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今日“当铺”探访
巴黎 李琰
在消费理念超前的法国,即使手头拮据,也几乎没人会想到“典当”家什去换点现钱来用,也许是一张张银行卡在手,让“月光”族们丝毫不知“当铺”为何物了。不过,记得曾经看过文章中介绍到,当年穷困潦倒的法国大作家左拉也曾在食不裹腹的惨境中,把仅有的几件衣服送进巴黎一家当铺,换来几口面包后,裹着床单继续搞创作。看到巴黎街头林林总总的各种旧货艺术品商店,记者还是忍不住好奇,想挖掘一下曾高挂“当”字大旗的巴黎当铺。
几经打听,穿堂过巷,在巴黎繁华的马莱区一栋栋二三百年古老建筑中,记者终于找到了久负盛名、始建于路易十六时期(1777年)的“当铺”(Mont-de-Piété),不过今天的招牌已经时尚了很多――巴黎信贷所,也成为地道的一家“国字号”金融服务机构。约高三四米的石墙拱门只开了半扇,一位身着制服的保安人员尽职尽责地坚守在岗位上,看到记者询问的眼光,这位工作人员走过来热情打招呼,记者索性与他攀谈起来。
9 |
推开抵押贷款营业厅大门,看到里面一片秩序井然,一边是预约评估物品价格的队伍,另一边是大家耐心等待签署贷款合同,丝毫看不出“当铺”里,高高柜台后拨着算盘珠子帐房先生的身影了。出于工作安全角度考虑,记者提出的拍照要求被工作人员礼貌地谢绝了。再来到拍卖厅,果然看到几个展室里已陈列了不少艺术品和精致的生活用品,一些顾客津津有味地端详着、打量着。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她经常来这里淘宝贝,尤其是冲着信贷所良好的价格评估信誉而来的。记者想起,法国流行的一种露天旧货市场,那里虽然东西更价廉,但若不具备“火眼金睛”的鉴定本事,想要淘到值钱物件那可就难了。
告别巴黎信贷所热情的保安康多尼,记者沿着著名的马莱历史保护街区漫步,看到一些古玩、旧货商店,打听之后也没得到心中所念的传统“当铺”的只言片语。在经济生活如此发达的今天,习惯刷卡消费、敢于“借明天钱享今天福”的法国年轻人也许再没必要知道“当铺”是什么样了吧。★
編者注:作者为《人民日报》驻巴黎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