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次真正的文化之旅 ----- 有感于“寻味古国”系列丛书

(2009-06-13 07:13:44) 下一个

                                                                一次真正的文化之旅

                                                   ----- 有感于“寻味古国”系列丛书

             这次回国无意得知了一套“寻味古国系列丛书”,并一口气读完了其中的《墨西哥旅行笔记》和《土耳其旅行笔记》两本(《秘鲁旅行笔记》那本被好友拿走)。感觉这是套难得的好书。

            书中有这样的文字, “ 古人把这样一位希腊魔女请到地下宫里 , 其用意不难猜出几分 , 可当代时尚设计师范师哲 (VERSACE) 不知是依据什么出典把这样一颗头颅作为品牌的标志 , 而世人又是怎样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 使得追逐者趋之若骛 , 还真是个谜 .” 《土耳其旅行笔记》 P94

        “ 罗马迁都君士坦丁堡的记录时间是 330 年,而那时中国东晋在建业即南京建都都已 10 年。可是,南京这个帝王之城的风水并没有给这些帝王们带来太长的平安岁月,频频走马灯似的更换着主人”。

          ——这是我在其他游记中难以拜读到的无任何人工斧凿痕迹的文字表达与朴素的文化比较路思,一如作者一路游来对古国小巷中民生民态关注的热切与朴实。还有其中的幽默度自然也是比北京二锅头还高很多了 .

           曾经读过不少游记。目前被称为文学大师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也读过,却总被其文字过美的浓郁弄得沉重不堪反思不力。这套寻味古国系列旅游笔记, 作者平实无华,独到风趣的叙述方式,一下就带我进入了与之畅游千里万里的境地。那片未曾涉足的原本离自己很遥远的土地——墨西哥 / 土耳其及其风土建筑人文地理经典景致,一块块儿自然地就凸显在了身边,看得见了摸得着了闻得到了尝得着了。“这狮子酒的含义可以顾名思义 —— 男人酒 ….. 其实这酒很温和 , 不仅男人喝了爽 , 女人喝了也很舒服 ….. 原本 11 度 , 喝时还要兑水过半 , 喝起来还得小品慢酌”。“虽然没有葡萄酒那么层次丰富,但那股茴香味还真有那么点干爽劲,个性鲜明,不失为一独特风格” P26 ——闻到了吧!闻到的当然不只是酒的味儿, 同时还品到了游者的品味以及土耳其的风味水道。

                “这是个千挑万选的角度,是个不可多得的观海地点。离海很近,就是直接临海,毫无远眺窥视之意;角度也广 , 没有死角 , 不会探头探脑结果还漏个关键地方 ; 视野进深恰到好处 , 并没有一望无际 , 也不至于不够气派 , 正好是常人视觉的尽收眼底 , 这是因海峡与内海适当的尺寸 ; 高度理想 , 能得到居高临下 , 登高展望 , 君临天下的感受 . ”——面对这么一个挑剔有加语言灿烂的导游, 您能停下脚步不再跟随他继续游下去吗?还担心漏掉胜景或找不到最佳景点与拍摄角度吗?

                其实我最想说的 , 也是最打动我之处 , 并非书中的异国情调 , 古老气息 , 雄伟建筑 , 而是其朴素风趣的文字表达 , 通过旅游这个纵横活泼的平台 , 把古今中外文化一以贯之作了全方位的立体比较和反思 , 以及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把这些个文明古国与中华民族的古今文化顺理成章又别致地揉捏在一起,使原本学术枯燥的文化比较工程如一桌古色古香的瓷碟中摆出的百味饺子馅儿,生动可口,任人选用 , 回味无穷 , 又不失其严肃性 . 无可否认是隐藏于平淡从容中的大智慧大手笔制作了。

               “ 中国皇帝有微服出访 , 也有御驾亲征 , 但我在想近代以前不会有哪位中国帝王来这西戎蛮地造访 , 更不至于会登上这君士坦丁堡的山坡上眺望 . 其实并不缺乏交通条件 ,…… 张骞 , 被誉为不惜远走他乡的中原第一人 , 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只可惜回来后没有写游记。总之 , 对于中原人来说 , 这条西行之路太长 , 太荒凉,能不上路则不上路 , 更不要说是帝王之尊。但我还真希望能有个例外,能给中国的把舵人多一个观看世界的角度。”《土笔记》 P31

             “中国人看西方是一片不毛之地,穷山恶水大戈壁,避之唯恐不及。据说张骞到了大夏(现在的阿富汗附近),曾派随从继续远行,有人曾到过北非,罗马等地,可也不曾因此而引起中国人对西方的兴趣。西方人却一直对东方有几分敬畏,即便是对不熟悉的远东也总怀着几分好奇,总设想那里是黄金铺地,人间天堂。两种不同的态度引起两种不同的行为:一个拼命躲避,一个使劲寻找。最后又得出两种不同的结局:一个找到了一群东亚病夫,一个终于没躲避掉来自西方花花世界的坚船利器。这地球上竟有过如此有趣的游戏”。——《土笔记》 P31 这段看似诙谐的表达中,读者岂能不会感受到作者在对古老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苦涩痛惜及与一些反思与焦灼?

