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笔会

这是立足于加拿大温哥华的文学社团“大华笔会”的文学创作园地,将定期发表来自加拿大本土、欧、美和中国大陆的会员及其他作者的原创文章
正文

《作家文苑》总第三十期:诗词专栏

(2009-04-05 11:20:46) 下一个

《作家文苑》总第三十期

[ 诗词专栏 ] 编者的话

在中国璀璨的古典文学宝库中,有一朵色彩艳丽的奇葩,那就是古典诗词。千百年来,这些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音律美和意境美,为人们传颂不已,在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启迪人们的思想心智、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弘扬民族的精神气节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虽然身居海外,远离故土,仍然需要这种宝贵的文化滋养,并有责任将其传承和光大。所以我们邀约了享誉中外的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和南京大学赵庆庆副教授以及本地造诣深厚的诗人宁川、司马策风等学者专家为《作家文苑》赐赠了多篇近体诗稿,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飨读者。由于版面原因,诗稿将分期陆续刊出,敬请留意。

四季题照 七绝四首

可仁 (大华笔会会员)
                             
· 红梅                                                       · 睡莲

谁言风雨只添愁?争报纷纷论未休 [1] 。轻舒红袖幽香远,漫展绿裙卧碧涟。

云散天开花更艳,盎然春色满枝头。 梦里伤怀缘底事? 数滴清泪惹人怜。

                          
· 霜枫                                                  · 瑞雪

漫道多愁怅西风,春花秋叶韵不同。 飞洒便绢落九霄,琼林玉树竞妖娆。

碧空晴澈天心远,一样流丹两样红。 田家不解东园赋 [2] ,且祷来年获麦荞。

附:关于这四首诗与友人的通信

关于诗的问题,有两个地方如果加一点说明也许会有助于理解: 1 )红梅那首的第二句,分别借用陆游和毛主席的咏梅词意,陆词中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毛词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是为“论未休”的“根据”,也借此点出此诗是在“咏梅”。不知是否太隐晦了? 2 )瑞雪那首第三句中的“东园赋”有个典故,是南朝宋时有个文学家谢惠连假借汉时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等在梁孝王的东园(兔园)赏雪作赋的口气写了一篇《雪赋》,所以“东园赋”就是《雪赋》,亦即是咏雪,而农民(田家)当然不会有这种闲情雅志,他们应该是希望“瑞雪兆丰年”,明年有个好年景可以多获“麦荞”,这样也就扣回“瑞雪”的主题了。

再多说一句,睡莲那首第三句的“梦里”扣个“睡”字,“清泪”则指叶面、花瓣上的水珠,这也是有所本,不再罗嗦了。

摇落(古体)

赵庆庆 (大华笔会理事、南京大学副教授)

夜读,思极,独悲无慰,仿《古诗十九首》,自解。

忽忽秋风至,咽咽洪波闻,

低低桐叶转,哀哀离草深。

茕茕浊醪尽,渺渺霜月昏,

淡淡荣枯事,殷殷聚散痕。

脉脉剖心语,寂寂埋雪尘。

( 08 年夏)

姑苏记会

赵庆庆

9 月 20 、 21 日,赴苏州参加 “ 江苏省台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年会 ” 和理事会工作。与会者 60 余人,包括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监事长、复旦大学陆士清教授,南京大学台港澳文学研究所负责人刘俊教授、台港海外华文文学之前辈陈辽先生和汤淑敏老师、《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主编刘红林女士、诗人冯亦同,以及新加坡作家蓉子。会议选举苏大文学院曹惠民教授为新任会长。曹会长安排与陆教授、汤老师、蓉子等在李公堤晚宴,众人逗饮茅台,数盅无恙,夜游。 次日,在苏大红楼会议厅发言,吟诗一首:

东吴胜地欣相逢,小桥流水杨柳风,

红楼高言细聆后,倍觉四海文脉通。

归,赠诗二首:

赴会――赠刘俊教授

金陵姑苏一箭间,千古兴废归蠡船,

俊杰伴我复登临,恍 然 世味故如鲜。

记逢--赠曹会民教授

千载姑苏揖拜迟,风流儒雅亦吾师,

李公堤绿羽觞暖,天 涯 文梦共此时。

2008 . 9 . 22 .

七绝 温哥华春望           

**
司马策风

(大华笔会会员)

彩雨沾衣花扑怀,

鸟垂草地雾香开。
撩心金发滔滔过,
入梦唐诗滚滚来。
七律 蝴蝶梦 [1]

**
司马策风

柔情织网心成蛹,

蜜语熔金人变仙。
一笑吐香萦晓梦,
三生联袂造福田。
鹰翔半世风难济,
帆过重洋港未怜。
何苦佳人挥旧泪,
应欢骏马系香船。

注解 :
[1] 曾经有过 " 暗恋 " 某个女孩的故事,半梦半醒的状态 . 可能对方也有些是似而非的感觉 , 所以说 , 象庄子从蝴蝶梦中醒来 , 分不清是自己变成了蝴蝶 , 还是梦中的蝴蝶变成了自己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