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9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个人资料
正文

不出户 知天下vs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013-10-05 08:08:26) 下一个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注释】

 

    不出户,知天下(1)。不窥(2)牖(3),见天道(4)。其出弥远,其知弥少(5)。是以圣人不行而知(6),不见而名(7),不为而成(8)。


(1)不出户,知天下:不用出门到外面去,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情。老子并不看重外在的经验,却极端重视内在的直观体验。他认为,心灵本是洁静透明的,宛如一面镜子,自身便具备洞察外界自然、透视现实世界的功能。


(2)窥(kuī):从小孔隙里看。


(3)牖(yǒu):窗户。


(4)天道:指自然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5)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出,指走出门外;弥,越、愈。有人走出去越远,他知道的东西就越少。这又是老子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心灵如一面明镜,可以洞察万物、知晓世事,具有本明的智慧。但是,如果心智活动向外驰求,就会使思虑纷杂、精神散乱,宛如使镜子上面蒙上灰尘,这便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认为,应该通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反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去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


(6)不行而知:行,出行、出门走动,也指行动、实践。不用亲自出去经验。能知道(外界的情况)。


(7)不见而名:名,即明,《韩非子•喻老》引《老子》作"明",古时"明"、"名"通用。不见而名,不必亲自观察事物就能明了。


(8)不为而成:不为,就是无为,即不妄为。不挖空心思去有所作为却能成就大事。

 

    【译文】

 

    不出门外,就能够知道天下的事情。不望窗外,就能够了解自然的规律,(有人)走出门越远,他知道的情况却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用亲自走出去,就能知道(外界的情况);不用亲自观察就能明了事物;不挖空心思去作却能成就大事。(译文1)

 

    (真正有能耐的人,能做到) 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不看窗外的世界,可明自然之理。走得越远,了解得反而越少。因此,圣人不远行却能心知天下事,没看过的事物也能把握它的规律,不用自己动手却能将事情办成功。(译文2)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译文3)


    【古文正解】

 

    道者,不可行而知,而天下知;不可见而名,而万事明;不可为而行,而莫不成。  

 

    【今文正解】

 

    道无法用行动获知,依据它却可以知道天下;道无法用肉眼观知,认识它却可以明晓一切;行道不在于有什么行动,没有作为反而无所不成功。

 

    【引语】

 

    这一章主要谈的是哲学上的认识论。这里的基本观点是:在认识上纯任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做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那么,要认识事物就只有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对此,学术界在讨论老子哲学认识论时,有的观点是说,老子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而有的观点则说,老子并不轻视实践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只是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关于这几种观点的争论,将在本章评析中详加论述。

 

    【评析】

 

    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

 

    (《老子注释及评介》第249页)我们同意陈鼓应先生的见解。以往批评老子的认识论是彻头彻尾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论著,都要引“不出户,知天下”作为论据。这样的认识实际是一种误解。老子是一位博学多识之人,他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在以前的若干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涉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内容,这些都表明老子极为重视生活实践。但更重要的是,老子是极富智慧之人,是天才的哲人。他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只有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知识。

 

    “不出户”、“不窥牖”这类极而言之的强调手法,从古到今都是普遍应用的。不过,我们的看法是,研究老子,研究《道德经》,应当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着的真实观点,不可望文生义,更不可片面理解。同时,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因为正确地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这不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们所能够解决的重大哲学论题。


    【补充:微观认识论】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常言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书本知识。圣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他自身的修养功夫,是对人体基因组这一天书的破译。人体基因组是宇宙的全息缩影,记载了宇宙万物及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信息,是一部活的宇宙百科全书。只要具备了查阅这一天书的功夫,就可以足不出户而遍知天下大事;不窥探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运转情况及其规律。所以,秀才所知和圣人所知是无法相比的。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圣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依赖的是返观内视的自身修养功夫,是解读自我基因组的结果。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智力也是有限的,仅凭五官去感知世界远远不够,因为宇宙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奔波世界各地,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探索无限的宇宙奥妙,必然知之甚少。细胞虽是生命体的最小功能单位,却蕴藏着宇宙信息和遗传信息,所以,只要破译了基因密码,就能彻悟自然之道、社会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也就是“少则得,多则惑”的道理。


