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文汇读书周报》的“星火商店:全国第一家24小时便利店”
(2013-04-13 04:22:43)
下一个
1968年9月26日,星火日夜商店开张了,这是上海乃至中国的第一家24小时服务的便利店,在那个“太阳三尺高,门板还关牢,太阳一落山,东西买不着”的年代,“星火”不仅为许多上海市民带来了购物方便,而且也给那些晚间进城送菜的农民提供了一个歇脚处:冬天可以免费喝到热水,夏天可以用凉水洗脸揩身。1972年,星火日夜商店的便民服务精神得到了周总理的高度赞扬,全国各地也纷纷效仿,一家家日夜服务商店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票证年代的救急店
星火日夜商店是上海乃至全中国第一家24小时通宵服务的商店,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它独领风骚20多年。“星火”的创建者们为何有如此超前的意识呢?故事还要从1968年说起。当时“文化大革命”已经进入白热化程度,大字报铺天盖地,批斗会到处都是。就在那年的9月26日,西藏路新闸路路口,一家名为“益新茶叶店”的商铺更名为“星火日夜食品商店”,隆重开张。照片上的这个年轻人叫王裕熙,后来的星火日夜食品商店经理,那年他36岁。当时有一个顺口溜,叫“太阳三尺高,门板都关牢,太阳一落山,东西买不到”,营业时间太短,你上班它开门,你下班它关门。王裕熙说,面对这种现状,当时我们就想,如何做到真正为人民服务呢?所以后来就有了星火日夜商店。日夜商店开出来后,每个月至少有3天,在店门口会排起“四条长龙”。是什么东西值得人们通宵达旦地抢购?是手上即将过期的票证。
因为那是一个没有票证就无法生存的计划经济年代。物资匮乏,日用品供应紧张,政府为了保证市民基本的吃穿用度,只好限制每个人的用量,于是,各式各样的票证就诞生了。那时如果想起即将到期的票子还没用掉,即使是半夜三更,也要爬起来赶到日夜商店去买的。
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孕育而生的星火日夜食品商店,是一件孤品,也是一件极品,对于上海市民而言,更是久旱逢甘霖。
菜农们的歇脚处
对“星火”念念不忘的还有上海各个郊区的菜农们。当年,为了把蔬菜早早送进菜场,他们白天收割,夜里骑着黄鱼车进城,而星火日夜食品商店门前的西藏路桥是很多菜农往返的必经之路。
2011年底,原上海县梅陇公社菜农潘凤娣和杜金鑫,又在这里见到了星火商店的两位老经理。当四双手握在一起的瞬间,仿佛穿越到了40多年前。1966年,16岁的潘凤娣就开始风雨无阻地进城送菜。在没有星火的头两年时间里,记忆中的上海和漫长的路途一样漆黑一片。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半夜里还要忍饥挨饿。为了给城里人供应新鲜蔬菜,当时每位菜农都是这样硬挺过来的。
1968年9月26日以后,18岁的潘凤娣依然奔波在送菜的途中,但是高高的泥城桥似乎已不那么令人畏惧了,因为无论何时,桥下总有一盏明亮的灯光,一条清爽的毛巾,和一杯热腾腾的茶水在等着她。有时骑车裤子坏了,店里备了针线可以让你缝;有时轮胎气没了,店里备了打气筒可以让你打。总之星火成了她和同伴们歇脚的驿站。
正是这段送菜生涯的磨砺,使潘凤娣和杜金鑫得以在上海市举办的自行车公路赛上一举成名,潘凤娣还获得了1974年公路自行车全国锦标赛50公里女子组的冠军。
老百姓的求助站
1979年12月8日,一个寒冷的冬夜,家住上海市黄浦区的徐维加夫妇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满头大汗。原来那天夫妇俩下班回家发觉小孩子不舒服,头很烫,于是就给小孩量体温,结果小孩子一犟体温表断在了嘴里,等取出来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体温表里的水银。吞服水银可是要引起急性汞中毒的,汞会腐蚀消化道黏膜,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夫妇俩火速把孩子送到附近医院,没想到医生也表示无能为力,但是给出了一个土办法:把牛奶和生鸡蛋混在一起吞下去,可以解毒。在商业萧条的1970年代,深更半夜哪里有不打烊的商店呢?夫妇俩唯一想到一个可以救命的地方就是星火日夜食品商店,于是直奔“星火”而去。
原星火日夜商店经理王裕熙记得,那天已是午夜12点多了,有一个人火急火燎地赶来说要买牛奶和鸡蛋。那时牛奶和鸡蛋都是凭证供应的,而且牛奶公司要到凌晨三四点钟才会把牛奶送到。于是他立刻骑上车到牛奶厂去跟人家说明情况,商量先拿两瓶回来救急,然后再到牛庄路菜场跟人家商量买几个鸡蛋。像这样的事情,他说晚上在他手里已碰到过好几次了。
