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见到谢飞导演

(2011-04-03 14:29:16) 下一个
有一阵子没发博了,一个多月都忙着出席中国春节期间各大陆社团间的各类吃喝玩乐活动,以及回国处理家事了。
 
2011年3月底的一天,看到位于亚特兰大市中心的乔治亚州立大学(GSU)的孔子学院的第二届“中国电影节”开幕,而且有中国著名导演谢飞应邀出席的消息,就去旁听了谢飞导演的演讲活动。
 
说是“中国电影节”,其实还没有我当年当学生会主席时放中国电影的场面大。那时候常从领事馆调大陆影片来,用两部16mm的放映机放片,不用怎么通知,光是口头一传,保证有三、四百人挤爆场。当然时代不同了,那是在1989年之前,那时还没有Internet,没有VCD、更没有DVD。

来到GSU的一座教室大楼上的一间小会议室兼小型图书馆,里面已经有十几位听众到场,其中老美占1/3。谢飞导演就在其中坐着,和一两位负责这次活动的人聊天。
 
在来之前我已经在网上查过谢飞导演的一些资料:
 
谢飞是“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先生的儿子,于1942年8月14日生于陕西延安,母亲是王定国。其父母都是走过长征的。谢飞于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留校任教。曾任导演系主任,1985年任副院长,同年被选为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
 
电影作品:
《向导》(1979):导演 (合作导演:王心语、郑洞天)。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湘女萧萧》(1986)导演(合作导演:乌兰)。该片于1988年获法国第四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第二十六届西班牙圣赛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
《本命年》(1990)导演。获1990年第十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四十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香魂女》(1993)导演、编剧。和李安《喜宴》同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黑骏马》(1995)导演。获1995年第十九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益西卓玛》(2000)导演、编剧。因为审片原因未在国内公映。


电视作品:
1993年《大屋的丫环们》艺术顾问
2001年《日出》导演相册
 
会议一开始,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谢导演居然可以完全用英文演讲一小时
 
谢导演首先讲了他去年因病未能来亚特兰大,这次首先去了纽约,后又先去了加勒比海的牙买加、哥斯达黎加、和古巴,所以已经完全没有时差了。之后他做了简单地自我介绍,放了几张他过去的老照片。最吸引我的是他在1944年(两岁)时,在延安窑洞前地照片,照片上是他母亲和一大群妇女在摇纺车,他是做为背景站在后面。那时正是“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时候,我们这一代的人都听过郭兰英唱的《南泥湾》之歌。
 
谢导演本来应该是在五十年代末留苏学习工程的,但由于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开始破裂,结果他没去成苏联,却于1960年被招进了北京电影学院,于1965年毕业。他应该是文革前毕业的最后一批学生。
 
接着,谢导演简单地解解释了中国(大陆)电影导演的分代。
 
在大陆人们把导演划分成六代,前两代在1949年前:自电影于1905年传入中国后,第一批玩摄影机的人就成了“第一代导演”,尤其以刘仲伦摄影的,忠实记录了京剧《定军山》的电影为代表作。其实这部电影就像是我们今天坐在观众席,拿部摄像机拍文艺表演一样,说不上什么导演。后来在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进行了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框范。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第一代导演拍的片子都是无声的,大致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这个时期,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也属于由萌芽到起步阶段。
 
“第三代导演”是那些建国前就受到电影教育,建国后、文革前就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谢铁骊是谢飞的老师。
 
“第四代导演”主体是20世纪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有理论、有实践,是这一时期获得重大成就的一支导演力量。这批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主要代表人物吴贻弓、吴天明、张暧忻、黄建中、滕文骥、郑洞天、谢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陆小雅、于本正、颜学恕、黄蜀芹、杨延晋、王好为、王君正等。
 
“第五代导演”是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包括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张建亚等。谢飞是陈凯歌、张艺谋的老师。
 
而现在的最新一批导演就被称为“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张元《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王一持(王强)《新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管虎《头发乱了》,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贾樟柯《小武》、《站台》,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宁浩《绿草地》等。其中,谢飞是贾樟柯的老师,演讲中多次提到他的得意门生。


在百度里查找谢飞的名字,没有发现他和郑洞天一起于1978年拍的片子《火娃》。但谢飞导演毫无隐瞒地说:这是他导演的头一部政治宣传片(导演自嘲是“propaganda”),那时人们的观念还停留在文革时期,所以这部片子他自己都觉得“惨不忍睹”,但CCTV的老影片频道任然偶尔会播出。其实,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有不少人都会情愿或不情愿地说些、做些为政治服务的事情,但向谢导演这样能公开说自己的作品不好的人除了要有宽阔的胸怀外,也正说明他的自信。

 

谢飞还向听众介绍了一下中国的电影市场。他很不乐观,他说目前大多数影院电影都赔钱,大概只有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等几位拍电影能赚钱。所以许多人都专拍电视连续剧。这与去年吴天明导演的看法一致。他对张艺谋、陈凯歌早期的电影大为赞赏,但对张艺谋后来的《满城尽是黄金》一片很不满意。不过他也承认张艺谋等人是拍商业片地高手。

 

另外,谢飞导演还说中国的审片制度对中国电影的发展阻碍很大。就连像他这样的有着深厚的家庭背景,又有国际名望(得过许多奖)的老导演,他于2000年拍的反映西藏的片子《益西卓玛》也因为审查没过关而不得在大陆内地公映。上面也不明说到底合格不合格,或是哪里不合格,反正就是拖着,没有下文。一拖就是10年,依然没有结果。一怒之下,谢飞从此不再拍摄电影,而是拍点记录片、舞台剧、安心教书,还有就是“赚点钱在北京买房子”(他自己的原话)。他认为中国建国后电影的审查最松的时期就是文革刚刚结束后的80年代,那时文革刚过,百废待兴,当年“被打倒”的老干部们都刚刚恢复工作,所以那时的电影基本就没什么审查,但到90年代起,中国的审片越来越严。
 
其实谢导演没提,但咱心知肚明的是:80年代正是胡耀邦、赵紫阳当政,而1989年学运后,中国的文艺界肯定会被严格管制。
 
一个小时的座谈很快就结束了。我对谢飞导演能完全用英文演讲(没有讲稿)、并回答听众提问表示惊讶。虽然他曾经在美国最有名的电影学院南加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进修过一、两年,但他这么多年在国内,在没有英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口语还能这么好正是令人敬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