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卓为悲剧让百姓看病心更虚 |
2009-11-06 10:08:33 来源: 半岛晨报 |
□本报评论员 隋海涛 因为熊卓为的医学教授身份,因为央视的关注,或许,本案能得到一个公正的判决。只是,如果每一次公正的获得都要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那实在是一种悲哀。 3年前,北大医学教授熊卓为因“腰椎出现轻度滑脱”,在北大第一医院治病,最后命丧这家自己担任研究员的医院。4个月前,有关法院一审判决:北大第一医院的诊疗跟熊卓为的死亡有因果关系。本月3日,央视经济频道报道称,北大医院使用在校生无证行医,致本校医学教授熊卓为死亡。4日,北大医院做出回应,称报道失实、断章取义。卫生部责令北京市卫生局调查此事。案件二审于昨日在北京高院开庭,当庭未宣判。 按照北大医院的说法,熊卓为死于术后并发症。但熊卓为的丈夫王建国认为,北大医院对熊卓为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治疗过程中,院方使用了3名没有执业医师证书的在校生,且抢救手段不当,致患者死亡。孰是孰非,有待二审法院给出最终裁决。 除了对案件本身的关注外,老百姓更关心的是,在这所医院任职的教授都有这样的遭遇,普通人就医还能有安全感吗?按照王建国的说法,他的一个医学专家朋友参与了最后的抢救,才发现了问题。普通老百姓恐怕没有这样的朋友,如果他们的亲人也遭遇到了此类不幸,是否只能认命于院方给出的“并发症”结论? 没有门路,没有权势,他们不知道医生是否在用真心为自己看病,不知道医生给自己开的处方是真的对症下药,还是为赚提成?他们更不知道,当自己生了病被送上手术台后,给自己动刀的到底是谁?是填手术单的主治医师,还是平日里跟在主治医师身后抄抄写写、问这问那的,那些还没有走出校门的医科实习生?因为担心,所以就要花钱买个放心,其实他们也清楚,大家都额外多花了一份钱,这钱约等于是白花。但他们害怕,如果别人都花了,只有你没花,医生很可能不高兴,后果很可能很严重。 没有人生来就是专家,医学院的学生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肯定要经历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让他们到医院去,在执业医生的指导下学习,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但医疗毕竟关系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没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等同于草菅人命。跟着有经验的医师坐门诊或是进手术室,那是学习;然而若是执业医生不知道跑到哪儿歇着去了,把开药方和动手术刀的权力交给了实习生,那就是渎职甚至违法! 有些医院之所以习惯于“非严格”管理,就是因为患者不了解实情而且不得不依赖医院。据王建国称,熊卓为去世后,北大医院居然还篡改了病历和医疗记录,若果真如此,果真该罪加一等了。因为熊卓为的医学教授身份,因为央视的关注,或许,本案能得到一个公正的判决。只是,如果每一次公正的获得都要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那实在是一种悲哀。 http://news.lnd.com.cn/htm/2009-11/06/content_90093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