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青

拥有健康的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创建美好的生活。
个人资料
晓青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你来美国后悔吗?续(16)

(2012-10-02 07:55:25) 下一个

美国老人和孩子的关系跟咱们父母跟儿女的关系比,表面上看差别很大,老人不会靠儿女养老,孩子也都早早自立,很少有美国老人一直管着儿女的,尤其是免费看孩子什么的在美国白人中几乎没有。前边我说过的,美国很多妈妈都不上班的,专门在家看孩子,有的妈妈要上班 也会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去,每天把小孩送到父母家或父母来家里专门看孩子的真的太少了,美国老人喜欢孩子但只是年节看看,或周末小孩子父母有事儿的时候给看一天半天的,或小孩子的父母一方有病了需要帮助的时候有的会管,但多数还都是自己管的。

咱们中国人就不一样了,很多人大老远把父母折腾过来就是为了给自己带孩子的,住在一起婆媳关系紧张的也不少,这都是跟咱们文化有一定关系的,咱们认为父母给自己带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就更不用说给钱了。

 

我曾经跟一个美国老人聊天,她一辈子没上过班,孩子是自己带大的,当她知道我们的父母会免费给我们带孩子的时候非常惊讶,她说为什么你们自己的孩子要父母带,为什么你的父母要免费给你们带孩子?我说中国的父母都是这样的,一代一代就这么延续下来的,我就是我祖母带大的,美国人瞪大了眼睛望着我说:“这真是太有趣了。”

美国的孩子不但祖辈的老人不管,父母管的也相当有限。

 

 我认识一个美国老人,老伴去世后一个人过,我认识这个老人的时候她已经70多岁了,今年老人85了,还能自己开车而且脑力也没有问题,经常能拉着朋友出去购物,她每天早上都要去教会,晚上睡觉特别早一般7点半就睡觉了,所以当她知道我们要11点左右睡觉的时候就觉得太晚了,她说再过一会她就该起床了,他每天4点多钟就起床,收拾院子浇花浇草,自己还种了不少的菜,每年我都能吃到她种的西红柿,她总记得我有一年种了西瓜还结了瓜,每次她送我西红柿的时候都会说:“我可没你那本事,还能在这里种出西瓜来。”

 

说起这位美国老人真的有很多故事,如果看过电视连续剧《心术》都不忘记那里有个十三姨,看完那部电视剧的时候我就想写写我认识的这位美国十三姨来着,后来有事儿拖了就没写,今天借这个系列说说吧。

这位美国老人的先生是军人,美国的军人还有警察退休后待遇都挺好的,不过听老人说他们工作的时候也很辛苦,总是离多聚少。后来先生患癌症去世了,剩下她一个人生活,她有个儿子还有两个外孙女,他们家人我都见过的。这位老人是我到美国不久认识的,也是结交时间最长的美国老人,她人特别热情,善谈。

 

她有很多自己生活的道理,她生活的即简朴又有风味,每次见到她她都是经过打扮的,头发经常要烫,衣服也是每次见到她穿的都是不一样的,天很凉的时候她还会穿着裙子,每次我都提醒她天凉了要注意多穿衣服,她总是说“还是我女儿想着我。”

记得刚刚认识这位老人后不久,老人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参加她和邻居家的聚会,她的邻居一家从德国来的,我们也认识,不过没有这位老人那么熟悉,我们到了老人家以为除了他们还会有儿女,结果就这三位老人和我们,当我们聊天的时候才知道,美国人不是过年过节的家人是很少聚会的,当我跟她们说在中国一般周末孩子都会回来跟老人一起吃顿饭的时候,他们羡慕极了。那个时候我们刚刚来到美国,国内确实是那样的生活方式,而现在已经基本跟美国接轨了。

 

 那天我们聊了很多,从中国的男女孩谈恋爱方式,到结婚到工作住房,他们对我们说的感到新鲜,我们听他们说的也感到新奇,文化的差别之大在那天给我留下的特别深的印象。就在那天这位美国老人提出来想人我们做干亲,由于我们不习惯这样的关系,也不了解美国人所以没有答应,老人甚至提出来要我们最好买房子的时候买考虑买到她家附近,在那以后的一段时间只要见到老人她都会跟我们说她家附近最近有卖房的了。

