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土耳其风情(二) - 洞穴人家,淳朴民风

(2014-06-14 14:15:32) 下一个


告别康尼亚,我们来到慕名已久的卡帕多恰(Cappadocia)。卡帕多恰以她独特的,童话世界般的地貌,吸引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我们生平第一次乘坐热气球,饱览了卡帕多恰的美丽清晨。




卡帕多恰的地层来自于多次火山爆发的火山灰。不同的火山,不同的时期的火山灰,硬度也不同,层层堆积。浅色的比较柔软,深色的比较坚硬。火山活动停息以后,河流,风雨等自然力渐渐地切割这片地区。由于不同质地的火山灰抗风化能力的不同,形成了现在的“神仙烟囱”(fairy chimneys)似的地貌。
 




卡帕多恰人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火山灰地层的一个独特性质:挖的时候很软,不需要什么特别坚硬的工具,可是一见空气就开始硬化。于是就在这些神仙烟囱上开出大大小小的洞穴,以此为家。(咱们中国陕北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不是也有这种性质,不得而知。)后来有些基督教会,为了逃避迫害,也在此开出洞穴教堂。虽然现在洞穴教堂已经废弃,洞穴人家却一直延续至今。土耳其政府似乎很重视保存原生态:洞穴只能世代相传,不能转卖给他人,也不能擅自改建。每隔半年,就有人来检查。

我们旅游团的一个Hidden Treasure项目,就是到一家洞穴人家去做客。

这家人家在这个半山腰的一组洞穴里已经居住了两百多年了。现在一家五口:爸爸,妈妈,两个上高中的姐姐和一个上小学的小弟弟。


在门口要先脱鞋。进门是厨房。墙上挖个洞,装上玻璃门,就是柜橱了。穿过厨房和一条走廊,就是主洞。





洞顶不高,人高马大的欧洲人进去,是抬不起头的。地面坑洼不平,但全部覆盖着地毯,软软的。坐下以后发现,这不平的地面倒有一个好处:你总能找到一个适合你屁股弧度的位置。没有床,只有一些类似简易沙发和坐垫一类的东西,可坐,可靠,也可躺。



家里有电灯,煤气炉,冰箱,电视机和缝纫机,墙上有窗。墙角高处有一节烟囱通到外面,可想而知冬天是烧火炉取暖的。感觉有点像我们八十年代初的物质水平。




屋子一角,有一个织地毯的架子。一块地毯,好像刚刚开工。土耳其的农家传统,女孩从十二三岁开始,就要织地毯,准备自己的嫁妆。尤其是这种洞穴人家,地毯更是必不可少的。


按照土耳其人的风俗,进门之后,大家都席地而坐。小儿子拿来一瓶柠檬香水(lemon-cologne),给每个客人手上倒一些。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满室生香。接下来,两个女儿,分别给客人敬上一杯土耳其红茶
- 精致的瓷托盘,小巧的玻璃杯,似乎是喝土耳其茶的必备。




洞穴人家的生活,虽然并不奢华,却显得那么温馨,纯朴。可这样的民风,到底还能保持多久呢?随着电视机的侵入,和旅游业的发达,外面世界的精彩,这个文文静静的少年能抵抗得了吗?


说实话,我们去土耳其旅游的初衷,完全是为了观光 — 棉花堡,神仙烟囱,古罗马遗迹,还有伊斯坦布的清真寺。知道土耳其人95%以上信奉伊斯兰教,而我们对伊斯兰教所知甚少,所以对与土耳其人的交流并没有抱很高的期望。但是所到之处,土耳其人对外国游客的热情,真令我们有受宠若惊之感。
 
在棉花堡温泉旅馆停留时,傍晚饭后无事,到小镇里去逛街,恰巧赶上穆斯林晚祷刚刚结束。我们好奇,从清真寺的窗外向里张望。寺里的阿訇就请我们进去参观,用不太熟练的英语回答我们的问题,有祷告完尚未离开的老者,也加入聊天,很是热情。


