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身布衣为傲的槟郎老师
(2012-10-23 18:49:08)
下一个
以终身布衣为傲的槟郎老师
09文秘转 刘倩
我来晓庄的两年里,第一次上槟郎老师的选修课,倍感兴奋。我是转本来晓庄读书的,在近两年的大学生活里,我每每听老师讲课都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前10分钟还能保持注意力,后面40分钟就是在开小差(除了几门比较喜欢的课以外)。但第一次星期四晚上上槟郎老师的选修课“新诗赏析”,我倍有精神。
初见老师,他没有梁朝伟的帅气,没有刘德华的人气,但他却有周星驰一样的幽默。中等的个子,圆圆的脸蛋,看起来超有亲和力。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着实一副文弱书生样。老师的智慧可是无人能敌,诗人的气质也hold住课堂。
他喜欢给我们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歌名篇,也乐意每节课上让我们朗读他写的诗歌新作。有时他自己也会细细地品味,慢慢地把诗里的故事娓娓道来,我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是课堂上会掀起此起彼伏的笑声。为什么会笑呢?我笑的原因主要是:首先,老师说话的语气中带有其老家安徽的口音跟我的一个朋友说话的口音一模一样,我倍感亲切。其次,老师朗读的时候总会带有一些可爱的肢体动作。比如在一首诗中表现得尤其慷慨,就是《我的七夕节2012》,慷慨地模拟仰看天上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动作,在他的动作和语言的共同作用下,我们都栩栩如生地看到一对有情人在鹊桥相会,全场都high起来了。
老师的讲课贴近我们的生活,不像其他老师就只是照本宣科。我还是蛮感兴趣的,拜读了老师的一些诗歌。我感觉到老师跟南京这座城市还是挺有缘的。
他上大学的时候竟然来到南京栖霞寺,有过出家的举动,作的相关诗歌有《栖霞问佛》、《大学时的一次出家》与《法师的彩巾》等。我想老师当时一定是遇到什么挫折或者不开心的事,一时想不通就有了这个念头。老师还写了在秦淮畔跟他的妻子谈恋爱逛街的情景,如《秦淮河边的女郎》,我想那一段烂漫的故事,秦淮河应该知道吧。在一些诗里,如《爱满亭边有座桥》、《方山仙子》、《那年森林大学的初冬》、《江宁解溪河桥上》等,感觉老师有许多和女学生不得不说的故事,在有些人眼里可能觉得不太正常,但我觉得可以理解。大学老师不像中学老师那样整天*夕相处,他们偶尔才来学校上一次课。和几个知心的学生在一起吃吃饭,交流交流,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老师还有许多社会批评的诗,表现了他的社会人文关怀,良知道义担当。
槟郎老师以终身布衣为傲,憎恶权贵,远离官场,耻谈名利,以身在广大下层劳动人民之中为乐事。他在《无用的石头》、《贾宝玉出家》里以大荒山无稽崖下女娲补天时废弃的石头自诩,把贾宝玉当做自己的兄弟,拒斥“禄蠹”;他还说自己喜欢曹雪芹,“水做的女儿是我们共同的爱怜”。我也能感觉到槟郎老师那种纯朴的个性,不像有些老师常是被名利所左右。
最近,老师在上课又发感慨,说可能是人到中年了,他更偏向于写一些记叙的诗了,读起来更像散文。我觉得老师写的诗作确实是有感而发,有时候我也能体会到诗中或明或暗的思想情感,确实如此,人到中年,会有这么一个过程,回首往事,可记忆依然尤新。那个年代,那些岁月,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读懂它。
课间的时候老师喜欢放一些音乐给我们听,在有些人的眼里认为这些音乐都是过时的不能再土的音乐,但我感觉到这音乐,触动了老师怀旧的情感。那个年代的音乐确实值得细细的去品味,现在的我们太过浮躁了。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曾感慨,上课是为了挣点微薄的辛苦钱养家。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但终极目的还是为了生活。但每一个人又可以是不平凡的,为了自己的终极目标在奋斗着,从未放弃。我想这就是生命的韵味。老师能够理解学生,就算有的学生没来上老师的课,他说他是可以理解的。
我想,像诗人槟郎这样的好老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少之又少。这是一位一个可爱但又令我肃然起敬的老师,一位以终身布衣为傲的特别的先生。
201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