                  文化比较中,对古老国度及自己民族的历史与现实性生存环境及精神状态的关注和思索,对历史繁兴又没落原由的悲哀与沉思,是书中彰显的独到之处, 也是此套丛书的亮点所在 . 可是我个人觉得可能因有其他原因作者还是少了些这方面的笔触。文化的东西 , 不仅需要体味保存研究 , 也需要更多的人来对其作一种真实公平的思考 , 以及作合理现实的认知引导 . 这可能才是被称之为责任的东西吧 . 不知道还有什么比一个作者的责任感更值得称道和其书更值得一读的呢?

                 关于墨西哥人类博物馆,有这么一些文字“探访历史遗迹常会得出这么个印象:听说是很雄伟,可实地一看,往往不是那么回一事 …… 毁坏是由于天灾 …… 也因为人祸 …… 改朝换代往往和重建家园关联 . 一代君王往往不仅是政治家 , 也兼做工程师 , 手笔大的把旧城夷为平地 , 然后在废墟上重画蓝图 ; 出手含蓄的也会来个破四旧立四新 , 敢叫日月换新天” ……. “ ....... 为此深感悲哀 , 好端端的一个城市 , 有如此精心制作的建筑 , 怎么就有人忍心将它变成一堆废墟 . 这大概就是君王与百姓的区别吧 ….. 南美的历史古城只要落到那些西班牙人手里的 , 几乎都被拆毁重建”《墨笔记》 P45 这种隐藏着痛惜痛斥人为吞噬历史美好的苦笑,一直伴着作者游历的全程,追随着今天世界的变更。帝王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游者未游者将游者,会怎样面对这一脸无奈的苦笑呢?

                 在墨西哥的库库尔坎金字塔,“站在 30 来米高, 1 米多宽的高台上,还要神情自若地往下环视,这事当年的玛雅领袖们大约没有少做。看其高度绝不在天安门城楼之下,但安全感和舒适度显然相差很大。同样是为人领袖,可以想怎么盖就怎么盖,但事实上盖出来的建筑相差却那么大,看来重要的真不是结果,而是想怎么盖就怎么盖的过程。” P293------ 这段轻松的文字背后,让我读到的却是,任何古建筑的恢宏神秘,无不是时代权威人文因素的代言,内中隐藏着的却是小人物们的无奈与沧桑。其实大概也是作者对历史的无奈和哀叹。一将功臣万骨枯,一座宏伟的古建筑何尝不如此?

                远古文明的神秘,也都在作者漫游中自如的诠释开来,找到的也是你我无法不接受的答案 ------ 一种文化产生的真正源泉,就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衣食住行牵扯的平凡事儿才是真正的文化和应该关注的文化走向。所有天上的事儿都得回到人间回到地面才有了意思。“其实,与上帝打交道也罢,研究天文学也罢,都是为了关心地上的事情,都是为了大家活好,起码是为了温饱。玛雅的天文学与地上的事情联系十分紧密。例如这座金字塔,一到春分秋分,阳光立刻照到塔身上的羽蛇神,使得羽蛇神的身影作腾飞状。这显然不是为了好玩, ……. 羽蛇神能带来水 , 水能保证庄稼有收成 , 天文学直接关系到填饱肚子的事。”《墨笔记》 P296 就这么通俗,一点不深奥。 文化的真实性活水性都在这里了。喜欢这样的诠释。文化不再是学者喝着浓茶坐在吊顶的学术大堂里讨论的工程,她脚踏实地了。

              还不得不提的是, 书中的精致图片并未能取代文字构成的另一幅幅美图。 文字的朴素平实仍掩饰不住对人的打动, 满路的景致全被框进了作者艺术的视野思维里。纵与横,点与线,线与面,在叙述中悠悠然释放开来。天然去雕饰差不多是这样。 阅读时,一不留神就又走入一个盛大的摄影展览中心, 无处不能领略其中的与众不同 ------ “蓝色清真寺的中心大拱顶的尺寸虽不那么巨大,但它四周紧嵌着 4 个尺寸不小的半圆拱顶,还高低不一地围了一圈 30 个小拱顶,这些圆顶层层升高,向最高最大的中央圆顶聚拢, 使得建筑庞大且轻巧,极富立体感且协调,再由角上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尖塔拉出鲜明的轮廓,这造型真让人想不出还能有什么加减。”《土笔记》 P39------ 是不是极浓缩,极细腻,非触非睹也能摸上一把的感觉?甚至嫉妒起穆斯林教徒的拥有来。

             与其说此书是一个旅行导游 , 还不如说是一个精神导游来得更恰当 . 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游历的无疑是一个文化与精神的家园。

             以前我对游记文章的看法,认为是无甚广度和深度的,纯属消遣导游性文字,而看了这套书之后,意犹未尽。游记其实可以是一特别的大平台,可以是任何的体裁,让读者随作者游历任何的自然与文化的风景,并同思同想同感同虑。 以前也很少去看序的,而看完这套书之后, 特别有了了解作者的冲动。通过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著名学者陈墨先生对“寻味古国丛书”作者徐振亚的介绍, 更知道了地球上原来还有这样一个人, 一个让生活为自己的志趣与爱好及思想服务的人?!一个自助周游列国,在古今中外各个角落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探寻生活原味的人?!一个身居海外仍牵挂着中华民族生存状态的人?

                目前首先要做的是,赶紧找到《秘鲁旅行笔记》,再跟随作者的脚步神游一次秘鲁古国。

                据说这套系列丛书中尚待完成的还有埃及 // 希腊 // 印度部分,热切盼望着能早些站立于《寻味古国》下一站的风景中让古风来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