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六耳

想到什么写什么。有时是经历,有时是感想, 有时是议论,有时是杜撰的故事,有时是自己编的笑话。
个人资料
lanliuer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2010-12-08 06:07:47) 下一个
 正如我在某篇轰炸文中所写,我是个在现实的物质生活中很满足的人,我不用早八晚五地上班,但收入要比大部分我认识的白领要高。许多女人在这种情况下的心态都是沾沾自喜,但我不满足于这些。

物质生活上的幸福是有限的,当你发现你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你都会用金钱买的起的情况下(我对物质需求是有限度的),物质和金钱上的吸引力会骤然减少,人在这时候如果不去追求精神上的生活,就会发生人格上的变态,正如那些在回帖中对我破口大骂的人。

西方人在精神生活中的追求平均水准要远远高于中国人的平均水准。这要归根于他们长时间对物质生活的无忧无虑。中国已经有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但因为对精神生活的不感兴趣,导致心态和行为的极度荒唐,其实,有钱又有闲,为什么不去读读有趣或有理的书,听听音乐会,看看画展什么的。

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不想居高临下)。我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从来都不觉得精神上空虚和无聊,我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对于我来时太少。我不是伟人和天才,我只是一个和大家一样的人,我屁虽然爱吃地,但一次也没吃着。 顺便说一句,大部分中国人在学习和吸收知识时,都表现得太过功利,不是为了物质生活更好,就是为了在和别人争论时能说一句:我“屁爱吃地”了,你屁没吃地,在那里瞎说什么?

赶快打住,又要调侃了,使劲蹩也没憋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nightrose 回复 悄悄话 精神财富的创作群体一直没能离开物质导向。且不说当代艺术的市场建立之前,很多音乐家和画家都是受贵族资助,或者应教会或皇家commission创作,就在当代艺术家也间接的受市场支配,受社会潮流影响。要是艺术家完全不理会外界环境,闭门造车,成功的机会也会大打折扣。

能得到PhD的人,必然作出了一些对自己领域的独特贡献,因为博士论文是要研究一个前人没有研究过,又的确是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在论文的篇幅内对此问题作出了相对合理的解释或解决。跟据领域的不同,有些人的论文可能没有艺术创作那么Sexy,但是从领域内部看来,一篇做得好的论文是有美感的,就像数学家往往赞叹抽象概念或公式的完美简约一样。要欣赏这种美也需要一定的功底,外行可能会觉得无聊或者无用,可是同样的评价也适用于不少现代艺术作品。

每个行业都有真诚热爱的人,也有玩世不恭,只把其当作谋生手段的人。而多数人都处在两者之间。有行业自豪感是没错的,只要不用自己的行业为手段去歧视别人就可以了。
nightrose 回复 悄悄话 要是有的人去听音乐看画展纯属自我娱乐,那么也罢了。可是有的人搞“高雅艺术”是为了能和别人侃的时候有资本,就像一些中国人到了美国就下工夫研究橄榄球,以便能和老美侃一样。那么不过是借精神追求来的名义满足虚荣心。
再说精神追求有不同的体现。有人可能对艺术没什么了解,但是把业余时间和很多积蓄花在慈善事业和帮助消除贫困和疾病上面,那么这个人的精神可以是很充实的。
WienFan 回复 悄悄话 物质是达到精神境界的一条途径,非目的。
kathyzhang73 回复 悄悄话 社会发展程度尚不一样。不是说三代才养出一个贵族?现在中国尚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一百来年前的欧洲一样。我而且发现西方人里, 尤其欧洲和美国人在文化上的追求和品味差异也颇为巨大。 在美国,去欣赏所谓真正文化或艺术的人属于少数的精英阶级,尽管这个国家最为富有,大多数的人们也无忧物质。 其次,我觉得在中国等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国人自然会去追求精神上的生活, 我相信这是人类的天性。我觉得你不该总是把西方和中国的现状相提并论, 目前发展程度并且体制相差太大, 因而不太具有可比性。
毛虫儿 回复 悄悄话 你说得很对,在我的生活达到了小康之后,反而不太爱钱了,不喜欢浪费,包括洗碗都要自己做,不想浪费水了,不要老公给我买奢侈的东西。我喜欢打牌,喜欢读书,看画展和听音乐一定要有介绍才会去看。
有话就直说 回复 悄悄话 问题是,我精神再空虚,也不想去听音乐或看画展那怎么办?换句话说,如果我天生对这些没兴趣,即使勉强去听了或看了,还是精神空虚那咋办?不是每个人生来都对艺术情有独钟啊。看书倒是可以,那我也不喜欢看那些深奥的,高雅的啊。你肯定会说,那没救了,连瓶子都没有,给你起子也没用,就一辈子低级着吧,我觉得也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