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日记读后感
女儿上大学远走高飞,宁子在家无意中翻到了女儿的几本日记。从 9 岁到 13 岁。每本都很精致,有的上了锁,打不开。宁子挑了一本最厚的 12 岁日记,没有一点想偷看人隐私的兴趣,而是带着母爱,怀着一种沉重自责的心情读完整本日记。感慨万分。
宁子一直以为不离婚可以不伤害孩子,事实上如果没能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对孩子伤害更大,让她一直都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根本就没有安全感。
宁子没想到女儿在 12 岁时已经对男孩子很感兴趣。好在她有点自知之明,知道 12 岁谈恋爱太早。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不是万能的。宁子曾用一星期一百美元的贿赂请女儿暑假去她那里,世界著名的滑雪胜地 Aspen 。但因自己打工太忙而根本就没时间陪她,最后给钱也不要了,呆了一半就回来了。
父母的确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里,尽管他们不对你说。 12 岁的孩子观察力已经很强,已经很有自己的思想,尤其象她这样的女孩: 3 岁时母亲就出了国, 9 岁时才与母亲团聚。
宁子在孩子刚来美国时一直为自己 6 年没给孩子母爱而自责,每年暑假都带孩子去各地游玩,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10 年后宁子才知道原来孩子最想要的是: Be present is the best present , 一个普通和谐的家,一个慈祥的父亲和一个孩子可以向她撒娇的母亲。宁子深感自己作母亲做得很失败。
孩子是有童心的。孩子有孩子的乐趣。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童趣。美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让生活在老美堆里的中国独苗很难去同学家串门。所以如果有中国教会活动,同学生日 Party , Sleepover 之类的东西尽量让孩子参加。千万不要说自己工作没时间接送孩子。
女儿日记中无数次提到自己很无聊,那是因为她没有 Focus 。宁子本以为不让她学这学那可以减轻她的负担,现在看来当初应该让孩子 Occupied 。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他们的恐惧。女儿从小学升初中时很 Nervous 。可惜当初宁子并不知道。好在女儿有日记可以倾诉。也好在她周围有几个美国朋友。
伤害了就是伤害了。难怪 08 年 8 月宁子辞工在家陪小姐读书考大学时,女儿怨恨而委屈地丢给她一句:“现在才陪我,太晚了。”
宁子一直以为自己为女儿付出了很多,牺牲了很多。 10 年后宁子才知道原来宁子付出的是女儿不稀罕的,宁子牺牲的反而给女儿带来更大伤害。 Life is drawing without an eraser.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让宁子很欣慰的是:女儿这次放寒假回来,除了滑一次雪和几次高中同学聚会外几乎不怎么出门,说是很怀念她的屋她的床;宁子过生日那天,女儿会打电话问她老爸有没有带她出去吃饭;老爸过生日时,女儿会问宁子怎么给老爸过。女儿在分别打电话给父母时都会问现在跟对方怎么样。
一个有亲和力的家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需要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去努力,是一个 Teamwork 。只要有心去做,任何时候都不会晚。愿天下每个家庭都和睦,愿世间充满爱。
I myself did the exact same thing a few weeks ago: Reading the diary my daughter, who left home for college last Fall, wrote when she was twelve.
What a refreshing and awakening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