星火日夜商店开张半年后,《解放日报》业余通讯员邓复新发现了它的与众不同,于是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日夜商店的日日夜夜》一文,于1969年2月16日发表在《解放日报》上,轰动一时。1972年,北京召开全国商业工作会议,周恩来总理听说了“星火”的故事后,赞不绝口。根据总理的指示,北京立即开了家“燎原食品商店”,天津也跟着开了一家,嘉兴则在每家店门口都放上了一个打气筒。日夜服务商店就这样一点点在全国开始兴了起来。
而受到周总理赞扬后的星火日夜商店的员工们,干劲更足了,一度成了上海老百姓心目中的“110”。
居民心中的“110”
上世纪60年代提倡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当年在星火商店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每个员工都要学会骑黄鱼车。为此,18岁的罗克勤没少吃苦头。她记得自己刚学会骑黄鱼车,有一次骑车出去,看到前面有人,一时刹车不及连人带车就翻倒了,导致一只手脱了臼,回来还不敢跟师傅说。因为手痛,在给顾客递牛奶时只能用一只手,师傅见了以为她闹情绪,她这才哭着说出了原委。
郑明珠是1972年加入星火的,在她的印象中,当年店里的几部黄鱼车除了拉货外,还是街坊邻居众所周知的免费出租车、紧急救护车。她记得有一天正好是中夜班交接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位五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她着急地说女儿好像要临产了,已经见了血,怎么办!这时中班下班的几个职工就赶紧骑了黄鱼车过去,帮她把临产的女儿送到医院。医生说,如果再晚送一步,就会大出血,可能有生命危险。
那时还没有110,“有困难找星火”就不约而同地成了当时的社会共识。谢春凤是追随星火半辈子的老顾客,而星火对她母亲则有着救命之恩。
三十多年前,谢春凤的家住在大上海电影院旁边,她妈妈身体一直不好,有一天晚上,她妈妈突然昏倒在地,半夜三更的,只好跑到星火日夜商店去救助。谢春凤说:“店里的领导、职工都非常好,马上弄了辆黄鱼车把我妈妈骑到长征医院,救了我妈妈一条命呀。” 1972年,受到周恩来总理表扬的“星火”,迅速在全国形成了燎原之势,而在上海,“星火”更是不断扩大服务的外沿,他们尽其所能地为老百姓提供方便。本来食品店是不卖邮票的,但晚上经常有顾客跑来问有没有邮票买,所以店经理后来就联系了邮局,增加了一项卖邮票的业务。“星火”人说,为人民服务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只要是人民需要的,“星火”就乐意奉献。
在十年浩劫中,残酷的阶级斗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常冷漠,商店营业员甚至振振有词地说,我为人民服务,但不是为你一个人服务的!其实,“人民”不正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吗?不过在那冰冷的年代里,星火日夜食品商店里却依然洋溢着脉脉温情。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星火日夜食品商店也抓住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从当初不起眼的两开间小门面,到八开间的大铺面;从最初的240种商品,发展到琳琅满目近千个品种;从1968年的一家食品店,发展到鼎盛时期的8家分店,继而在1992年成立了星火日夜实业公司。如今保留下来的4家分店,都原汁原味地继承了老星火的传统:热情、周到、薄利、贴心。
2002年10月,一条关于西藏路627号“星火总部”要动迁的新闻,牵动了众多上海人的心。下午5点,星火日夜商店结束了在这里三十四年的经营,卷帘门被缓缓拉下。80岁的老劳模老经理王裕熙,用手中的摄像机默默地记录下了这一切。几个月后,这里变成了一片绿地,而星火日夜商店迁到了马路对面,与曾经的发源地隔街相望。
星火44年前创立了中国第一家24小时“便利店”,如今申城已有几千家便利店遍布各处。1968年深夜的那一盏孤灯,如今再也不会寂寞了。
转载者添加一句:当时听说上海沪剧名演员丁是娥被下放到星火日夜商店,好多人还跑去看,记不得是否真的看到,这就算是那时的追星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