402年,再设景德镇御窑厂(御器厂)。到十九世紀(清末),景德鎮正式立鎮,1910年成立江西省瓷业公司。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景德镇成立苏维埃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于1949年4月29日将景德镇从浮梁县分立,1953年为江西省的省辖市,随后将浮梁县并入市辖范围。按照慣例最初确立的城市名称為“景德市”,但由於当地著名的燒瓷歷史而將原来的通名“景德镇”全部并入城市专名,命名為“景德鎮市”,成為該地迄今的名稱。1983年上饶地区的乐平县划入景德镇,1988年,浮梁县并入[7][8]。
景德镇的产瓷历史非常久远,但具体为何时开始,则有众多说法。有文献认为,景德镇制瓷业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的制瓷业已开始形成[9];但也有资料记载景德镇从汉代开始才有陶瓷制作。江西地方史书《江西通志》则认为景德镇的制瓷业从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开始闻名天下。折衷的说法普遍认为景德镇的陶瓷业从公元一世纪的东汉开始,至南北朝时的陈朝,景德镇的瓷器开始名声在外[10]。
景德镇早期制瓷有人物记载的则是东晋时期,这个人就是赵慨,是东晋的一个官吏,他后来被景德镇陶工奉为陶瓷界的师祖。景德镇陶瓷生产比较成熟的时期则由唐代开始[11],此时的瓷器产品已经非常精美,被誉为“假玉器”[12]。
从宋代开始,景德镇成为了中国的重要瓷器生产基地,宋真宗还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给这个产瓷区,并规定在瓷器产品的底部必须写上“景德年制”四个字作为底款,从此景德镇便与中国瓷器联系在了一起。[7]。宋代是景德镇陶瓷生产的辉煌时期,这个时期所产的青瓷和白瓷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历史价值,也是景德镇作为中国重要且知名瓷器产地的历史起点;同时,基于青白瓷制瓷技艺基础之上的影青瓷则是宋代瓷器的最大亮点,它是青白瓷的创新品种,成功烧制年代在北宋中期,南宋时曾大规模生产,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10]。在景德镇南郊的湖田窑遗址(现为景德镇湖田古窑遗址博物馆)发掘的宋代时期的青白瓷文物,证明宋代景德镇的制瓷水平已相当成熟。中国的宋代是陶瓷业的繁荣时代,全国的瓷器生产非常兴旺,景德镇瓷业的繁荣程度丝毫不亚于其他瓷器产地。2007年在中国广东省海域打捞出水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就装载有景德镇的青白瓷器,这说明宋代景德镇的瓷器已经通过海运外销国外。
元代景德镇的制瓷水平较宋代空前提高,成为当时全国制瓷技艺最高的窑场,并设有“浮梁瓷局”,主管全镇的陶瓷生产。元朝是中国疆域最辽阔的朝代,这使景德镇瓷器的销售范围空前扩大,瓷器销量也较之前的宋代大大增加。景德镇元代所产的瓷器花色以青花和釉里红为主,但以“元青花”(文物、古董收藏界习惯元朝所产的青花瓷器称为“元青花”)最为著名。元代的青花瓷器的器形主要是大件,包括大瓷盘、大瓷罐、大葫芦瓶、大梅瓶、高足碗等,这些青花陶瓷器物对后世影响极大,其存世或出土的青花瓷及其珍贵,个别品种几乎可以用“价值连城”来米描述它的珍贵程度。据媒体报道:2005年7月12日,景德镇产的元青花瓷《鬼谷下山》罐形器物在英国伦敦拍卖,其成交价高达2亿3千万人民币,创世界陶瓷产品拍卖价的历史最高记录。有专家认为,元代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无法撼动的霸主地位,是中国青花瓷发展阶段的巅峰。[13]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陶瓷生产更加完善,成为朝廷宫廷用瓷的重要生产基地。明朝是自古以来景德镇瓷器生产呈现盛事阶段的开始,制瓷技术和瓷器品种均比以前各朝代愈加高超和繁多,专门为朝廷制作瓷器的景德镇御窑厂就是明代设立的。明朝的永乐、宣德青花瓷,成化斗彩瓷,嘉靖、万历的五彩瓷等乃瓷器中的上等精品。明代宦官郑和曾将大量景德镇瓷器销往海外,这对当时及至以后景德镇瓷器的影响非常大。景德镇瓷器在清朝时候可谓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巅峰。
清代朝廷有专门的督陶官专职景德镇的瓷器生产,督陶制度在景德镇的确立使得景德镇瓷器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当时的景德镇陶瓷界,除为朝廷制瓷的官窑外,民窑数量也盛事空前。清代早期的青花瓷是当代收藏界的瓷中精品,清粉彩瓷更是陶瓷收藏界不可多得的极品,其珍贵程度甚至可以与元青花瓷叫板,中西手法相结合的珐琅彩也颇负盛名。据清嘉庆《景德镇陶录》记载:“器则美备,工则良巧,色则精全,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而御窑监造,尤为超越前古”[7],足以说明当时的景德镇瓷器制作达到极高的成就。
中华民国时期,由于长期战乱,社会不稳定,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受阻严重,但陶瓷技艺及生产管理仍然在艰难中前进。1929年,中华民国江西省政府成立景德镇陶务局,1930年陶务局的职能由江西省工业试验所取代,1932年成立景德镇陶业实验所,1935年设立景德镇陶务管理局。[14]
民国时期,杜重远对当时的景德镇陶瓷业具有深远影响,他提倡瓷器生产改革,如试行机械化、生产贴花瓷、将传统的木柴烧瓷改为煤炭,这些措施对当时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虽然民国社会不稳定,但在陶瓷界还是涌现出一些优秀陶瓷人才,如在景德镇甚为有名的“珠山八友”。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瓷器,颇富盛名的当属粉彩瓷,它将之前的景德镇粉彩技艺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总之,尽管民国时期的景德镇陶瓷业在技艺上仍在前进,但是整个陶瓷产业却终究受制于战乱因素而萎靡不振。
