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
2016 (120)
昨夜怎么也睡不着,和北京家人问过新年好,翻来覆去地想起童年的一些见闻,权当是对2015及所有去不复返的时光的感慨吧!
我的婴儿时期是在北京东四的干面胡同度过的,一岁就迁到了现住所,对胡同的事全无记忆。
现在的住户大楼是北京几大部委六十年代合资建造的,全部按苏联设计施工,预制板的外墙有五寸厚,后来唐山地震周围好几幢楼有裂纹要加固,唯独我们楼巍然屹立豪发无损。
楼里聚集了机械部,电子部,冶金部,地质部及纺织部机国防科技部等干部及家属,还是很有故事的。
1 部长和红小鬼
我家楼下住着14岁随红军长征的红小鬼,好像是部长级的。要说当年的红一代还是很廉洁的,他家四个孩子和他们夫妇就只占两个单元的住房,唯一与众不同的是他家有电话和地毯。部长每天早上就会有一辆黑色红旗轿车准时来到楼下恭候,部长穿着早期的军装拿着黑皮包在警卫的恭迎下进入车内。晚上也是一样的场景。在我幼小的记忆里,这一场景很深刻,以至于有时会梦到。
2 四单元住着李宗仁夫人
幼年时常见一打扮精致干净,一头银发的老太太手持练功剑,天天到楼下锻炼。她没和人打过招呼或像其他人一样短暂聊天。多年后母亲告诉我她居然是国民党著名将军李宗仁的续弦夫人,估计后来国侨办给她分了更大的房子,我就再也没见到她。现在想想对她的后半生很是唏嘘,她丈夫去世时她是很年轻的,就这样一年年成了白发人。
3 对面楼里的京剧演员
小学时对面楼搬来一对夫妇,女的每天早上晚上吊嗓练功。母亲说她是著名京剧演员童 芷玲,也许你不知道她但她弟弟童翔龄你一定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扬子荣啊!
我也见她在楼之间的空地跑场子,自己也跟着学,居然也能有板有眼地哼几段。她们单元住着我的同班同学涛子,涛子学习不咋地可很有艺术天赋。自己跟着收音机学会了很多大花脸的段子,像裘盛戎的代表作铡美案 啥的。夏天的傍晚孩子们聚在一起,涛子定要甩开他的喉咙来一段。或为小丫头们当伴奏让我们走过场。我在初中之后就没见过涛子,我心里一直坚信涛子去了戏校,说不定早就是角儿啦!
4 李玲玉 - 姐真的接见过她可不记得她当时的模样啦
你肯定问她也住你这楼里?嘿嘿,不是的。
想当年小李在浙江唱越剧,可是进不了北京啊。正巧冶金部成立了越剧团小李终于拥有了北京户口。别问我为啥越剧团,俺也不知道,姐当时五岁左右吧。
于是每年春节就被人牵着到东四冶金部礼堂观赏越剧,说实话姐五岁时就明白京剧是国剧而越剧是地方戏,因为姐看国戏从来不睡觉,而越剧的吴侬软语很快就把姐送进梦乡啦!
有一年部领导发话可以带家属上台接见演员,俺在梦乡中被摇醒磕磕绊绊地上了台,至于见到谁了和谁握手了啥也不记得了。我母亲后来在李玲玉出名后总说你见过她的,怎么不记得啦?哈哈哈!
好了领导在叫俺对几个菜把关,先回忆到这儿吧。
愿2016年带给每一个家庭希望和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