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一部《繁花》看疯几代人。
许多人说了看不下去,啥玩意儿,上海啥时候这样的,去过上海吗?这说的是真正上海人吗?
上海过去是这样这样的,吃饭是这样的,说话是那样的... ...
艾玛,后来我才知道,连东北人都天天追《繁花》,我问东北朋友:看《繁花》了吗?人家说,早看了,比你看大结局的早,你那儿晚一天。挺牛的态度。
我说,接下来看《三大队》吧?人家说,二刷呢,《繁花》沪语版。我说,你听得懂上海话?人家说,有普通话字幕,也不是所有人都时时刻刻说上海话的。我正想接着说呢,她说,你走了几十年了,还能听懂多少上海话?没有英语好懂了吧? 这嗑唠的。
我转移话题吧,我问,那东北人看《繁花》的多吗?回答,多吗?! 都看了,不看明天没人搭理你,大家都说《繁花》你傻眼了。记不记得《刘老根》那会儿,比那只邪乎不差。说完又补充一句,别跟你认识的上海那些人说哈,回头说咱东北人敢在《繁花》潮中提《刘老根》,你得搞清楚你是哪伙的。
艾玛,吓唬我!
因为前一段时间看网上说,上海人如何热议《繁花》,提到了东北人估计对《繁花》没那么大兴趣。我以为也是呢,结果据说圈子里最近都是《繁花》,说别的没人搭理。
我倒没这感觉,因为我圈子里的人都各忙各的,看了也默默地在刷第二遍呢,只是没有时间精力第二天讨论一番。估计也是都老了,对讨论失去了动力。
到什么岁数说什么话吧。
最近看了不少与《繁花》相关的访谈节目,演员们在接受访谈的时候,都带有口音,佩服他们演剧时候标准的普通话。
也许咱们生活在海外的人生活节奏和压力与在国内的不一样,看国内网友对《繁花》的热情那真不是一般的高。
国内的人凡事儿都是热情高涨的,跟你想法不一样的必须把你说服,不然就是你错他对。
我们的上一代看了《繁花》和我们看了,还有我们的下一代看了,肯定感觉不一样的,许多人对那个年代的记忆,都是听说的,故事中读来的,甚至是想象的,即便有人真的生在上海看见的也未必是全部,就说上海人是啥啥样的,有些人虽然早就离开了上海,但未必对上海真的不了解了,有人虽然经历了那个年代,但生活的区域也是有影响的。
就像我说东北,说内蒙,说北京,说上海,有发言权,但不会都很全面的。
看了有人拍小视频采访黄河路的人,他们说黄河路现在还到处刷马桶声儿,亟待拆迁什么的。这影视剧也不是纪录片。反正这部剧的争议就是从不是现代上海开始的,说是民国时期,民国时期啥样?就是影视剧里的样子,作家小说里描写的那样,对吧?
咱就是自以为了解的,甚至在那儿长期生活过的都说得七嘴八舌的呢,估计以后再有两代人就得会有人说,当时的上海就是《繁花》里那样的了。
历史其实不就是这样来的吗?
有人说历史就得靠作家写呢,作家和作家可差得远了去了,就别说谁和谁比比了。
看看我写过的身边人的生活,再看看作家们写的身边人的故事,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啊,人家是作家写的是作品,我这是唠嗑,又臭又长。但是,你说谁说的是真实的,谁是瞎编的?要我说都是真实的。
所以,历史是大家写的,未来把我们这些人记录的生活的片段,碎片,收集起来,总结起来,塑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还原成我们曾经的年代,那才是真实的呢!
