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闪电

国家社会主义者 容克共产主义者 民族主义分子 愤青的俱乐部
正文

小故事

(2005-04-19 16:28:14) 下一个

狼的故事

有一条狼,从狗海中跳了出来,爬上山顶。众狗大怒:你凭什么站在我们的上面?叛徒!你背叛了我们!背叛了主人!
狼没有理睬它们。因为他看清了不远处的训狗人的一举一动。
狼仰天长啸,狗海狂吠滥叫。
狼想:他们不过是狗,怎能听懂我自由的呼声!
我孤独,我狂奔,我对着月亮哀号!
月之女神,让我进入您的怀抱!


猪的故事

有一头猪长得很帅,别的母猪都叫他美男猪。
但是,有一天猪销帐起来说,我不是猪,我是人!
于是,他的主人拿了面镜子给他照,
那头猪恼羞成怒,但又不敢对主人发威,
说,你知道就行了,干什么说出来呢。

叫花子唤狗,越唤越走

“叫花子唤狗,越唤越走”这是中国的一句俗语。那衣衫襕褛、食不果腹的叫花子(指乞丐),手上拿着食物作喂狗状,脸上装出关爱的表情,嘴里一面使劲往下咽口水,一面发出召唤的声音。而那只被召唤的狗,却凭着同类的以往经历察觉出叫花子的不怀好意,知道若被唤过去抓住后,自己就会变成一盘香喷喷的红烧狗肉。所以叫花子不唤则罢,一唤狗则逃得更快

婊子和鸡巴毛

当年的北洋军阀张大帅 张宗昌 老粗也 心直口快 是个性情中人 有一次 周转不灵 军饷发不出去 部下在闹 老张依然挺身而出 大骂到"混帐 王人蛋 发不发饷能闹吗 我爱你们 我是嫖客 你们是表子 嫖客会欠婊子的钱吗? 饷会发的 都他妈的婊子给我下去!" 这一骂 部下变成了下部 全都给骂服了

当年的刘光头 刘玉章将军是国民党的四星上将 老粗也 心直口快 也不失为是性情中人 一次部下认为不公 有怨言 他挺身而出 大骂到 "我爱你们 我是鸡巴 你们是鸡吧毛 拔哪一跟我都痛 我对谁都一样 绝对公平 都他妈鸡巴毛给我下去!"这一骂 部下变成了下部 也全都给骂服了

比起张宗昌和刘玉章的话,用电影术语,显然前者是“近景”(嫖客与婊子),而后者是“大特写”(鸡巴与鸿巴毛)。春宫画上男女性交,常在画面一角,将生殖器交合部分放大,成为大特写,两位老粗的快人快语,正好类此。

政治和鸡巴

兄弟二人,入京赶考,兄中状元,弟弟落第。弟弟先返乡,弟媳不乐。人夜,弟弟语其妻曰:“别以为考上状元有什么好吧!考上后,那话儿就没有了!”弟媳信以为真,破涕为笑,反倒庆幸自己丈夫落第。第二天,偷偷告诉嫂嫂,说哥哥中了状元,可是那话儿却没了,嫂嫂闻讯大惊,惨然不乐。过几天哥哥衣锦荣归,人人笑脸相迎,惟独嫂嫂愁容满面。入夜,哥哥怪而问之,嫂嫂具以实告,哥哥听了,说:“胡说八道!那话儿好好的在此,谁说没有!”于是解开裤子,大势所趋一番,嫂嫂消受之下,破涕为笑。哥哥乃感慨道:“我做了这么大的官,竞赶不上一根鸡巴?”

大部份單親學生與家長的關係疏離,很少與父母溝通,甚至經常發生口角和衝突。他/她們與父母的關係亦因在校品學欠佳、曠課及離家而更加惡劣。他/她們與家中其他成員的關係大多不太好。 很多在這種家庭環境長大的同學都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他/她們大多不願開放、不善表達、也不懂與人交往。他/她們自卑和情緒化,容易與同學發生磨擦和爭吵,在班裡自然不受歡迎。可是他/她們極渴望得到別人的接納,故此他們經常在班裡表現「出位」以爭取別人的注意,結果總是失望的多。

心理专家指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并不是最可怕的,最糟糕的是,离婚后,爸爸大都甩手不管,妈妈过得不好,又是孩子监护人,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离婚后,法院判决的抚养费兑现不了,母亲不得不独力抚育子女,心力交瘁,很容易心态不好,把对前夫、对生活的怨气撒到孩子身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是必然的。


 

偏見與歧視

王叢桂
開課單位:東吳大學心理系

課程目的

國內目前有關偏見與歧視的社會心理學的教材大都翻譯自國外教科書,或以歐美社會發展之理論架構來觀照國內偏見問題,本課程主要目的在於透過與歐美相關文獻對比,閱讀與思考國內偏見與歧視的研究,使學子瞭解國內偏見與歧視的現況;並進一步思索自我價值與行為中偏見的成分。授課教師將協助同學對其有興趣的議題進行團隊研讀或研究,使學生能整合其所學運用於研討偏見與歧視議題之上。

 

授課方式

1. 由授課教師講授相關的社會心理學理論,而後由教師與學生就論文或學生選擇的議題討論。

2. 每學期上課範圍:第一與第二單元為核心概念單元,其餘部分於學期初由師生共同討論後,選取6個單元教授。學生自該單元中選取一至二篇有興趣之論文研讀。

 

