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在认知方面的平衡--孔子言一
玄野
对于基督教,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字是"信";对于儒教,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字则是"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门弟子编辑论语时以此开篇,可谓恰到好处。学,意思是从老师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认识的真理与知识,多是来源于系统学习。习,意思是将真理应用于实践,不但真理得到应用践行,而且在自己内心中真理更加真切。只有这种时刻,真理才会从纸面的浓缩字符化作个人的真实的全方位理解。我经常用木耳来比喻这个过程。木耳必须晒干才能保存运输然后送到用户手中,吃的时候则必须用水发开才能变成美味。知识与真理也是一样,人学习真理必须将真理融入到自己意识的现实图景中去,真理才会从原来的枯燥干瘪变成丰满富具活力和兴味盎然。
因为人的理解方式不同,有时也因为不同文化圈的语境和背景不同,同样一句话在不同文化圈中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确切理解。而达成真理准确理解的最佳方式就是放到实践中去全方位观察体会。人只有到实践中才能让真理恢复生命。靠背诵得来的真理尚算不得真理,只与各种载体记忆相似,背诵的价值就是为实践中得到这些真理做准备。
此开篇之语隐含了孔子在认识论方面的观点,孔子在这里涉及到了知识与实践的微妙关系,却没有明确真理和现实的轻重主从。实践和保存在载体上的理论知识本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知识载体赋予了人类在发现真理过程中的积累与继承,同时也将人类塑造成一个整体来面对精神世界。但是,无论知识的属性如何复杂宏大,真理的生命都永远存在于实践之中。实践是学以致用,而不是为完善理论而存在的工具。
真理或者天道上帝是先于人高于人的存在,而载体上的知识与理论是后于人属于人的存在。人类所掌握的绝大部分知识理论都不能脱离开人的实践而存在。就算是被彻底量化的数学知识,依然需要投射到人对自然理解的大背景中才能化作活的力量。最高层的灵感和重大发现的直觉需要对数学所描述对象的贴切至微的理解,而且这些重大发现都是源于瞬间的灵感,而不是公式的推导。符号的精确运算只是用来验证这个灵感是准确的发现还是一个错觉,并且用以细化这个灵感所拓展出来的真理空间。真理之于人是抽象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整体。
实际生活中,人读书学习的时间相对丰富,而实践认知的机会相对少得可怜,那么人如何能够体味相对多的真理呢?这里涉及到如何读书如何学习的问题。人若要理解更多的真理,必须将浓缩的字面知识转化成个人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构想真理在实践中的景象。复杂的人文知识是这样,相对单纯的科学知识也同理。例如学习数学物理时,你必须将那些枯燥的公式化作形象的物理图景,才能说你对那些真理有了一定的理解。没有这些图景,只是数字和符号的排列顺序,你即使记忆了所有数理规则,也不能算对真理有理解,而只能算做具备超级完备媒体接口的毫无灵命的书本或计算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经典名句。当然说得很好,相对于教条化了的共产主义理想而言,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但是,如果从更细致的哲学视角看,这个名言有着巨大的问题,就是其基础在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不平衡关系,以理论为根本目的,以实践为方法工具。本质上,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的最恰当的契合才构成真理。
当代人在学习古代经典时就存在着严重的实践与文字理论相剥离的问题。现代人理解圣贤经典往往教条化了,最后变成打着儒家旗号坑孔子,宣扬着基督教条毁耶稣。问题的关键是你不能将圣人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和情景语境下的语言直接搬到当下来使用,你必须结合圣人当时的背景来真正理解圣人的话背后的理念,然后再将这些理念与现实的实践结合,然后用当代的语言描述出来,让这些真理复活到当代的时代背景中。
这是没有知识的 邓小平 胡说八道的一句话!
"...这些重大发现都是源于瞬间的灵感...。符号的精确运算只是用来验证这个灵感是准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没有任何错误的。问题是,很多东西是不能通过实践来检验的。
例如,我看到一小孩从5楼跳下去,没死。那我跳下去是不是一定会死?这个问题除了用实践来检验,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唯一的答案?但我会用实践去检验?当我傻的?我宁愿推一千万条公式,也不会去实践。
相对而言,在当时的确是需要坚守的真理。当时被官方奉为真理的是: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