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青蛙有那么蠢吗?

(2010-09-01 10:47:06) 下一个

青蛙有那么蠢吗?
   ——另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时寒冰

    “温水煮青蛙”的著名故事,被很多人引用过。大意是这样的: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而其来的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水中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的在热水中热死。
    青蛙真的有那么蠢吗?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一位女生物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做了一次这样的实验(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正好在这个班):同学们两三位一组,分配一个容器和一只青蛙,文火加热,使水温缓缓升高,以符合“温水煮青蛙”的基本条件。同学们激动而焦急地看着显示水温的温度计和容器中的青蛙。当温度缓步升到60度时,开始有青蛙跳出。水温到65度的时候,所有容器中的青蛙一个不拉地全部跳出来了。
    女生物老师说:“青蛙在水温升到60多度后自动跳走,说明它对水温的本能反应并不因为温度变化的快慢而存在大的差异。它们没有蠢到被煮死而不逃离的地步。你们要记住,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那位朋友告诉我说:“那次实验改变了他一生,让他懂得理性思考是何等的重要。”
    女生物老师证明了青蛙没有那么蠢,她却忽略了,人却可以蠢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学校对她组织的“温水煮青蛙”实验表示了极大的愤怒,因为,这种实验并非教学中安排的内容,与学生的分数没有任何关系。老师据理力争,反而埋下更大隐患,后来学校找借口把她辞退了。
    那位朋友说,他从此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可敬的老师,他曾经去打听过,也没有结果。
    这是我听到的与众不同的“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我没有去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那位朋友讲起此事的眼神,让我相信,他曾经被这个实验震撼,并被老师的话打动。
    如果中国的教育环境,赞赏并鼓励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带出来的孩子,将来该是何等的优秀?孩子们那么喜欢和认同她的教学方式,却不能改变她被逐出校园的命运。
    后来,我无意中与一位外国朋友谈起此事,问他对“温水煮青蛙”怎么看?他耸耸肩,抱歉说从未听说过这个原理,但说会请教做过实验的专家。哦,原来,在我们这里几乎人尽皆知的“温水煮青蛙”故事,并非全球流行。
    “温水煮青蛙”的不难做,但所有的人宁肯直接引用“温水煮青蛙”典故去论证从量变到质变的顺理成章,也不愿意去做任何一点质疑,也包括我自己,至少在听到这个故事以前,我和人们一起认为,青蛙就是那么蠢。
    “温水煮青蛙”的后续故事让我思索了很久。
    这何尝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弊端呢?谎言重复一千遍,所有的人都认为谎言是真理,而与谎言不一样的说法就是荒谬绝伦。或者,几个人凑到一起,为某个说法到底是真理还是谎言论战得面红耳赤,却没有一个人去实验,让事实说话。人们觉得做实验是浪费时间,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而无聊地无休止地争论却是一种享受。
    中国人更推崇小聪明,即便在决策上,亦显现出这一特征。因为,决策者也是在这样的土壤中长大的。当外国人生产的计算机越来越先进而价格越来越低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们的决策者是不是在因为中国质量低劣寿命短暂的房屋价格越来越高而喜不自胜,笑到裤子掉到地上还浑然不觉。相比之下,外国人多蠢哪!竟然连在民生领域敛财易如反掌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得!
    电影《阿甘正传》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让我感悟到,人是聪明绝不在投机取巧的技能方面,而在于脚踏实地,在于善良、勤奋、认真、守信和对正义、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坚守。后来,我自己也接触到几位像阿甘那样的外国人,他们是那么简单、善良、热心助人。我弟弟在大学时的英语老师,是一位70岁的美国老太太,她的收入大都用于资助中国贫困孩子上学,暑期的时候她专门去打工,以挣点钱资助更多的孩子读书。2002年的时候,十几位美国朋友在河南资助因为疾病等原因被遗弃的孤儿,我受报社委派做了一个星期的采访调查,我被那种纯粹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他们是那么简单、善良、执著和热心助人。
    虽然我对美国金融集团对外的掠夺和美国政府的一些做法表示愤怒,但是,简单、善良、执著、爱心、奉献精神,却是美国公民社会的主流。这种精神面貌不断激发一个民族勃勃生机,推动它的进步和发展。从那时起,我开始学会分开去看待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看人事物。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在全球普遍面临资源短缺的今天,国家、民族之间的利益博弈将变得日益激烈,要想真正胜出,就必须靠一个有着良好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有着爱心公心、奉献精神、实干精神的公民社会,就必须靠良好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由他们而不是由虚伪的政客去与强敌博弈。
    因为愚蠢或者自私,或者所谓的公仆背叛而在国家利益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国家,其公众不应该是简单地对强敌充满仇恨,而应该认真反省自身,清算恶化民生、出卖民族利益者,推动自身制度的进步和完善,通过制度体系的重建,激发起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与美国的博弈同样如此。我不觉得美国政府或者华尔街的利益集团有多么深不可测,有多么聪明(他们的行为目的和方式是可以推导、把握的)——中国与美国的竞争败在机制上,中国的机制首先就将大量优秀人才排斥在外,而留下很多深谙耍弄权术和演技超群之徒与美国的专家团打拼,这些政治演员在与强敌的博弈中娇喘吁吁、气若柔丝,不堪一击是必然的,结局也是必然的。
    我想强调的是,极端的仇视往往容易忽略自身的问题,只有当自身的问题得以修正,我们才能真正发现强敌的软肋,并在竞争中,改变被动局面,甚至在一些方面占据主动或者上风。
    这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感染我多年,忍不住写下了上面的话。
           2010年8月10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