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个别现象(读博文有感)  

(2006-12-13 17:30:57) 下一个

个别现象(读博文有感)  

周末无事,便去探博,以前读过朋友枫林过客的博客。喜欢他文字后酣畅淋漓激情四溢的性情,便一篇篇往前翻,《从一篇匪夷所思的文章想起》进入我的视野。

  一位80后撰文谈起侵华战争,谈到日本军人的人性。说她曾看到日本教材中的图文,内容是一位日本军人于战火中救一名中国老太的事件。这位中国年轻人从这件事引申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我以前只知日军是烧杀抢掠,坏事干尽,这种感人事情还是头一次听说,说真的,我看了那幅图片真的有些感动。看到真正的日本军人形象,日军真是一个用特殊材料铸成的部队,我很崇敬他们身上那股宁死不屈的精神,人们很难看到贪生怕死的日军,这让我对日本人肃然起敬。”枫林大哥看了这位80后的这篇文字后,便写了这篇感想,他是愤怒的。

  而我看完后,只有“震惊”二字。

  日本老一代否认侵华战争,日本年青一代不知南京大屠杀,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些我都也没有震惊。虽然这些事件背后的意味(经济、历史、真实、人性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让我想到很多,但我没有愤怒和震惊。因为我一直深信中国人能记住苦难,我们的民族是知韬光养晦看得长远的民族。我们必然有让他们像德国人那样正视历史反思战争罪行的一天。

  然而这篇文将我的因为所以打得粉碎。

  想起一件旧事:

  九五年,我认识一位高级工程师,满头银发。他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退休后想看看南方的生活,故而到我工作的那家工厂任技术顾问。一次停电的间隙,众人聊起了国家大事,其中便说到了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这时,他插话了。他和他的祖辈都生活在东北,他的父母亲证了日本在东北的所作所为,曾经告诉他,日本人在初进东北的时候,非常有纪律,引进技术,改革经济,也很少有烧杀抢掠的发指行为。

  这段话如果被这位80后的作者听到,她不知会有多兴奋,原来值得她崇敬的不只是一件事。

  然而,在这些貌似感人的事件背后是什么呢?接着,这位朋友说:但要挂日本旗,唱日本国歌,学校上课全部改得和日本一样。同时日本军人谨遵上级命令,守纪律做好事。他们这是想用一种较和平的方式将东北变成日本的一个省。但这种随入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被有识之士的识破。抗日的地下活动于是日益频繁,被杀的东北人日益增多,普通老百姓也开始猛省过来,这时,和善的日本人变得面目狰狞,其侵略的目的暴露无遗。

  据说这位80后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她的头脑竟然如此简单。姑且不论救老太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仅凭常识,我也相信日本军人也是人,其中肯定不乏有识之士,或许救老太学雷锋的事件还不只她说的一件,也许有十件,百件。但这就能掩盖历史么?毒气实验、细菌战争、南京大屠杀、百万中国劳工屈死……其犯下的战争罪行罄竹难书。这位80后不记得这些,独独这一件小事,她却记得这么牢。人性的一面,不是不可以写,只是以此引申出的观点和评价才至关重要。

  中国人说窥一斑而见全豹,一叶知秋,以小见大。这位80后想是对这些警句深有体会。故而从这一件小事中看到了一个二战日本军人的人性,并由此及彼,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推断所有侵华日本军人的人性和崇高,否定了侵华战争的惨无人道烧杀抢虐。故而要撰文以记之,却不道老祖宗也有一句话叫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专门用来告诫这种以个别代整体,以局部掩盖全貌的无识之人。生活中,这种个别与整体,局部与全貌的辩证关系混淆不清的人比比皆是。

  希特勒不好烟酒,对自己要求甚严,当他知道一对相爱甚深的恋人因贫穷而无法结婚,他帮他们安排了工作,叫手下人操办他们的婚事,还亲自出席他们的婚宴。不知这位80后会不会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来一篇否定二战吹捧希特勒的绝妙好文。


木芙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