    现在的人类基因工程,志在破译基因密码,目的就在于以小见大,揭示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奥秘。


    值得一提的是,基因工程将和分裂原子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危害的一面,利害程度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道德水平。道这一天书,只有用德去解碼,才有百利而无一害。另外,破译基因密码的电脑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永远无法和人类的心灵相比,因此,密码的破译程度也终将是有限的。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圣人返观内视,修德悟道,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认识上,所以是“不行而知”;大道不能以目视,只能以神视,用心灵对基因组作生动、具体、形象的直观,所以说“不见而名”;圣人功德圆满,开发出了潜在的大智大慧和特异功能,虽然自我清静无为,却能成就无所不为的业绩,其关键是朴在发挥作用,所以说“不为而成”。


    本章说明了微观认识论的巨大功用。微观认识功能为人人所具备,并非圣人独有。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在于他不同于常人的认识方法。只要潜心修炼,人人可以成为圣人。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阅人无数 高人指路 贵人相助 小人成全 自己去悟!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去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20090909 回复 悄悄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求知模式,亦是古人自我修养的途径。
“读万卷书”乃极言多读书,“行万里路”是讲多游历,这是求知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要求知,首先要“读万卷书”,即广博地学习前人的知识,特别是研习圣贤之说。这实质上是通过博览群书获得间接知识,它是一个人闭门苦读的过程。孔子年轻时读书极勤奋,《论语》里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孟子少时发愤读书,浑然不知昼夜,遂通《诗》、《书》、《礼》、《易》、《春秋》等经。求知以“博览群书”始,实不失为合理之举,因为以个人有限的精力,万万不足以亲身一一发现、经历,且无此必要,明智之举就是通过博览群书把已有的知识、学说纳入胸中。
博览群书有三个步骤:由博览致博闻,知各种知识或学说之详,可以“详说之”,这是第一步,接着通过认真阅读、思考,把握众多知识或某学说的要旨、精髓,也就是由“详说之”返回到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知识、学说的精要与大义,就像孔子熟读《诗经》后一言蔽之为“思无邪”一样,如此又进了一步;在把握了知识的要旨之后,经过考察、比较,可知其好坏,进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在学习、研究年鉴、评说前人学说的过程中,有心得,有见解,可以发之,可自成一家之言。这就是“读万卷书”的较完整的意义,也是整个求知活动的第一个方面。
但古人认为,只读书是不够的,“闻之不见,虽“必谬”,又“闻之不若见之”,因此博览群书之后,必进入求知的第二步,即遍游各地,亲见亲历,这称“游学”。游学很早以来就是个传统。孔子曾周游国;孟子闭门读书多年之后也周游各国,成为当时有名的游士,“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司马迁十年苦读之后,负起行囊遍游天下,竟依依不思归。“学”的益处大致有:一可亲见亲历,增长见识,谓多见而识之;二是通过游历可以印证从书上得来的“知”;三是通过亲历亲见可以考察事物的变化及其化原因,即孔子讲的“我之游,观其所变”;四是可在游历中将自己的知识和学说施之于“行”。孔子、老子、孟子都有游说列国的经历,他们极力劝说君主用自己的政治伦理学说,以使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以施展。“游学”既可获得新知识,又可验证学来的间接知识,此外还有机会在实际生活中推行自己的见解学说,无怪乎古人要“行万里路”了。
首先“读万卷书”,获得满腹经纶,再“行万里路”,亲历躬行、参证精思,知识水平就会飞跃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求知模式原先为古代先哲所采用,由于它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就逐步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历代读书人求知的基本模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