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我的两位妻子

孙传荣,笔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于江南水乡高淳,曾当过教师,现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
正文

第27章,妻子的思念

(2009-12-05 18:28:55) 下一个

  上船后的一段时间,每到晚上就是思念妻子,一天我写下了这样一首打油诗:
  妻在闺室我在舟,
  分居两处心连心。
  他人不知情和意,
  长江流水知我心。
  春风日日刮得紧,
  木偶那得不动心。
  一月分别如半载,
  一年不知怎么过。
  妻子想我到如今,
  时时念著心上人。
  为了将来小康乐,
  艰苦岁月浪里行。
  现在看起来这写的真是蹩脚,但可以反映当时我对妻子的思念,有时实在想,就把她和儿子的照片拿出来看看。
  生意上,在我的努力下,已经不愁没有地方卸货,有时来不及,还给他们喊船,货主都很相信我。
  半年下来,船上的活,我都掌握了,带舵进闸,停靠码头,甚至连那抽水的12匹马力的柴油机,我也能拆散了再组装起来。机舱的机械,只要不断水,不断机油,就没有大的问题。再说我们的6105的机器是山东潍坊的柴油机,性能非常好。
  后来老四回家,就是我掌舵负责。
  一次我和老四在闲聊中,老四告诉我这样一件事:说我贪污了。
  有次船上的吊桶丢水里了,我就买了一个来,价格是3.8元,我在报销费用中,有此一例。
  术说我那个吊桶实际价格是2.9元,多报销0.9元。因为他也买了一个是2.9元。
  我对老四说,我没有多报销的,也许质量不一样,也许两个店的价格不同。
  从这点小事看出一个农民的愚昧,从此后我对术就没有了信心,我给他垫付的那两万元光利息一年下来就几千元。我还为那几角钱实得吗?
  而且他的见识也小,有些事不顾大局,往往拉反拖。
  我对他本没有看法,只是有很多事不和他计较。
  年底快到了,那年我们共跑了25个航次,算了一下总帐,还去的本金不足十万,还要支付总造价的利息那就更少了。

  (官溪河上的桥)
  解放前,高淳地方闭塞,从公路看,以官溪河为界,西边再没有路了,和安徽相连的几处,都要经过摆渡才能到达,但官溪河上有一座襟湖桥,桥的两边是台阶,行人通过桥梁要一步一步走上台阶。解放后改名为"新桥"。
  该桥兴建于明隆庆二年,即公元1415年,桥的西边,有一聚星阁。桥的结构是大石块用石灰和糯米粥砌成。七孔,中间主孔最大,两边各三个小孔逐一减小,两边小孔的上方有几个开著的小孔,洪水季节来临时,小孔中也可以泄洪。70年代后,将桥面修平,能走公共汽车,80年代后,为了水上交通发达,又将桥孔扩大,中间一个大桥孔,两边就留两个小孔。
  聚星阁,我小时候就没有了,1958年时,大跃进时大炼钢铁,将阁上的几千斤重的顶钟拆下炼铁,阁被拆除。90年代又恢复原貌,高约15米,阁呈伞形,共分三层。每层阁檐为八个翘角,每个翘角悬马一只,风吹齐鸣,其声浑厚优美,十分悦耳。
  因发展需要,80年代,在新桥的下游200米处又修建了一座新襟湖桥,桥墩为水泥结构,一边一个桥墩,新襟湖桥建成后,为圩乡的几个乡镇的运输带来大大的好处。
  2000年后,由于芜太公路的开通,在我家的旁边又修建了芜太公路桥,因河面较宽,主孔外又有几个副孔。桥的高度也跨越了圩堤上方,下面可以通车。
  以前,官溪河上有一层渡船,就在我们老圩内的钱家渡,通往花奔。因芜太大桥对于我们没有上去的路,对平干圩的人来说作用不大,所以钱家渡的渡船现在依然还在摆渡。方便老人孩子,有车的人上街,大部分都是骑车或开车了。
  钱家渡,其实也是平干圩,以前有户姓钱的在那里住而得此名,后来姓钱的绝户了,我们孙家想把它改名为孙家渡,给摆渡的人不收钱,只要你以后说孙家渡就行。但依然没有改过来。至今仍然以钱家渡而命名。
  官溪河上,全长十公里,就是这三座大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