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危机一周纪实(一)

(2009-09-14 19:37:14) 下一个

去年的这个周末,有 170 年历史的李门投行突然宣布破产,随后引爆了一系列的银行危机, 布什总统及其财长保森共同呼吁,并向两党及美国人喊话,要对太大银行进行援救。大多数的民主党,及少数共和党, 在总统及两党领袖的巨大压力,及耳号工程惠利的诱惑下,于两院通过了史无前例的救助立案, 金额达 8500 亿  7000 亿的救助款及 1500 亿的耳号)。 联储更是以紧急借贷的名义,投入(印发)了天文数字的货币资金。一年过去了,今天的美国,美国的金融系统到底有多少改变和改善?经济的前景如何? 纳税人的救助资金被用作何途? 是什么造成了这次惨重的损失? 这仅仅是政府和华尔街所谓的错误吗? 就算是错误 为什么至今没有任何人为这个错误正式向纳税人道歉? 为什么没有人为这个错误下台? 

周末及今天,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载文,或在电视上访谈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结果,及现状。几乎所有媒体都一致认为美国的金融体制在一年之后,没有任何进步和改变,甚至比去年危机前还更恶化,因为大的银行变得更大,规则没任何变化,冒险更甚,无规则的金融衍生品照旧,同样的管理层依然在位。而且,在联储的零利率政策下,大银行们轻松地盈利于低廉的资金,而且,因此变得更大。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昨日的痛苦,反而更是有恃无恐,因为,在今天的美国,系统性破产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赌徒们可照旧狂赌,纳税人仍旧是最后的买单者。 

我在开博时讲到:最大的危机是它造成的巨大的信仰和信任危机。经济可以重建,但信心一旦失去,那就必须要更新体制,重建产业,再以恢复信心,这需要长久的时间和努力。而让人失去信心的体制,是不会吸引真正的投资人的,吸引的只是投机者,而投机者只会扰乱自由市场的正常运行,收益的也不会是普通的劳动者。长此以往,必然会陷入衰退及萧条。

MSNBC 的主持人迪兰·瑞提根 Dylan Ratigan),曾是CNBC非常受欢迎的 “Fast Money”节目的红牌主持人, 今年三月转到了MSNBC, 主持早晨9 – 11 点的早上新闻节目,迪兰一向以快人快语,思路敏捷而引人注目,他经常站在纳税人一边,对华尔街的贪婪进行无情的讽刺和抨击。94号的今天,他特别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一年后的美国金融体制作了如下的总结:

这个体制劫持了美国人民作人质。

  • 这个体制就是今天的这个体制。 

  • 这个体制是银行的说客花巨资来维持的体制。 

  • 这个体制腐蚀了最基本的竞争和公平原则,而美国就是建立在这些原则之上。 

  • 这个体制迫使纳税人给银行提供给了多达14万亿的资金。7万亿来自财政部,2.3万亿来自联邦储蓄保险资金(FDIC.

  • 这个体制的一部分就是由那些给总统提供咨询服务,管理财政部,和负责改革的人设置的。 

  • 最令人震惊的是,我们的政府没有作任何努力去彻底改变这个体制 

迪兰还质问了如下的问题:

  • 作为人质 – 我们到底需要给AIG 多少钱? 

  • 为什么高盛和其它银行可以从AIG 得到全额赔偿,却迫使通用和其它公司拿到折扣。 

  • 为什么不去追回那些制造了核炸弹的执行长的巨额奖金? 

  • 最重要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国会会拒绝禁止这种最阻碍竞争的行为 – “太大而不能破产 

迪兰认为金融危机对他也是一个惊醒,同样,这次危机对这个国家的许多人也是一个惊醒。当然,这也包括我,一个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民主选举制度充满信心地普通人,在来美国的20年后,如噩梦惊醒般地醒来,突然对周围的一切发生了怀疑,再不相信政治家们在电视上的激情表演,再不相信经济学家们对未来的预测,再不相信主流媒体的公平报道,再不相信股票市场的公平和透明,也再不相信这个国家是否还是真正的世界民主领袖

从今天起,我想把自金融危机发生来的一切,以我一个普通人的经历,重新进行回顾和反思。看到我的一些朋友在金融危机后失去了工作,为了再就业和养家而终日忧虑不安。工作暂时没有受到影响的也是惶惶不可终日,担心明天会发生什么。工作很久,有了一定积蓄的朋友,也是常常紧张烦躁,担心今天的储蓄,会变成明日的金圆券,不能保值。有些朋友在股神神话的诱惑下,勇敢地进入了股票市场, 为了研究股票而废寝忘食,黑发变白丝。当然,我也有一些华尔街的朋友,继续在用别人的钱,冒自己的险。

总之,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号称是物质生活大大改善了的世界。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的快乐,和安定?周末,数万人在华盛顿游行示威,抗议联邦政府的经济,医改,和消费政策。这是今年来数次游行中的规模最大的一起。社会矛盾似乎越来越激烈,华盛顿的每一项立案都是被代表各种利益集团的说客所撰写,议员们不再代表选民,而是为利益集团说话。而利益集团的背后则是金钱。我不敢相信这是我20年前梦寐以求的世界。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但是,不再年轻的我们,准备好了应对这变化(change)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