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61)
2011 (73)
2013 (42)
2016 (5)
2017 (1)
2019 (1)
上海是我的故乡,然而,这十几年来对上海的感觉却越来越陌生了。或许一直生活在上海,从来没离开过上海的人不会觉得什么,他们看着城市变化,他们生活在变化中,跟着城市的变化而变化,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自热而然的。但是对我这样偶尔回去一趟的人来说,这些变化是陌生的。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不免感到有些失落——这不是我的上海了。
我总觉得家的含义应该是这样的,它不仅仅有父母,还应包括熟悉的楼房,邻居,街道和周边环境。走上这条路就知道这是回家的路,走进这幢楼就知道到家了。每次回去,我都努力熟悉周围街道,商店,等有点概念了,我也该走了。下次回去,又变了,本来不通的路打通了,公交车路线改了,商店不一样了。。。。我再努力熟悉环境,差不多了,又走了。
这次回去时间比较充裕,我努力寻找我熟悉的上海。
记得小时候常跟阿婆去中药店配药,阿婆坐在红木太师椅上等出药,我呢,喜欢趴在柜台边看伙计们抓药。看着他们提一杆小小的铜秤,在抽屉里抓一把药,秤一下,然后均匀地倒在摊在柜台的包药纸上。然后再抓,再秤。。。只消几分钟,药就配好了。伙计们包药的本事也了不得,不松不紧,一样大小。四包以下扎成一字型,四包以上扎成山字型,很牢,甩不开。
童涵春堂,百年老店。
南京东路上的张小泉刀剪店竟然还用这样的方式收银付款,那可称得上老上海方式了。以前上海的商店里都是这样收银的,帐台躲在店堂的角落里,用几条不同“线路”的钢丝把营业员和帐台联起来。有的店里钢丝票夹还在店堂中间凌空而过,“嗖”一下过去,“嗖”一下过来,也算一道风景了。有时店员用力不够,票夹停在钢丝途中,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的,还让客人帮忙推一把呢。
现在这种墙篱笆不多见了,我倒觉得这比水泥墙生动些。
我把这种人行道叫作“华夫饼干”,朴素,大方,平整,以前上海的人行道都是这种“华夫饼干”型的,比新型的波浪,道道,点点人行道好多了。那些看似花哨,现代的新式人行道,质量差,容易破损,稍旧一点,显得很肮脏,表面凹凸太多,顶着脚底疼。
在这样的马路上溜达溜达,还能看到上海以前的样子。
静安寺。
看着这车水马龙,怎么相信这是曾经那么安静的华山路,乌鲁木齐路。现在想在上海找一块静土还真不容易呢。
卖油条的女孩
到了上海和亲朋好友聚会是免不了的,各色饭店去了不少。吃下来觉得苏浙汇不错,淮海路茂名路口的那家和肇嘉浜路的那家都很好,苏浙汇的清蒸时鱼是他们的招牌菜,别家比不过他们。去小南国饭店的话要选虹梅路上的那家。岳阳路上的南岭饭店原是周信芳的故居,点菜时看到菜单上有一味叫作“心太软”的冷菜,很好奇,问了知道原来就是红枣嵌糯米,这倒也名副其实。
当然上海也有很多新建筑也是很好的,上海南站就是一例。比北站好得多,宽敞,明亮,合理,高效率。
我想我是矛盾的。我不希望上海变得太多,记忆中的上海让我感到亲切。但是我也理解改革开放前的上海太老旧了,不改变是不可能的,而我也为现在的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而自豪。
也许我太挑剔了吧。
对呵,我们都成了九斤老太了,哈哈。
就像Graceuse说的,我们怀念的,感到亲切的家已是历史了,而我们的少年,青春就是在这样的历史中度过的,能忘得了吗。就是成了九斤老太也自然啊。
饭店也吃不出从前上海菜的味道了。好像上海人的口味也变了好多。有时我也想,是否我也成九斤老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