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文学杂志

巴黎文学杂志由陈湃先生创办于2000年。是巴黎中华文学社刊物。
正文

幸福的“马车”

(2010-12-13 08:52:59) 下一个

幸福的“马车”

/蓝色妖姬


 

马车蕴藏着时间里的记忆和温情,季节更迭不休,岁月年复一年,却更换不掉我对马车的记忆,儿时伴着马车走过青葱的岁月,马车覆盖了厚重的时光本身,却覆盖不了我坐在马车上的幸福时光。

    马车是上个世纪特有的产物,现今的孩子很少看见马车,而我小时候对马车的爱恋是情有独钟的,上小学时,学校每年都让学生交一定数量的粪肥,为了完成任务,我经常手拿铁锹,肩背粪筐,跟着父亲的马车开始我的捡粪生涯,父亲是生产队里的马车队长,所以我享有特权,不用像别的孩子那样东奔西跑的撵着马车捡粪了,我坐在马车上,边看风景边听故事边捡粪,因为习惯了,没有觉得坐马车也是一种奢望,直到发生了一件令我终身难忘的事情以后,我才觉得坐马车也是一种幸福。

    记得我14岁那年的冬天,大雪封底,白茫茫的一片纯洁,生产队宣布放假一周,忙碌一年的父亲终于有时间了,他决定带我们去城里,看望祖父,我和弟弟真的很高兴,因为那是我们第一次进省城。

    我们家离沈阳市内40多里,距离县城是10多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农村没有直接通往城里的公交车,我们要想去沈阳必须到县城去坐火车,而且去县城也是要走着才能到达,为了能赶上上午的火车,我们早早的起床,收拾好带给祖父的礼物,我们上路了,刚开始,我和弟弟有说有笑的欢快的走在通往县城的沙石路上,心情甭提有多高兴了,忘记了我们还背着许多花生、黄豆、小米、高粱米,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东西,确是当时农村最好的东西了,当走了一段路程以后,感觉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很累很乏,真的不想去了,正当我们坐在雪地上休息,遐想着如果父亲能赶马车去该多好啊,那时的马车相当于现在的轿车了,当时只有生产队里才有马车,马车是农村通往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遐想中远处传来了悦耳的马蹄声,我急忙回头望去,一辆马车风驰电掣般的向我们驶来,看得出是有急事的样子,不然不会这么着急的赶路,而且路很滑,我想马车能带我们一段路该有多好啊,马车不经意间从我身边经过,我的思绪也随着马车飘向了远方……“快上来”,一个响亮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马车夫高喊,示意让我们上车,我们快跑几步上了他的马车,这时我注意到马车里躺着一个人,正在痛苦的呻吟着,车夫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看起来是一个憨厚纯朴善良的农民,父亲和他攀谈起来,才知道他是邻村的人,车上躺着的人是村里的五保户,因肚子痛的厉害,村医怀疑是急性阑尾炎发作,必须到县城做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马车一路狂奔的来到了县城医院,车刚刚停稳,父亲和车夫二人合力背起病人,直奔急诊室,我和弟弟在父亲的感染下,帮助收拾病人所带的行李,辗转于挂号、看病、手术、住院,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病人转危为安,听医生说病人阑尾大面积溃疡,再晚来点可能会危及生命,我心想这可是救命的马车啊,也是幸福的“马车”。

    当一切归于平静后,我们急忙赶到火车站,可是还是错过了上午的火车,但我们的心里确是很甜美的。

    改革开放30年,现今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也很少看见马车,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得到根本的改变,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农村现代化流通体系逐步建成,高楼林立,网络遍及农村,村村通马路,到县城和省城的公交车几分钟一趟,看病不再是难事,轿车替代了马车,农民打扮成市民,一幅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