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关于肌体的酸碱体质之说,我的看法和建议:

(2013-03-25 22:17:10) 下一个


关于肌体的酸碱体质之说,我的看法和建议:


1,  我们在考虑生理酸碱性时,应该把它和化学的概念区分开来,前者的正常范围在735 ~ 745间。而后者的范围则在0 ~12之间。前者只是处在后者的一小段的弱碱性范围。如果一个人的血清pH值被测出在734,就是生理性地偏酸了。如果一个人的血清pH值被测出在746,就是生理性地偏碱了。但是,无论我们讲生理的‘酸、碱体质’,实际上都是化学概念上的弱碱性范围。所以,如果不清楚地区分两者的话,容易在科普上造成混淆。


2,  缓冲液/对的概念:实质是指:当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进入某缓冲液体时,该液体的pH变化不大,或者说其pH相对稳定在某一个范围之内-----只是这种变化通常相对于我们所需要的某种条件来说很小-----只是可以忽略不计而已,但 这决不是说该液体的pH值没有变化。而且,缓冲液对抗pH值变化的能力与它所含缓冲对的浓度是直接相关的:不知岁月姊妹是否有调节不同浓度缓冲溶液的pH值的经历?稍稍一调就过了值和总就是调不到值的感觉是大不一样的。: 


 3, 人体液中的缓冲对主要是碳酸类 和磷酸类,但是实际远上不止这些,也远不是加上Cl-离子就那么简单的。3这类化学的缓冲对们看上去仅仅为人体生化的有机分子提供某种发挥它们生理和生化活性的‘平台’‘而已’-----它们在肌体内无时无刻地不在与胶体有机分子们进行着酸碱/电荷的交换和平衡-----极多(!)的文章和教科书都盯在缓冲对们的酸碱平衡上,而因此忽略或者至少没有在机体的生理和生化活性分子对于某种pH值变化条件时其生理和生化活性的如何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人体肌体能够造成的生理或病理的何种改变等方面给于足够的重视(不信的话网友们可以去查查/检索科学文献,包括最一流的科学杂志)这就是人们在讨论身体/肌体的酸碱体质时陷入迷茫的根本原因:找不到一方面大量的现实摆在那里,但另一方面却因为专家们忽视而还没有建立起来的相关理论。


4,  这里,houtou72仅用几句话简单地为大家提供如下相关的理论依据/看法:


1)生物体体液的无机缓冲体系在肌体内无时无刻地不在与胶体有机分子们进行着酸碱/电荷的交换和平衡,这种平衡的外在表现在于体液的pH值。


2体液的pH值和无机离子的浓度直接影响到有机大分子诸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类脂分子、等等以及RNADNA 的分子结构,以及它们与其配体(如抗原-抗体、激素-受体、RNADNA-结合蛋白等等)的亲和力。


3)上述(2)的亲和力受到上述(1)的影响的变化(但不是全部)包括了有机大分子和其配体的结合与解离。这种变化带来了随之而来的生理生化的改变,从而使肌体的代谢状况发生改变。


4)所以人体/肌体的pH值直接影响和改变人的肌体生理状态:这种影响和改变的结果对肌体来说,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导致造成病理状态)的。 


   5如上的理论由houtou72JK的网上化名)构思完成于19955月瑞典 斯德格尔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