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国当主考官
巴黎 海伦
|
法国虽然主张高等教育普及化,上普通大学不需要特别的入学考试,任何人,只要通过高中毕业考试就可以在自己所喜欢的大学专业申请注册,年龄没有上下限,但是,法国也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高等大学(相当于中国的重点大学)的入学考试就是为选择高级人才而设定的。
报考高等大学,一般来说,只有通过笔试才能进入口试阶段的考试。口试除了接受专业教授面对面的谈话考验,还要通过外语的口试关。
我自数年前担任了三所高等大学的汉语口试主考官。高等大学入学考试担任主考官的教授应该是外校聘请来的,本校的教授不能担任主考官,防止打印象分。因为通常本校预备班学生的第一志愿是投考本校的专业,所以本校任课教授就容易打好感分。再则,试题通常由主考官出,避免透露而作弊。
在这里解释一下,到目前为止,汉语在法国算第二外语。法国的初中生从初三开始必须选择一个第二外语。第一外语通常是英语,德语。其他语言如: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汉语、俄语、日语等为第二外语。另外,初二学生可以选修拉丁语,希腊语。
口语考试是这样进行的:考生随意抽取一个考题编号,交给监考人员。监考人员按编号发给考生相应的考卷。考生在监考教室准备20分钟,可以做笔记。如果主考官认为必要,考生可以利用字典。不过,我没有允许考生查阅字典。口试时间20分钟。前10分钟,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观点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论,并非叙述,赞成或反对都可以,不影响评分,但是,若赞成,摆出赞成的理由,反之,也应该有反对的道理。总之,要求考生对文章涉及到的社会、文化、政治或是历史等等应该有所了解有所思。最后10分钟,回答主考官提出的问题。在整个考生评论、问答问题过程中,主考官根据五个项目来打分,按评分重点排序,包括:口语评论和表达能力;涉及的文化等知识;语法;词汇利用;发音等五项。
可见,发音的标准并不十分重要,因为,发音不完美并不影响听话者的理解,就如中国人讲普通话常常带有家乡的口音,但沟通是没有问题的。
这次通过笔试的学生像往年一样,大多数是亚裔学生。他们的父母或者祖辈多少与中国有点联系。另外一小部分是法国学生。其中一个高等大学来了一个中国女生。这是我第一次遇到中国土生土长的学生来报考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考生。我选择了反应当今中国社会生活情况的一些题材作为口试的考题。她抽到的考题是:韩庄乡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创业平台。
女孩子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说,她不知道“村官”是什么。我吃了一惊。我让她再仔细看一遍。看完后,女孩只是叙述了内容,却不知怎么评论。我只能避开了考试,问了她个人的一些情况。原来,女孩18岁就来法国了,报考高等大学的预备班。因为她在国内是学法语的,所以,她凭借语言优势考入了Business的预备班。两年后的今天,她像其他法国学生一样,挑战一流大学。我欣赏她的这般勇气,毕竟,她比来法国普通大学混文凭的其他中国学生要有勇气的多。可能,她这两年把时间都花在了专业考试上了,所以,国内的一些事与她渐渐遥远了。另外,除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之外,她的确也没有其他语言可以选择了。这不能怪她,在中国的一般中学除了英语之外是没有第二外语可选择的,虽然这个大学作为二外的还有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希伯来语等。最后,我还是给她及格了,但是,我希望她往后应该安排时间,除了读书,也应该留意一下中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