从他们那里知道,这个清真寺是最近新建成的,耗资一百万土耳其里拉,主要来自从伊斯兰世界来棉花堡的游客的捐赠。我们曾注意到,清真寺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尖塔,于是请教其间的奥妙。阿訇解释说,如果清真寺的资金完全来自本地教众,就是一个尖塔,如果有外部团体的资助,就是两个尖塔。四个以上尖塔的就是皇室的了。一个穆斯林,一天要祷告五次,时间每天不同,与日出日落时间有关,要专门计算。墙上一个电子祷告时间表,还可以下载手机软件。



应我们的要求,还特地给我们唱了一段招呼人们祈祷的“歌”。可这种“歌”现在基本都不自己唱了,放录音就好了。
 
在大篷车驿站参观的时候,注意到一个红衣女郎,拿着一个爱拍的,在一边独自徘徊。



等我们团队自由活动的时候,她主动过来和我们打招呼,拿着爱拍的比比划划,猜她的意思是要和我们一起照个相,可是彼此语言不同,不知背后是否暗藏什么玄机,就给她回绝了。出来以后问导游,又把她反复说的一个词(现在都忘了)学说给导游,才知道她确实只是想和我们合个影(可能是为了向她的同学或朋友们展示),别无他意。回想起她失望的眼神,真觉得有点内疚- 倒是我们小人之心了。

在卡帕多恰一个小镇上散步,一个小姑娘忽然从街边小餐馆里跳出来,和我们用日语打招呼。我们忙说,我们不懂日语,讲英语好吗?小姑娘腼腆地冲我们笑。她姐姐出来“解围”,说,“My English is so-so”。于是停下来和她们聊天:她们英语加手指头告诉我们,姐姐十四岁,妹妹九岁,在学校里有外语课,能听,可不太会说。可惜我们已是酒足饭饱,不能给她们添什么生意了。


参观安卡拉阿那托利亚文明博物馆的时候,一群高中生围上来,一来练英语,二来了解世界。问我们为什么要来土耳其旅游,喜欢什么音乐,还问我们学英语应该怎么学(感觉他们更愿意和我们亚洲人攀谈)。据他们说,西方的流行歌曲他们能听到,可是影视节目就不大能接触到了。一个姑娘指着大厅里悬挂的Ataturk(土耳其“国父”,走向共和的领导人,第一任总统,大概相当于我们的孙中山吧)的画像,问我们知不知道他是谁。其实我们的导游在讲到土耳其近现代史时经常提到Ataturk,我们之前又刚刚参观了他的纪念堂,再加上一路所到之地,常能见到他的塑像,自然没被她难倒。看来他们的个人崇拜还是比较厉害的。幸好他们崇拜的不是当今领导,而Ataturk去世时只有57岁,还没有被绝对权利完全腐蚀,他的世俗政府(Secular Government, as apposed to Religious Government)的方略还是顺应时事的。看到他们阳光帅气的笑脸,对知识的饥渴,猛然间回想起三十多年前,我们国门刚开的时候。。。可惜我们是团队行动,没时间和他们深谈。分手时和他们合影留念,衷心祝福他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的导游说,土耳其人恋家,不喜欢远游。土耳其人“家”的概念,还包括左邻右舍。买房的时候,不光要看房子,还要拜访周围的人家,真所谓“择邻而居”。她的母亲,就因为舍不得邻居,拒绝搬来和她同住。一家有难,周围的邻居都出力相帮,所以据说基本没有无家可归的人群。
 
土耳其人十分好客。我们团友的一个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天中午,我们的巴士在公路边的一个加油站+服务中心打尖休息。这位印度来的团友,连着吃了几天土耳其饭以后,忽然想吃三明治了。可餐厅里又没有。他就转到商店里去找。商店里也只有些糖果糕点之类。他询问店员的时候,被一个来买东西的顾客听到了。他就领着我们的团友到他家(加油站旁边的一个小村子),给他做了一个三明治。我们的团友要给他钱,他说,“待客是不能收钱的”。
 
不光年轻人,连老人都喜欢和陌生人打招呼。尽管我们一句都听不懂,好像也不妨碍交流感情。这是我们在一个渡轮上遇到的一家。



这次土耳其之行,感受最深的,不是历史古迹,不是宏伟的大清真寺,也不是美丽的自然风光,而是土耳其人的淳朴好客的民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降魔 回复 悄悄话 视频: 比尔·华纳博士《我们因何而恐惧: 一个一千四百年的秘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0NDk1OTI0.html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