王家卫的《繁花》所以引起如此轰动,也是因为有它的真实性在里面,那些演员所以能撒欢儿演出了各个角色,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
谁说上海人里没有汪小姐那样的人,没有玲子那样的人?有的,今天看见网友写的一篇她在上海的时候,生活中遇到了汪小姐和玲子,一样的。
我去上海就是去商场买东西,逛街,也遇到过各样的上海人,那时候上海外地人真不多,因为不会说上海话会受气。
现在不一样了,胡歌都说,担心上海方言会失传。中国,正在经历着历史的巨变,至于说咱喜欢不喜欢,想留住过去或者是想按自己认为好的方向发展,那是咱左右不了的事,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按规律办事儿,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我们常常会把问题的责任推给某个人,某个什么什么的,其实换做是谁都一样。这个道理肯定我们早就在几十年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有了体会了,只是遇到事儿了,不愿意承认。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因为《繁花》看到很多人掐,因为上海因为上海人,因为不服气,因为骄傲,艾玛,热闹非凡。
所以昨天我转发了一篇北京人眼里的《繁花》,对这篇评论质疑声很小,因为是北京人写的,这位北京二姐为啥写得这么好,因为她了解上海,跟上海婆婆生活在一起,有了这个背景,别人有点无话可说,毕竟多数人没有这个环境,或者有而不响。
我喜欢她这篇评论,不仅仅文笔好,写得全面,更重要的是,她的角度客观,实事求是。
所以,当我们有了足够的经历,经验,体验,有一个能用这些资源把自己武装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的时候,应当有资格说出更贴切的评价,评论了,而不是单纯的吹毛求疵。
一部剧再热闹也会过去,因为无数的新剧在等着我们呢,但通过对这部剧的热议,提高了大家很多认识,也了解到更多别人对问题认识的角度和深度。非常受益。
最近看了很多跟《繁花》相关的信息和报道,尤其各种各样的评论,无论哪种观点,都写得特别好,站在作者是角度去读,就会学到很多东西,不要对立,更不要想说自己一定是对的。
即便别人说得是不对的,也要知道自己要汲取教训,不要想当然。这也是学习。
好了,我看《大江大河3》和《黑土无言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唠得也不少了,不舌里舌劳了。
对胡歌这个访谈挺好的,没看过的可以看看。很真实,真诚的胡歌。
这瓶子上话太逗了:)
首先是王家卫的风格不喜欢,他总是采取局部特写的模式,让观众失去上帝视角。而且用光从来都是昏暗,大量在夜里发生或者很暗的室内,让光线从不同角度射出,使得观众有剧中的窥探者的概念,甚至没有剧中人的视角大。这种做法在他的花样年华和大宗师中是一模一样的。
这种模式确实可以表现人物,因为缺乏上帝视角,因此看完后观众对人物感觉深刻,但对故事印象不深,比如花样年华给人的感觉就是张曼玉穿着旗袍的背影的美感,其他什么都记不住,甚至感觉不到故事是关于什么。大宗师也是,整个故事是很荒谬的,这种模式多少可以弥补。
因此这个繁花,就成为一个倒爷与三个女人的故事的概念,具体是什么故事不重要,也没人关心,重要的是人,不过剧中使用了大量的篇幅表现股市上男主的厉害,好象是商战天才,其实没达到作用。
我对这部剧的评价是没有什么正能量,挺好的背景,但故事不值一提,尤其是细节,大概作者对相关领域不是那么熟悉,据说原作者是编辑出身。小老大认同我的观点。
在一些人物关系的剧情细节上还是有可圈可点的,但整体没什么意思,太粗,与人物的表现不合拍。
胡歌的宝总是最大的败笔,不论人设还是经历都是意思不大和不合情理,似乎是想创造一个完美的形象,尤其是做什么事情会从关注社会利益的角度,利用个人能力完美拯救当时的变革中的社会,但对待三个女性上(其实还有第四个,就是原来的女朋友)是败笔,想表现英雄救美的概念,但也给人一种始乱终弃的感觉,非常不合理,还客观上把责任推到女人们身上,给人一种不是胡大帅不帅,而是女人们拎不清,不上道,单相思。如果是因为对原来的女朋友的背弃没有closure而拒绝其他三个女性,多少可以理解,但剧中的情节很明显不是这样,弄得胡歌的这个角色一副小心眼的样子。
是与人物形象很不符合的,据说是原著中三个角色的混合。
三个女性的表现相对好很多,非常有特点,不过汪小姐的不那么具有现实可信度,尽管是表现最鲜明的,最理想化的。
以当年混到了可以听懂70%的上海话的在那旮瘩的历史,这部剧确实很上海。
从北京人的角度来看,不是那么有感觉。不过北京人的观点是不具备普遍意义的,都是些taking everything as granted的家伙,不懂得市井小民的奋斗艰难。
这部剧最大亮点是对众多女性的表现,包括黄河路上的那些女性,很鲜明有特点,给人的印象更深,远比胡歌的男主给人印象深。
影片摄制风格大致两种,王家卫这种,或者是大多数的所谓上帝视角,前者有利于观众关注人物,后者是有利于讲故事。前者大量用在类似侦探片,推理什么的,比如福尔摩斯,后者典型的有胡歌的另一部剧,琅琊榜。
繁花的风格不仅是前者,而且音乐的使用也接近福尔摩斯系列,主题旋律在镜头转换时大量使用,甚至旋律与福尔摩斯的主旋律也接近,至少前几个音节几乎一样。
值得一看,但一般般,看过就忘那种,不如琅琊榜那种看一遍以上才能弄清故事,故事表现人的模式。
这部剧更多是通过性格表现人,让观众有印象,比如红楼梦,金瓶梅都是这种模式,王家卫很注重镜头表现细节。
而不是故事表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