 

后来一次感恩节的时候老人再次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那天她儿子媳妇还有孩子都回来了,加上那家德国的邻居人还真不少,我们那天也聊了很多,不过都是礼貌性的,没有上一次聊的那么生活化,也许老人在儿女面前不想说太多吧,看得出来老人的儿子和儿媳对于我们这家陌生人还是有戒备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不过我当时想也许因为他们知道老人想认我们做干亲。

后来跟身边的一个中国朋友聊起来才知道,真的是这样,这里的美国老人尤其是失去老伴的都很孤独,她们都还住在自己的别墅中,家里有很多活儿需要做,尤其冬天下雪的时候需要铲雪,夏天草地需要剪草,这些老人已经没有办法做的事情而又不能不做的对于这些老人来说就是困难,而老人的子女既不在附近住也不回来帮忙,好一些的邻居帮忙,一般的都要雇人。

我们认识的那位中国朋友也是在刚来美国的时候认识了一位老人,老人对他特别好经常请他去家里吃饭聊天,当然小伙子看见老人家里有什么体力活儿也帮忙干,他甚至帮老人上房去铲雪,在美国呆久了都知道的,上房干活是一件最危险的事儿,很多人都是从房上掉下来摔坏的,最近我也看了美国的一个统计,美国最危险的工作里就有换屋顶工人的工作。

 

这个小伙子一直跟老人走的很近,刚来美国老人开车带他到处去购物什么的,他也帮老人了不少忙。他跟我说那老人就要认他做干儿子,也是有一个感恩节老人把儿女都叫回来了也叫了这个小伙子去家里,通过这顿晚饭他发现老人的儿女把他看成了想占老人遗产的人,对他特别不友好,后来他再也不去老人家了。
 

从美国年轻人这样的想法上看跟咱们还是有相通之处的,咱们如果老人要人外人做干亲咱们也不愿意是不是,都会觉得外人一定是图什么才会帮你的,别人咱们不知道,对于咱们刚来美国那会儿说会想着去惦记人家的财产尤其说美国人,这好像根本不可能。
 

我倒是除了怕有负担外更多的是不习惯,刚刚来到美国什么都还没有眉目先闹个干妈之类的算什么,人家还不觉得我们这是在巴结美国人,所以我根本没想那些事儿,有空就来往,过年过节的互相有个惦记就行了。所以这件事儿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太深了。刚来美国那些不懂的事儿多了去了,听到的笑话也不少,文化差异真的太大了,有些根本就相容不了。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们跟老人也没有太多的联系了,老人可能也知道我们不想跟她走的太近,但每次见面都特别客气,老人表现的特别亲,开始每次老人都会亲自做点心送给我,就像《心术》中演的那样,我并不喜欢她做的点心,后来她慢慢发现了,就改送巧克力了,一直到现在每到过节就是过节见不到老人过了节见到了她也会补给我,而且每次跟老人见面的时候老人都要亲我,她化妆用很多的粉和香水,还有口红也是涂的很浓,每次都会帖我一脸。那种感觉,现在想想还是不大习惯。

我们家人的生日这位老人也都记得,每次都给寄贺卡来,年节也都能收到她的贺卡,倒是我们从老人80岁开始才想着给她寄贺卡,也是在那年我们给老人买了一张餐馆的礼券,以表示对她生日的祝贺,后来知道老人的儿女没有给她过生日,而是德国邻居跟她一起去餐馆享用了我们送的礼券,过去我们都是过节的时候才寄卡的,从那以后我们也记得每年老人的生日都会寄去一张贺卡,而每次老人再见到我的时候都会特别开心地提到我们送的贺卡。

 来美国的年头多了,了解美国的文化也多了,接触的美国人也多了,慢慢的我也发现美国有些老人跟我们的老人一样,到了年老的时候都特别孤独寂寞,虽然美国是给老人养老的,但人老了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照顾,也需要更多的精神上的安慰。(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