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心、知音经过五千年的文明洗礼,国人历来有重情重义的素质,这种素质形成了渴望和拥有真心朋友的不解情结。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追求知己、知心、知音的故事,从来没有间断过。
所谓朋友,在通常情况下,一般都是两个陌生人,通过某种机缘巧合,相遇相识后,时间处的久了,彼此处的好了,成了相知后才能做成朋友的。
何为相知?按古人说法,相知大体分为三种类型: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恩德相结”者为知己,对此也许有些人不太明了其为何意。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那段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为请诸葛孔明出山,在风雪中等了三天,从当时的地位来看,刘备的行为是一种施恩,但这种施恩不是对孔明隐居山中无人问的同情和怜悯。而是出于对孔明才学的喜爱和对其人品的敬重。没有这样的真纯之心做基础,而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施于,那你是无法求的知己的。孔明感于刘备的恩德,定下“三分天下”之大计,一生都为刘备买命,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他无怨无悔,这样的知己才是真己。
其实知己也不是仅用在朋友的范筹,就是互为敌人也能称之知己的“英雄相惜”也是知己的一种类型,曹操与刘备可谓是死对头,但他们在“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能发现刘备于未显之时的英雄本色,就是一个典例;诸葛和周瑜都是聪明绝顶的人,他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竟争对手,诸葛知道不除了周瑜,他的光辉就要受影响。“三气之法”夺了周瑜的生命。周瑜最终只能发出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腹心相照”者为知心。 知心和知己有所不同,他们重在交流,强调的是朋友之间在沟通和交流中无须顾忌,有什么心腹之事总能坦诚以告。在交流中让彼此的心*近,最后达到 “两个人好得恨不能穿一条裤子的程度”。做知心朋友双方重在平等。他不管你是显贵,还是草芥,只求心通。
燕青和李师师是一对知音,李师师才不管燕青是个“梁山水泊”的草寇。她只知道她喜欢的就是燕青这个人,只要是他叫她做的事,她不管有多大的风险都二话不说地照办。如果没有燕青这样一个知心人,中国的四大名著也许就会少一部《水浒》。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云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泣,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故知音最难觅。。。。。。。”民国时期的名*“小风仙”将知心故事演绎到了最高境界。一个是军权在握,能呼风唤雨蔡锷将军。一个是青楼而歌,被人视为草芥的弱女。这样的天差地别,在知心面前都能成为一片坦途。真正成了知心者,彼此喷发出来的能量是难发估量的。
“声气相求”者为知音。 知音与知心也有区别,知音则更多强调的是兴趣爱好的一致,他们之间只求对某种兴趣的共同爱好和相通,对彼此的才学、地位、层次及道德都没有多大关系。
远在春秋时期,当时的抚琴高手俞伯牙,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抚琴,岸上的樵夫钟子期竟被这琴声所感染,聚精会神地听着那出神入化的音律。当俞伯牙将仰慕高山的情思注入飘渺的音符里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的吟咏道:“巍巍乎若泰山!”当俞伯牙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飞流之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的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他们就此相识成为不分彼此的知音好友。
后来,钟子期不幸早逝,俞伯牙悲痛万分,竟摔琴谢知音。“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谈?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最动人的知音故事。
由此可见,知音在一般情况下,知音只用在文学与艺术领域。只要一方对另一方的某个艺术作品有着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即可引为知音。然而,文学与艺术,又是一个最难用一个准确的标准,来给予界定领域,同是一样东西不同的人看出的是不同的东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体会也不同。所以这种知音的共鸣是最难求的了。这除了有文人相轻,轻易不肯说别人半个好字的心理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你要想成为别人的知音,你就得在与他(她)的相同领域,至少在某个方面有较精深的研究才行。正因为此,人们无时不在发出知音难觅的感叹来。
我无法界定是知己大于知心,还是知心又大于知音,还是知音才是最高境界。不管朋友处于什么样的层次,只要彼此相互敬重、相互欣赏,相互保护,相互帮助——既使有时会出现志不同道不合的时候,但彼此又都能记住那曾经有过的友情。这就很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