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接管景德镇。1950年完成国营景德镇建国瓷业公司的筹建并开始陶瓷产品生产,并对原有陶瓷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合作化和公私合营。1953-1957年景德镇的陶瓷产值为人民币5938万元,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58年,专门培养陶瓷人才的陶瓷学院在景德镇成立。1965年,提升陶瓷生产产量和品质的“隧道窑”试制成功,这是景德镇瓷器烧造技术的历史性突破。1994年,景德镇的日用瓷产量为4.01亿件。[7]计划经济时期的景德镇,陶瓷产业呈阶段性兴盛,十大国营瓷厂[15]生产的瓷器产品经常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奖,如人民瓷厂的青花梧桐中餐具、光明瓷厂的青花玲珑餐具、建国瓷厂的釉色瓷等。文革时期,景德镇也曾大量烧制毛泽东像章、坐像以及有浓郁政治色彩的瓷板画。
景德镇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整座城市“瓷味”十足,就连城市街道两侧粗大的路灯杆都用陶瓷做成。景德镇瓷器非常精美,富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16]”的美誉。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官员的郭沫若曾诗谓景德镇“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贵逾珍宝明逾镜,画比荆关字比苏”[17],以此赞叹景德镇陶瓷的辉煌历史和高超的制瓷技艺;他的另一首诗则赞颂了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巨大成就,诗曰“年进美金七千万,数逾赤县十番强”。[18]中国的另一著名文人田汉也有诗句将景德镇称为瓷都,诗曰“禹鼎凌烟笔意殊,曾家绝艺蜚瓷都”[19]。在现今景德镇休闲广场的西侧立有多尊早期景德镇制瓷工人进行瓷器生产的铜雕,出高速公路进入景德镇市区迎宾大道的两侧竖有高大的瓷器灯柱,一直延伸到市区的主要街道,在市区重要交通路口也竖有巨大的景德镇制瓷的窑火和古代窑炉的形象雕塑,置身其中”瓷都味道”可见一斑。景德镇现有以莲社南路和中国陶瓷城为中心的陶瓷集散地,其中以莲社南路的瓷器街最为著名,海内外的影响也较大。瓷器街是景德镇最著名的陶瓷一条街,在这条街上有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金昌利瓷贸大厦、景德镇文物商店(陶瓷文物)、景德镇陶瓷大世界。瓷器街的南段包括休闲广场的南侧则是星罗棋布的个体陶瓷经营户及陶瓷作坊。
通常说到中国的英文名“China”,很多人认为跟中国的景德镇瓷器有关,特别是景德镇人更是坚定地认为中国的英文名称就是起源于景德镇。因为在英语词汇中,“CHINA”一词,大写是指中国,完全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有文章分析认为中国英文名称源自景德镇的古地名“昌南”,因为从昌南的汉语发音“CHANG NAN”来看,与英文CHINA的发音相近[20]。但也有相反观点认为中国的英文名称与景德镇瓷器毫无关系,且有资料指出古英语中称瓷器为Chiney,与昌南相差甚远。China可能来自历史上中国国名的另一称呼“秦”、“契丹”(KITAI)的音译,因为这些字词的发音与“China”也极为接近,从而认为中国的英文名“China”并非源自景德镇历史上的“昌南”谐音。[21]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世界产瓷大国,景德镇在中国陶瓷历史的首要地位几乎被公认。在中国民间乃至官方,谈到“瓷都”也大多会自然而然地将这个“瓷都”指向江西省的景德镇,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还将“中国-瓷都 景德镇”作为自己网站的醒目标题。2004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中国瓷都”的牌匾授给了广东省的潮州市,这在景德镇引起很大震动,并有当地律师团要向授予牌匾的两个协会讨说法。文章认为,景德镇虽然产瓷历史久远,在公众中的影响也很大,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景德镇陶瓷商品市场之销售产值却否定了景德镇作为陶瓷领域龙头老大的地位,因当今景德镇陶瓷产业产值与潮州相比,相差甚远。有文章认为“中国瓷都”称号与某个部门是否授予牌匾没有必然关系,“瓷都”系历史底蕴,与是否有哪个协会授予称号毫无关系[22]。
景德镇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其陶瓷文化。一方面通过博览会和庆典方式,比如景德镇国际陶瓷节、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景德镇千年庆典等活动,景德镇组织烧制的陶瓷成品参加了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品展”,为该论坛五大展览项目之一[23]。
另外,景德镇还通过组织各种瓷乐演奏,对陶瓷文化进行宣传。瓷乐就是用瓷器作为乐器演奏工具的音乐。因所有乐器均用瓷器制成,在民众中具有很强的新鲜感。景德镇的瓷乐演奏曾红极一时,有专门的瓷乐团,其常用乐器种类与现代乐器相差无几,有瓷编钟、瓷鼓、瓷笛、瓷唢呐、瓷二胡等。瓷乐器上的艺术图案大多采用景德镇传统的青花风格,即便不演奏乐曲,乐器本身的观赏性就很强。由于瓷乐的独特表现手法,演奏表演时通常能吸引众多观众[24]。
景德镇的民间陶瓷展销兴起于1990年代末期,展销范围遍布中国各地甚至海外。由于民间陶瓷展销的地域范围非常广,大部分展销活动的条幅都打有“中国瓷都——景德镇”陶瓷展销字样,这对提高景德镇“瓷都”知名度影响巨大,但同时伴随其出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如陶瓷作品侵权、涉外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