授課教師:王叢桂

 

評量方式

1. 學生上課參與討論程度。

2. 期末提出個人所選定之研究主題的文獻閱讀報告或研究報告(除列在單元中之書目外,鼓勵學生自行尋找相關期刊論文與書籍)。

 

授課進度

單元一: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的認知基礎

單元二:族群(團體)衝突與自我提升偏見與歧視的動機

單元三:性別最大的互持偏見的當群體與此有關的議題如下

工作與家庭:家庭角色及性別角色的塑造

家庭暴力:婚姻暴力與親子暴力

衝突:各類基於偏見產生的衝突

單元四:對非主流家庭的岐視:

對離婚者的偏見解組家庭對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響,解組歷程中兩性自我與親子關係的重建。

外籍配偶的偏見與歧視……

單元五:性別取向:對同性戀者的偏見與歧視……

單元六:職業身份:何謂低社經工作者? 對性工作者的忽視與污名化……

單元七:族群認同與族群偏見:請根據生活經驗選擇對各個族群例如原住民、客家、閩南、在台大陸女性或任何你在意的族群群體進行討論

其他

 

參考文獻:(待續)

Tajfel, H.  (1981)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London: Cambridge Uni. Press.

性別角色

王叢桂(1999):〈工作者性別角色信念、家庭及工作承諾與工作價值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台灣),11期,59-89

呂玉瑕(1997):〈助力與阻力之間:家庭互動關係與已婚婦女就業〉。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台北:中研院社研所籌備處。

高承恕(1999):《頭家娘-台灣中小企業「頭家娘」的經濟活動與社會意義》。台北:聯經出版社。

徐宗國(1995):《工作內涵與性別角色》。台北:稻香出版社。

陸先恆、胡美珍(1997):〈工作與幼兒養育互補性對台灣已婚婦女就業與收入之影響〉。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台北:中研院社研所籌備處。

畢恆達(1996):〈找尋空間的女人〉。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畢恆達(1996):〈已婚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本土心理學研究》(台灣)。6期,300-352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

許玉容(1997):〈阿姊的發聲〉。輔大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赫伯、高柏格(1990):楊月蓀(譯)《新兩性關係》。台北:洪健全文教基金會。

劉素鳳(1998):《婚姻的真實面貌》。輔大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Bem, S. L. (1981).  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88(4), 354-364.

 

工作婚姻與家庭

王叢桂(1996):〈兩性在工作與家庭價值上的不同及其對婚姻調適的可能影響〉。《家庭教育與社區發展》。台北:實踐學院。

王叢桂(1991):《偏見與歧視以離婚婦女為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孔祥明(1997):〈性別、婚姻與家庭對心理焦慮的影響:變遷中的台灣社會個案研究(英文)〉。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台北:中研院社研所籌備處。

利翠珊(1999):〈已婚女性與上一代的互動關係與情感連結〉。《中華家政學刊》(台灣)28期,31-46

莊慧秋(1993):《中國女人的生涯觀-安家與攘外》。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90):《中國男人的生涯觀-戰將與黑卒》。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張晉芬(1995):〈綿綿此恨,可有絕期?:女性工作之剖析〉。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陽琪、陽琬譯(1995):《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情感關係

利翠珊(1997):〈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台灣),10卷,4期,101-128

阮新邦、羅沛霖、賀玉英(1998):《婚姻、性別與性:一個當代中國農村的考察》。NJ Global Publishing Co. Inc.: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李美枝(1983):〈兩性之間的喜歡、愛情與婚前性行為容許度〉。《中華心理學刊》(台灣),25卷,2期,121-135

李美枝(1996):〈兩性關係的社會生物學原型在傳統中國社會與今日台灣社會的表現型態〉。《本土心理學研究》(台灣),5期,114-174

黃貴美、鄭玉矞(1996):〈已婚職業婦女與居家婦女對男性外遇態度之比較研究〉。《家庭教育與社區發展(初篇)》。台北市:實踐學院。

親職:母職與父職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學研究》(台灣)6期,131-171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台灣),8期,115-149

陳皎眉(1989):〈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婦女的日常生活需求、支持系統與家庭及婚姻滿意的關係〉。伊慶春、朱瑞玲(主編)《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台灣),25期,153-179

羅勃.布萊(Robert Bly)1996):譚智華(譯)《鐵約翰》。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Bertoia, C., & Drakich, J. (1993).  The fathersrights movement: Contradictions in rhetoric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4(4), 592-615.

Chodorow, N. (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wan, P. A. (1988).  Becoming a father: A time of change, an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In P. Bronstein & C. P. Cowan(Eds.), Fatherhood Today: Men¢s Changing Role in the Family(pp.13-35).  New York: Wiley.

Doherty, W., Kouneski, E., & Erickson, M. F. (1998).  Responsible fathering: An over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 277-292.

Daly, K. (1995).  Reshaping fatherhood: Finding the models.  In W. Marsiglio(Ed.), Fatherhood(pp.21-40).  Thousand Oaks, London: Sage.

 

家庭衝突:

吳齊殷、陳易甫(2001):〈家內暴力的成因與後果:以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台灣),11期,69-91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台灣)4期,57-96

孔祥明(2001):〈媳婦?女兒?妳媽?我媽?從誰是「自己人」看婆媳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台灣)16期,43-87

林昭溶(199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