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纪实:清明祭,十年牵挂川藏线老兵忆战友
(2010-04-13 00:08:40)
下一个
十年的牵挂
每年三月,是川藏兵战部汽车兵进藏运输任务的开始。每到这个时候,全长约3000公里的川藏线上,每个兵站都要为汽车兵们安排好食宿,补充好给养。2010年3月14日,作为巴塘兵站的干部,李选寿和王占杰在兵站最忙的时候,为了十年来的一个牵挂,他们却要离开这里几天。
川藏线是我国西南内陆通往西藏的惟一陆路通道,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长3176公里,人们又把它通称为3000里川藏线,而长年伴随这条公路的便是川藏兵站部的汽车兵们。
巴塘大站位于川藏线的中部,李选寿和王占杰要去的是离巴塘六百多公里外的波密县。十年前,他们一起执行进藏运输任务的战友何春光的墓碑就在波密县的烈士陵园里。
李选寿说:“3月21日是他的十周年祭日,十年了,我很是想念,想去看看。和我同行的王占杰是我非常要好的战友,与何春光也有一段不小的渊源。”
何春光牺牲时年仅25岁,是川藏兵战部某汽车团3连的一名汽车兵,2000年3月,在执行当年第一趟进藏运输任务时,在波密县的一处艰险路段,车辆突然失控,掉进了路边2米深的河中。在整个车身都被河水淹没的情况下,他奋力把两边的战友推出了驾驶室,自己却永远长眠在了雪域高原。
就在何春光牺牲前几个月,他的妻子刚刚为他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这张照片是他春节在家休假的时候,拍的一张全家福,这也是何春光留给家人最后的影像。带着亲人无尽的相思,带着战友无限的怀念,何春光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何春光最后一次执行任务时,李选寿和王占杰是同行的战友,当时李选寿是何春光的副连长。如今,十年过去了,曾经的老路很多已经翻新,李选寿、王占杰也调动了工作,他们不再跑运输线,而是同在巴塘兵站为“上线”的汽车兵做服务保障工作。王占杰自从十年前那次与何春光一同“上线”之后就再没有执行过运输任务,而李选寿也已经有五个年头没有“上线”,但有关漫漫川藏线的每一个细节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那样的刻骨铭心。
在川藏线上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巴塘以西牺牲的战友都要就地掩埋,因此何春光的墓被安葬在了波密烈士陵园。高原和内地相隔很远,何春光的老家是四川达州,由于进藏的艰险,十年了,他的亲属还没有机会到那里看上一眼。因此李选寿、王占杰此行还能完成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通过我们的节目让不能前往波密的何春光家属少一些挂念。
艰险川藏路
虽然现在川藏线公路比以前好走多了,但碎石随时可能从山顶滑落。
这里是川藏兵战部的海通兵站,是我们经过的第一个兵站,已经行驶了82公里。我们要在这里吃饭和休息。看到李选寿和王占杰,海通兵站站长孙红臣特别激动,他也曾经是一名汽车兵,何春光是他的好战友。
因为没有看到何春光烈士的照片,他的形象在记者的眼里一直有些模糊,但这一路上有关他十年前的回忆却并不少,这多少让摄制组对烈士有了更多的了解。当李选寿他们即将要继续“上线”时,孙红臣让他们把两瓶白酒带上。
李选寿独白:“孙红臣也是我们的战友,没想到他还记得何春光穿最大号的衣服,喜欢喝蒲江的老白干,看来尽管十年过去了,战友们在川藏线结下的深厚情意还是没有改变。一路上我们都在沿途的兵站补给,并没有在车上吃东西。提起吃饭,我不禁又想起了何春光,这个被大家称为“粮站”的胖战友。有一次,已经是夜里十点了,大家又冷有饿。更糟糕的是何春光班上的一辆车却抛锚了,他赶紧组织人员进行维修。经历了很多天的奔波后,在场的车辆只有何春光的车上有方便面、饼干。他把干粮毫无保留地分给大家吃了,我知道何春光每次总是说自己胖,会多带一点干粮,但我很清楚,他就是怕我们大家不够吃而特意准备的。”
车辆行驶到觉巴山时,车队忽然停了下来,这段路周边地质极容易发生泥石流引起的塌方,并且加道路十分狭窄,一边贴着山体石壁,另一边就是数百米深的悬崖。从这里向下望去,无论是谁都会胆战心惊。
李选寿已经好几年没有执行过运输任务,尽管觉巴山的路比以前好走了很多,但依然让他紧张万分。就在这里,他又想起了当年赴川藏线途经这里时的情景。他说:“在觉巴山堵车让我的心变得焦急,也让我不由得想起1996年的一次进藏任务,就是在觉巴山刚下山时,由于前方道路塌方车队受阻。还清楚的记得大家在焦急的等待路通的时候,何春光不经意间发现有一台车的右后轮之间卡了一块石头。就是趁这个堵车的时候大家一起努力把石头取了出来,成功避免了因石头可能引起的一次爆胎或者车辆事故。然而现在,看了车队里的几辆车都没有夹石头,因为现在的路的确是比以前好多了。”
觉巴山的道路非常狭窄,只能单车同行,为了拓宽路面,四川省的一个工程队正在此地施工。
在觉巴山受阻两个小时后,李选寿和王占杰又继续往前赶路了。
20日早晨8点,李选寿从邦达兵站出发继续向波密县开进,这一天将行驶311公里,预计晚上6点能到达扎木兵站。
车辆已经到了号称“99道弯”的业拉山。它坐落在怒江江畔,一眼望去,便可以看到一个个清晰的“之”字形路段,汽车兵通过这里时困难重重。
业拉山很高,需要连续下山四十多公里,坡很长,而且多是回头弯,路面都是沙石路,灰尘也很大。行驶在这条路上,驾驶员一路上要不断地踩刹车。
走下业拉山,接着开始翻越安久拉山。走下安久拉山不久,就是让人陶醉的然乌湖。然而秀丽的风光并没有让大家有丝毫安全感,因为过了这里就是中坝地段,而那里就是让他们永远失去战友何春光的地方。
汽车兵有一句俗话,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然乌到中坝”,这30公里的路每年都在整治,但是每年都受到流沙飞石的破坏,当李选寿他们来到牛塌沟路段时,高度警觉起来,因为我们已经能明显感觉到车辆发生了强烈的跳动,地面上有一条一条的楞,像搓衣板一样,驾驶员连方向盘都有些把不稳。
当年何春光在那次运输任务中正在给学员当教练,就是行驶到这种“搓板”路上时,由于驾驶员没有经验,导致车轮打滑,方向失控,车辆滑入了路边的河中。
当年王占杰在得知车队在中坝发生事故以后,立即带领六名战士实施救援。
听到驾驶室里还有战友,王占杰带领的搜救队立即跳入了河中。
王占杰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当时我的脚碰到了他的胳膊,我马上站起来说驾驶室里还有人,他们马上用钢绳拉驾驶室,等拉上来的时候,何春光已经不行了,头这样歪着,上来的时候我还听到他的汽车喇叭嗡嗡的响,当时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泪。”
在当年何春光牺牲的地方,王占杰久久地看着河面,就像在凝视着战友的脸庞。这里,一条鲜活的生命,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和挚爱的亲人和战友。
视频地址:http://www.laahaa.com/wangshangtanbing/201004/13-3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