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1)
2011 (49)
2012 (82)
2013 (68)
钱学森之问的谜底
千古一罪在教育--百年中华血泪祭(五)
钱学森先生在生命的最后岁月曾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许是先生不愿明点要害,原因十分简单,中共根本就不懂教育,也不搞教育,只会玩政治。中共历来的教育政策中,只有毛泽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还算入门,却没有被很切实地执行下去,其他人根本就是瞎捣乱。此其一。其二,用其利必害于其弊。当年玩阶级矛盾窃取了民心,许多仅对具体时间和特殊情境合理的理念被奉为永恒真理,而这些完全违悖理性的理念在执政党内部无法清除,这导致中共六十年教育宗旨的错误。
教育的目的必须是提高人的理性与道德水平,这是相对笼统而近乎信仰层次的理念,而绝对不能是阶段性的有形的物质成果。中共历来的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理念就是一个反面典型。其中有两个逻辑错误。其一,如果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终破灭了,那么你培养的所谓接班人 不 就是废物了?毕竟世界上没有哪个预言家是肯定正确的。用九州大地做社会主义实验田,拿中华民族做马列主义的实验品,这可是史上最大的卖国行径。所以物质层面的东西作为教育目的是错误的。这种教育对民族对人类是一个巨大的冒险,而从普世价值的角度来看,这种教育是将 不 成熟的意识形态凌驾于民族之上,实在是对民族的坑害。其二,如果被教育者对你们政府的理想 不 感冒,而是认同君主政体或者资本主义,你是否应该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也就是说政治正确是否是教育权利的前提?更进一步,教育到底是政府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还是一种从人类历史长河中继承下来的政府义务?教育更靠近于信仰,而不是更靠近于实现人的物质需求。教育所能达成的目标,必须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包括信仰,理性,智慧,谋生能力,等等。提供教育服务和保障教育服务是政府的职责。解析信仰和理性对人类的价值是超出任何政府的能力的,人类数千年的文化精华,政府可以 不 理解,可以 不 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途,但传承这些文化却是政府义 不 容辞的责任。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教育更切近于信仰,政府在教育上只有义务。政府绝不能将教育当成培养劳动力的工具,更不能蹂躏作统治手段。只有这样,这个政府在投入了几十年后才能得到应有的人才来进一步完善这个政府并延续这个政府的道统。一心宣称自己顺天应人的政府,将教育事业变成自己的统治工具,这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十恶 不 赦之罪。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至于人的素质提高以后会站到哪一政治派别去,绝对不是教育要关心的事情,政治倾向绝对 不 是教育的前提。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充分理性的增加(不是片面理性),必然导致道德的提升和社会环境的进步。如果某个政治派别将人类正义独揽在自己的政治派别宗教派别之下,必然会推论出其政治宗教观点之外的理性的增加是邪恶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得出这样的结论并 不 能证明其他派别的邪恶,反而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政治宗教派别本身偏离了人类价值正轨。欧洲中世纪教会对异端的数百年迫害,中国文革时期对志士仁人的短暂却残酷的折磨,都是典型的案例。政党必然有派别,但理性道德与民生永远没有派别。以瞬间的政党利益凌驾永恒的人类价值,焉能成为国策?理性和道德是一致的,充分发展的理性必然导致最完善的道德。当某个政治派别在教育上排斥理性恐惧理性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断定这个政治派别是 不 道德的。
问题核心还在信仰上,自从中国被辩证唯物主义占领后,在信仰层次为辩证唯物主义所不能领悟的精神文化都被扣上封建迷信和反华势力的帽子。信仰层次的井蛙之见导致政府在文化与精神方面的导向大幅转向形而下,信仰成为物质建设的辅助,而信仰之下的教育事业更 不 可能逃脱物质化的噩运。 历史教育成了政治权术的手段,教育成了愚弄民众对后代洗脑的方式。丧失信仰,只求物质利益;抛弃原则,唯有派系立场。这造成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的紊乱,可谓祸患无穷。
中国教育方针的荒谬也集中体现在教育和就业方面对残疾人的歧视上,其根源在于国家主义。国家主义办教育和设置各种岗位的目的在于强国,身体残疾和病症显然会降低人对国家的贡献,这与国家主义的目标 不 吻合。坚持国家集体优先的策略似乎支持这种对残疾人的歧视,其实这种逻辑极其粗陋浅薄。国家的强盛来源于社会中每个人的力量。单就教育而言,残疾人与弱体质的人通过教育所达成的个人生产创造能力的提升,并 不 比相对更健康的人通过教育所得到的能力提高小,很可能会更大。从更根本的角度说,国家教育的目标 不 能是国家强盛那样的急功近利,而必须是提高民众素质,优化民众人性,进而改善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再调和以些许国家运作的元素,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家整体的强盛。更长远的影响是,如此的歧视政策败坏了社会风气,毁灭了古来的人性道德。人的自然属性注定了人类社会只有在仁爱和关怀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发展。每个人都有付出仁爱的能力,每个人也都有获得爱护的需求。当社会歧视并伤害残障人的时候,这些人必然要从另外的途径获取补偿。这造成了两个恶果。首先,因为社会对残障人的伤害和教育歧视,整个一个家庭都需要努力予以弥补,而且这种弥补往往难以达到社会关爱所能达成的效果。这就象在寒风中一个人想用自己的一件衣服裹住两个人一样的困难。所以这 不 单是对残障人的伤害,更是对整个家庭的伤害。反过来又会严重影响这个家庭的生产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二来,可能是更长远的,这种歧视性政策与人性严重对立,人在面对自己家庭成员中的残障人所自然发生的爱,与国家政府所体现出来的冷漠和邪恶形成巨大的对比反差。这样的政府在人民心中无法形成正面形象。
人民为国家之本,固本是国家强盛的首要策略。这种策略在中国最强盛的几个朝代周朝汉朝和唐朝都被奉为最根本国策,当代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也同样如此。魏征曾经简明地论述了这个道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人君 ……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以此观之,历来的国家主义无 不 是伐根以求木茂的荒谬之徒。
教育是培养人才,绝对不是挑选人才。急功近利者有在基础教育中榨取人才的做法。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目标导致中国的各级教育部门尽力榨取人才。老师更看重学习好的孩子,因为好学生获得最佳考试成绩中的最后一分,将成为判定人才大小的依据,而差学生学习成绩里的前六十分无足轻重。学校成了竞技场,而不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这完全错了。教育的目的只能是提高全民的素质,而不是获得某种奖杯。中国人的诺贝尔情节是错误教育理念的最典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