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之称谓
楹联 , 通称对联。《辞海》:楹联,也叫 “ 楹帖 ” 、 “ 对联 ” 、 “ 对子 ” 。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楹,即房柱或门柱。过去对联常常刻写在楹柱上,楹联名称由此得来。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起来有强调其文学性质的意味。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和俗称。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此外,楹联还有许许多多五花八门的别称。具体分述于下:
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 、联语。这个词有 “ 对联这一语言艺术 ” 之意。如清代前期丁应鼎著《海门联语》。现在将对联称作 “ 联语 ” 也十分普遍。
2 、联句。联句本是旧时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共作一首﹐相联成篇﹐多用于上层饮宴或朋友间的酬答。后常用作对联的别称,意思是对联是由两边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的艺术。如清林纾有《春觉斋联句》,俞樾有《曲园联句》,近人萨嘉榘有《林则徐联句类集》,而明朝林兆恩、清朝杨梦鲤等人的联书都只称《联句》。
3 、联对。对联的倒语。语出清梁章钜《楹联续话》: “ 严问樵官山左时,寅好中联对,多出其手。 ” 如近人蔡郕有《联对作法》、王文儒有《联对大全》,今多用于文章。
4 、对句。本来是指对上他人所出之句,后即作对联别称。如清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云: “ 尝见有人写对句云: ‘ 拳石画临黄子久,瓶胆花插紫丁香。 ’” 今多用于文章。
5 、对语。对偶词语之意。如清陆以恬《冷庐杂识 • 对语敏捷》云: “ 对语不难,难在每捷。 ”
6 、对子。对联的通俗叫法。写对联叫做对子,对对联叫对对子。
不常用的有如下多种:
1 、俪言、俪语。本是以对偶形式出现的方辞,后偶作对联代称。俪语,取语句成双配对之意。如清费师洪有《延旭轩俪语》,顾曾烜有《方宦俪语》等。 俪言,犹俪语。如清徐世昌有《藤墅俪言》。
2 、骈言、骈语。义同俪言,由汉魏时的 “ 四六体 ” 骈文演变为对联而名。如骈句: “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3 、偶语、偶句。本指相对私语,后取偶为 “ 相对 ” 之义作对联别称。如近人有《偶语百联》。清梁恭辰《楹联四话》:偶句有多用虚字者,亦自生动可喜。
4 、楹帖、帖子。义同楹联。常用于书名和其他,如清罗昌荃《楹帖采腴》。 梁章钜 《 楹联丛话 》:楹帖始于桃符。 曲滢生《宋代楹联辑要》:楹联一名帖子。
5 、楹句、楹语,义同楹联。如清末江峰青《里居楹语录》、清杨浚有《冠悔堂楹语》,近人徐鋆有《澹庐楹语》,郑丰稔有《楹语享帚》等。清 赵藩 有《介庵楹句辑抄》,近人赵式铭《睫巢楹句》、《楹句杂录》等。
6 、桃符。由春联源于桃符而得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 春联》云: “ 春联者,桃符也。 ”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 “ 神茶 ” 和 “ 郁垒 ” 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至少从汉朝起就有,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 • 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 “ 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云: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由于对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对联为 “ 桃符 ” 。
7 、连语。取上下联相连之意而名,今仅见章太炎取自己的对联书名为《荆汉大师连语》。
8 、联偶。联语上下骈偶,故称。如近人曾国才有联书名《桔园联偶》。
9 、诗余。取对联是诗的变体而名,民国郭立志《曾文正公联语辑录 • 序》云: “ 联语亦诗余也。 ”
10 、诗钟。本是兴起于晚清的一种文字游戏,其方法是取意义绝不相同的两个词或分咏,或嵌字。如以尺、蜂为题咏二句: “ 灯下量衣催五夜,房中酿蜜正三春 ” 。因其对仗工整与对联相同而作代称。
11 、小道。因过去对联地位低下所云,庄俞《应用对联粹编》: “ 联语,小道也。 ” 这种看法现在已得到了纠正,正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所云: “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
12 、小品。因对联字数少、篇幅小而称之。陈方镛《楹联新话》:薛慰农 …… 所撰联语小品,亦脍炙人口。
另外,对联还有一些简称,如:楹、对、偶、联,多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如《俗语集对》、《巧对录》、《四书对》等书中的 “ 对 ” ,即指对联。又如《集宋四家词联》、《绝妙好联》等书中的 “ 联 ” ,均指对联。除以上这些称谓外,集合性的称呼尚有对锦、对类、偶语、楹镜等。而且小类中尚有一些别称。如集句对,称集联、集对、辑对,集字也称集言,又可据所集内容冠以 “ 集 ” 或 “ 联 ” ,如集陶潜诗句的称集陶,集陆游诗句的称集陆,集经书的称联经,集《 庄子 》的称联庄等等。亦可不用集、联字而另创名称,如清吕佩芬集唐诗的联书称《采唐集》,何栻集苏轼诗的联书称《纳苏集》。再如挽联,也称挽词、挽句、挽言等等,不一而足。
至于联书的名称,根据其性质,更是各式各样。如似诗话的称联话、联趣;存本、汇集本称联存、联录、联辑、联选、联集以至于联萃、联海等等;美称更有联瑜、联璧、联珠、联锦、联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