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文学城看到怀念黄偶麟医师的文章,想起了很多事,不胜唏嘘。
最后一次见到黄医师是在北京胸部肿瘤研究所(原中央结核病研究所),一起在食堂吃了晚饭。黄医师当时是上海胸科医院普胸外科主任, 被公认为全中国普胸外科(肺和食道)手术技能方面的第一把交椅。
上海和北京的医院之间向来有瑜亮情节, 但对黄偶麟的手术技能却是没有二话。当然,北京当时有301的黄孝迈,早年的留美博士, 年纪已经偏大,还有胸部肿瘤研究所的辛育龄,老革命,白求恩的学生。老辛在卫生部说话很有份量,是后来中日友好医院的首任院长,就影响力来说,无人能及。
黄医生的故事很多,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文革中,一帮造反派扬言要殴打黄医生,说他欠了四十九条人命,正当一家人惶惶不可终日之时,还真有人侠义肝胆、拔刀相助。那人就是上海第二肺科医院的裴广廷主任。裴广廷虽然是法国人震旦医学院的毕业生,但一身武艺了得,一手好棍,猎猎追风。于是,那段时间,老裴天天手持长棍,威风凛凛,护送黄医师回家,把这帮造反派吓得屁滚尿流,不见踪影。
现在想来,四十九条人命一说,虽然都是诬陷之词,但也说明黄医师有着漫长的高难度胸外科手术经验。老裴是山东大汉,手术不错,嗓门也大。那天吃饭他也在座。
上海胸科医院的历史悠久,胸外科尤其人才济济,于是中央新政府一纸调令,将黄家驷医师调往北京,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兼协和医学院院长,一来平衡南北,二来就近保驾。近日来新任台北市长柯文哲吹嘘的叶克膜技术, 上海胸科医院的顾恺时医师1958年就开始使用了, 虽然有些变异,但基本上是同源的。
胸科医院的心内、心外也很强,心内早期有俞主任,写了中国第一本心电图论著,篇幅不大,却是这方面的开山之作。心外的潘治、邱绍坤都是非常讲究手术技巧的一代名医。
肺内科则有徐昌文主任坐镇。徐老四平八稳,德高望重。我在国内最后一篇文章是在他指导下完成的,那是1989年左右,好像两年以后才登出来。有徐老的署名在后,我视为一生的荣幸。
黄偶麟医师小传:
- 1946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
- 著名胸外科专家,我国气管外科的创始人
- 1962年在我国率先开展了气管上段和喉切除造口术,填补了我国气管外科的空白。
- 此后又创造了“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右主支气管倒置缝接代气管术”等20余种高难度气管外科手术。
- 以其命名的“黄氏肺部手术器械包”在国内各大医院广泛应用,好评如潮。
- 1980年获国家科委科研成果甲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