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以前说过,有时间就写一下东安新村。
东安新村之所以在工人新村里特有名气,是因为其中的东安二村曾经是市委宿舍,连柯庆施都住过。
事情是这么的。
大约在1958年吧,陈毅调离上海后, 柯庆施当上了华东局第一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第一政委上海市长,又成了政治局委员,紧接着1964年(?)又兼任了国务院副总理,红得烫人。我想起源应该是市委需要加盖家属宿舍了,柯庆施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提出市委干部要和工人们住一起,于是在兴建当时的东庙新村时,就把这个计划列入了,地点是东庙桥路和龙华路交界处,在1964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上海改了一批带有封资修意义的路名, 比如梵皇渡路改成万航渡路,东庙的“庙”字很不妥当, 便按照上海马路的命名规矩, 改成了东安路, 因为湖南就有一个东安县。
东安一村是普通老百姓住的,我的中学同学住这里面的不少, 大多是一家人一间房,可能最大的馆就是702所的陶锡根所长吧, 不过一个局级干部,其实局级也不小了, 只不过待会儿会说到对面东安二村的大官们,所以局级就不算什么了。这张是现在的东安一村一栋尚未装修的房子, 多寒碜。
一旦装了修,好比女人做了脸, 着实就大不一样了,我想装修是按照某种顺序进行的吧, 好歹等上个一两年, 每栋楼都能焕然一新的。
这东安二村的故事比较多,因为住了“官”而且有“大官”。
二村分为“内二村”和“外二村”,外二村大多也是些普通老百姓, 不知有无政审在前, 因为毕竟带上了个“与市委领导们住在一起”的高帽子,我也有同学住这儿, 好像也只是一家一间房。
我专门跑内二村去照了一张门牌号码的照片, 这内二村就住了很多市委的一般干部中层干部乃至局级干部了, 当然他们家的不是一家一间房了, 我有俩同学住内二村, 一个其父亲是个正处级干部,三兄弟姐妹, 三间房, 我好像觉得她母亲耍了一点小心眼,因为正处级家三子女在上海很难分三间房了, 我恍悟记得她家还有外公外婆什么的,那就靠这多的两口人菜多分一间方吧, 这是我的怀疑而已。另一同学父亲是个工人, 兄弟姐妹4-5个, 没有办法, 工人只能住一间,那时虽说把“工人”放在嘴边说成是老大哥, 其实好处没有, 比不上知识分子, 这倒是句实话, 那时的分房政策是知识分子优于干部的。
关键的关键在此,钢材说了二村分内外, 在内二村里还有一个“内内二村”, 总共每几栋楼, 如果我没记错,底下这张就是“内内二村”之一了, 这就是市委领导们住的地方, 据说柯庆施住了几天, 我们国家的政保规定非常严密,什么级别必须要有什么样的保卫措施, 大官也得听从小保卫干事的命令,大概对政治局委员的政保工作实实在在不好落实, 柯大鼻子很快就搬去了康平路大院, 他在这住, 其他领导不敢不住, 他前脚一走,第一个就是中央候补委员陈丕显立马滑脚,搬了, 倒是那位应该说实实在在的柯庆施的继任市长曹荻秋, 老老实实住了五六年, 应该就是这栋楼。现在的状况好像还是比别的房子好些, 是么?
顺便也给出几张街景照片
不远的东安三村, 整个儿就是老百姓里的老百姓住的了, 不过现在好像和当年一点也不一样了。
说到这一片,不能不提一下我的母校,虽然这所学校之没有名(实在不好用什么不好听的话来描述自己的母校),这是一所建于1964年的初级中学, 本人不幸就是该校的第一届毕业生。迷迷糊糊的一所中学,要啥没啥, 可是,大约在1973-74年间, 体育老师凌齐奎,不知哪根筋接到了别的地方, 带领这学生练起了击剑, 可他也不会, 现学现教, 搞得有声有色, 后来的哪年呀,一下子又有个全运会,又有了击剑项目, 市体委上哪儿去找一帮击剑运动员啊?哪知这所不起眼的学校里, 居然有这么一支击剑队, 一不小心, 零陵中学击剑队就成了上海青年击剑队,凌老师也一不小心成了上海青年击剑队的教练,现在就成了上海的特色体育项目学校了。好歹我们这些校友脸上也有点光彩了。弄得香港的邵逸夫都起了劲, 投钱建了个“逸夫”击剑馆,更神气了。
说起零陵中学,我想起一件事。那时无线电收发报是一门国防体育。在徐汇区,南洋中学的实力最强,接下去好像就是零陵中学(或者是茶陵中学)。这里有南洋的老校友吗?
不过在这里我所感兴趣的是采花人把东安新村剖析的比较详细,我总算搞懂了为什么东二小学是重点小学这回事了。
零陵中学的确是1964年新建格, 我呢是从别个学堂集体转过去格,去格辰光是初二,隔末算下来是66届,虽然是1968年滚出学堂格,今朝侬就自家去算算我个年龄伐,阿是可以等退休了,是伐。
其实旁边还有一个蛮有名气个华侨新村。
零陵中学的确是1964年新建格, 我呢是从别个学堂集体转过去格,去格辰光是初二,隔末算下来是66届,虽然是1968年滚出学堂格,今朝侬就自家去算算我个年龄伐,阿是可以等退休了,是伐。
其实旁边还有一个蛮有名气个华侨新村。
不过感觉你心态挺好的.
那位龙山新村出来的, “龙山”是5703厂的宿舍吧,小时候我们吧龙山小学叫做“飞龙子弟小学”的,对伐?
还有那位校友, 不知是哪年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