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如果4人帮成了事, 是否改开?

(2022-01-18 14:03:00) 下一个

前提:承认改开是对的, 那么老毛的做法就错了。

他(或她)认为如果江娘娘登了基,会做不会说改开,会吗?

要看如何定义“改开”了。

买点外国东西, 也算改开的话,文革时也买了不少, 就算“形势大好不是小好”的武斗期间,阿拉屋里附近上海港务局第六装卸区的北票开平两码头,还是有外轮停那儿卸货的,外滩的后来的东风饭店, 当年的海员俱乐部,一样有港澳外国海员到里面去吃饭,我有个同学,广东人, 他的大伯伯在香港的轮船上工作, 每年总有次把两次到上海,就把弟弟一家人带去海员俱乐部吃一顿,我同学说第一次听到F词就是在那儿。既然有进出口, 非得说算是改开了,也行。

至于文革中上海的生产基本保持着比较稳定的秩序, 是事实,国务院还是有各个部委在张罗全国的生产, 虽然大多数部长副部长司局长们或在秦城或在牛棚或在办公楼扫茅房, 但部委的或从来都是“处长们”在真正办事的, 一个处长, 到地方上算个“腕”,在中央部委也不算根什么葱, 文革中有个说法”在部委, 处长是群众“!

上海的不乱,实事求是说, 功在张春桥, 老毛想不想上海乱, 阿拉勿晓得, 但张春桥再听毛主席话跟毛主席走, 也不会傻到自己乱自己的阵脚。

老张的聪明之处, 在于把生产之类的事完全交给马天水,马天水是个”计划经济的能人“,第一个五年计划那套东西, 门儿清,大跃进那套其实他肯定不相信,所以上海在文革期间, 整个生产系统,实际上并没有脱离陈云那些方式方法, 当然没有五十年代那么板板六十四, 所以虽然效率不是很高, 但总是有产品出来了啊!尤其是轻工产品。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上海的中老年工人的工作精神,认真负责,他们的口头禅就是”拿钞票就要规规矩矩做事体“!

文化大革命对这些老工人, 虽然有些在清理阶级队伍时被说成时“工头, 拿莫温,三开分子”, 总体上来说冲击不大,真正伤了老工人心的是“上山下乡”,太多的老工人用“扯哪”来描述上山下乡:“我这个石骨铁硬的老工人,不能教育自家的小人, 要送到乡下, 让那帮阿乡教育!?”

再说回, 若是4人成了功, 肯定, 马天水会到北京去掌管全国的工业生产,并且带去一大帮上海的年轻新人,别以为王洪文身边全是陈阿大那样的草包, 五虎上将中的叶昌平戴立清马振龙等, 都是非常精明强干的人。

但是, 这些新干部, 一旦掌握了权力, 一旦享受了那些“待遇”,一遇到机会, 腐败起来就睡肆无忌惮的, 那是“叫花子一不小心进了金銮殿”,简直不知道该吃什么好了。

至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 马天水也没有什么新的招数,萧规曹随地沿用陈云的经济薄一波的公交谭震林的农林等政策,稍稍增加些与国外的往来, 这样安全些啊。

江娘娘咋办?一边儿高高坐着凉快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