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还没有看到发烧友的论坛,既然目前的音响有全面数字化的趋势,音响发烧应该也属于数字发烧的范畴吧。故事的开始是从股市的故事开始的。
在上上个经济泡沫的时候,每个人都觉着兜里的钱太多,每天股票不涨上个10%就是异类;PE没有个100也得有个99。那么在买车买房买大电视后,买音响就被提上日程.当时的胃口很大,计划总投资向5位数看齐,方案是两步走,先买家庭影院,再买hifi音响。
当时的音响店也多,东西不太降价,不愁没人买。一万多的三灯正投是最少的配置。看过了千千万万的配置,有一点晕,没主意了。最后决定先从最简单的AV入手。
当时的音响店允许自己去试机,高端的得有店家陪同。印象比较深的是最高的一套演示设备:HiFi配置,CD机$5000顶端放盘在压上个金属砣砣,没有托盘;功放是$10,000左右;喇叭是$20,000多的B&W;喇叭线是电缆状的。只觉得自己带的CD不够水平。
说实话,这个配置听上去更适合人声,比较中低端的感觉就是“暖”。后来只有在另一家胆机店才有类似的感觉。这个“暖”真的很难形容。同去的朋友与店家聊得开心,才给我们打开了一套几千元的甲类胆管前置,功放试听。店家还不太好意思“这个还没有烧机到时候”。烧机就是把真空管加热个几十个小时,把它老化到“成熟”,声音才能好听。但是真空管的寿命也就百来个小时。因此虽然管子本身不太贵,中国的金龙,俄罗斯的军管都不太贵,这个费时间是受不了的。
最后决定:喇叭上B&W的。一来比较另类,二来它的金属高音喇叭,防弹的中低音喇叭还是有些特色的。其他的反正也“差不多”。那么买那一对呢?
至今,B&W的系列已经不太一样了。在当年,600系列是大众小发烧级的。800是准发烧级的。Nautilus是发高烧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