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70)
2010 (102)
2012 (90)
2013 (60)
2014 (43)
2015 (39)
假若邓小平没有分田地
有人最近提出邓小平的最大过错是分田单干。我本来觉得提出这样的看法有些难以理解。毕竟四十五岁以上的中国大陆人,都知道37年以前国人(包括农村人和城里人)享受了多大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那年头,领导人牛气冲天,反帝又反修,既无内债,又无外债,那个自豪劲啊,成天告诉老百姓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类在受苦,等待我们这些天之骄子去解放全人类。
至于人民的真实生活,现在都清楚了:除了躺在纪念堂水晶棺里毛太祖有些大腹便便,当年的中国城乡如此营养良好的人还真是屈指可数。
就拿山哥父母来说,60年代前后的大学毕业生,国家干部,城市五口之家,每月人均半公斤肉,四两菜油。我们这样绝对是8-9亿人口中属于比较小康的10%,父母竟然都极为消瘦,以致他们都患有严重的内脏器官下垂!
那时的农村倒是严格的人民公社社会主义。不但没有农民工进城,还有一两千万知识青年下乡。城市干部,军人和学校师生,还常常下乡支农。就那样,还常说各行各业支援农业不够。
农民出工不出力。修水利工程,搞双抢,都指望城里的干部师生来帮助。
邓小平分田单干的后果的确很严重。这样一来80年代中叶开始中国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中极少数食物供应充足的国家之一。共产主义政治制度即使遭遇了六四这样的严重冲击,至今依然保持。这是中国右派们非常恼火的事情。波兰当年团结工会闹事,起点就是肉类及其他食品大涨价。苏联卫星第一个升天,核武器也大幅领先美国。可是苏联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年份还不如沙俄时代。当年《参考消息》上常常嘲笑苏联康拜因越造越大,可是面包却越来越小。中国人有饭有肉后,反共的积极性就下降不少。
左派们就更不满意了。分田单干,农村共产主义名存实亡。人民公社很快瓦解。芙蓉镇里的李貴香王秋赦们,除了计划生育,收税征粮,就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农业学大寨就成了过去。
邓小平的经济改革自农村开始,蔓延到城市,使中国成了最资本主义化的国家之一。
假若邓小平没有分田地,中国90%的可能是早就颜色革命成功,民主化了。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只要能够搞垮共产党一些右派们就会高兴。
还有10%的可能性,中国保留了北韩式的正统共产主义经济制度。那么现在的中国每年因营养不良饿毙要饭的人数,就可能是今日北韩的50-60倍。不过如此极左派们会很高兴。毕竟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粮,就是他们的金科玉律。
唯有目前的状况,左右派都不高兴。所以那么多人痛恨邓小平分田地,就很好理解了。
华西村经过工厂、企业、公司、集团等几个阶段;从简单的农机修造到铝型材、铜型材、钢材、纺织、化工、电子等六大生产系列;从1960年代的几个小厂到1999年的江苏华西集团公司下设的13个分公司和40多个工厂企业。[6]华西村逐渐形成颇具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全国首家以村命名的乡镇企业上市公司, 主营范围涉及纺织品、化工原料、化学纤维品、服装制造、热电站、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 2004 年实现销售 260 亿元。华西村的工厂在改革开放以前就有了。
1978后农业发展快的最根本原因是粮价提高,农业税收减少(源于军费减少),加上更多的化肥,农药,良种。农业利润增加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农民真正的工作是种和收。其他都是辅助性的。种,要犁地,要播种,施肥,浇水。你可以想象农民们人工拉犁耕地,耩地的辛苦,想象他们用肩膀挑着土肥(猪粪,牛粪,水塘里的淤泥)到田里的辛苦;收,更是辛苦,要等成熟,特别是小麦要在2-5天里收完,运回来,打出麦子,晒干入仓,我说的简单,但是你想象一下,就说收麦,弯着腰人工用镰刀把麦子收割下来,需要多少功夫和时间?你要挑回到打麦场里,用人工或马拉石磙把麦子碾出来,然后把麦子和麦糠手工扬场分开来,再晒个两三天,收小麦就算完成了。一亩地就按500斤小麦计算,再加上麦秆至少要2千斤,我们那里一个人大概1.5亩地,一个4口之家就是6亩地,一万多斤要走几里路,挑到场里,你可以想象是什么工作量。这些都要天气帮忙,天气帮忙就是那几天不下雨,所以那个热,你可以想象。农民们早上大概4点左右就起床,要干到晚上11点左右,连续10天左右,哪个城里帮忙的人干过这些?如果是知青,那时候是生产队,有手扶拖拉机,马车,牛车,部分人家里还有架子车(板车,借给生产队,挣点工分),种和收相对于分地后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你可以想象一下肩膀挑100来斤和拉车的区别,要好多次还有走好几里路。如果家里有男劳力还好,要是没有男劳力呢?秋收也是同样辛苦。我因为上学,没有从头到尾干过这些,但是我想想这些活我自己都害怕。但如果在农村,不干又能怎么样?
农民工进城主要是因为在城里干活轻松,挣钱又多。但农民工在刚改开的10年里,有几个进城的?告诉你了现在是因为机械化,使农业生产轻松了些,既然在农村辛苦挣钱又少,为什么不到城里去?所以现在大家也不在乎土地的肥沃远近了,很多人就把地包给别人,全家进城干活,所以土地相对来于分地时来说都是大块地,便于机械化。农民们最大的特点是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城里的活对他们来说太轻松了。
希望你能对农村人在改开分地后的辛苦有所了解,不要再侮辱农民们出工不出力了。
农村真正受苦的是刚分地的10年时间,谁去了解一下?失去写写他们的辛苦?
看看我的文章,让你知道一点农村的情况,免的继续胡说。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6925/201408/12989.html
华西村在毛时代不过是沾点江南鱼米乡的优势,不用讨饭而已。若不是享受到二元社会终结的利益,哪有它的工业和商业?哪有它的财大气粗?
分田之所以增加产出,是因为农民可以自主分配其所合法拥有的资源,并合法享有增产所获得利益--完成承包合同后可以自己享用增产的产品,或将增产的产品在自由市场以较高价格出售,因而增产积极性大增。而在毛时代,这样的权利是被彻底剥夺的。
当农业生产增长使农村劳动力过剩时,乡镇企业的崛起给劳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为农村居民提供了非农就业机会,和离开农村迁徙到其它地方的自由。而这在毛时代的绝对二元社会中也是农民被剥夺的权利。
那些口口声声认为毛时代平等,公正的人,是否想过超过人口80%的农民的权利和自由?!
邓小平清楚这一点,因此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邓小平清楚这一点,因此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农忙的就那几天必须双抢,否则麦子过了就丢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