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正文

让修行自然展现

(2009-11-18 11:47:38) 下一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658010100e1k3.html

真正的修行是在平平常常的经验中找到的,是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的。修行不应是用力地拼凑出某种模式,修行者也不必为了理想中的修行而去构造某种特别的行为模式,并且用力地去维持那种模式。如果修行者所秉承的是营造与维持的修行理念,那么,一旦营造和维持的力度稍有松懈,修行就会出现问题。其实,修行从开始到结束,都无须这样的维持。它应该是如其本然,让身心自然展现,而你只是观照。而观照也是自然的行为——非用力营造出的观照。


生活中感到疲倦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渴望所造成的,修行中的疲倦或想逃避,也是过份渴望驱使下的心理带来的。僵化的维持与营造会产生疲惫,过度的期望会让心痛苦。准确而客观地去感觉,放下期望,只是让一切自然地展现,这是观照的要义。例如早晨起来,从卧室走到大厅,喝水,然后洗脸、刷牙、吃早餐,感觉到早餐的可口,又想起昨天的一件事......就让这一切自然地进行,心只是观照它们。


从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中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不断的追寻当中看到欲望,从思想行为中看到变迁。这就是修行中的观照,再也没有比这更实在更真实的修行了,这样的修行也能让心感受到自然舒适。这就是说,不要营造修行,那样会制造更多的不适与假相。当你营造时,你就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去维持那种状况,稍一松手,你精心营造的修行模式就会坍塌。佛陀的教导是,不以欲望而思,不以欲望而做。


如果营造修行,最终的结果是,营造者迟早会感受到营造所带来的疲惫,最后,他不得不放弃这一切——停止那样的禅修方式。其实,放弃那种修行模式是正确的,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放弃就意味着对修行的断送;其实,那样费力地维持错误的状态,还不如任其自然更好。所以修行界有一句很富哲理的话,大意是心死了才能开始修行——让一切自然展现时,才能真正实现观照。


当忍受不了营造的痛苦,你撒手不管,听其自然,这才算修行的真正开始。当修行一开始,以营造的方式进入某种精心制造的模式,然后当耗费了很多很多的心血以后,你才开始明白,那种苦心营造并非正道。修行者只要发现了这一点,只要发现营造所带来的疲惫和无益,他就开始醒悟了。


前期的弯路是免不了的,但它所带来的经验教训却很有价值。当过分营造的倾向向你揭示出它的无益,这是深刻而切身的教训,修行者从此开始进入正道,他不再自作聪明地要把某种意义强加给修行,他开始重视现实和自然了。


自然的经验是,修行者开始对自己的经验开放,他开始自由地感觉自己的情绪和疼痛,他开始接受身体的疾病。过去,他认为某些事情是不可容忍的,现在,他开始容忍这些事情,开始放下它们,让它们自然地依照自己的规律进行,而你并不干预。当这一切在自然进行时,修行者就退出了营造,转而进入观察的角色。

 

他让一切自然地进行,而他只是观察。过去,他也许不能容忍自己的痛苦,现在,他能够真正开放,让痛苦明白无误地自然展现出来,他不再刻意地营造某种形象。这思想的转变源于前期的经验,当他很疲累的时候,他能够感觉疲累而不反抗;当他昏沉时,他能够感觉昏沉;他可以自由地体验自己的身心经验,这种体验没有雕琢的痕迹。他也可以生气,甚至表示出不满,他自己可以表达意见,无需怕旁人指责自己。总之,他能够在生活中自然地体验自身的经验,而无须顾虑什么。他与自己的整个身心全然而真实地接触,没有任何的假面具,没有任何的营造,没有把自身的任何经验与意识排斥在观照之外。


对身心的存在与经验,只有到了这样的心态下,才能真正地去发现,去体验。这样的过程是自然的,是纯正的修行,而不是把自己的的修行纳入别人的某种模式之中,如此形成的修行模式则更适合自己。


这种从自身而来的修行模式常常更生动,更真实,它是真正的修行,真正地与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相处。在与自己的一切体验充分相处时,隐藏在自身内部的各种因素才能越来越变成一种自然的展现,这种展现不着痕迹,体现于当下。于是修行者不再处处顺应别人,不再否认一切经验与情感,也不再时时要表现出什么。他变成一个自然而活生生的人,他有经历,而这一切却都在观察的视线下。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他在非常自然的情形下进行观察,在情感的起伏变幻中只是观察,他放下了本期生命应该如何如何的问题,他不再世间的知识这中寻找答案,他只是体验,只是观察


修行者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人,他似乎从某种伪装中摆脱出来了,他不再要求自己应该如何。这就是说,他变成了自己。而在这种自然的过程中,他试图去发现存在于自身内在与外在的感觉和反应,以及自身的本质


这就是开放自己的一切经验,在开放中让一切自然展现,让行为、情感、思想变得自然,这就是开放的意义之所在,也是一位真实的修行者所自然达到的境界。当这一切自然展现时,他依然以自然来对待这一切经验。让一切自然展现,而修行者只是观察者的角色——留意这一切就可以了。这与他过去的被动的防御式或营造的心态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心理模式。


也许有经验的人会看到,如果修行者在体验各种感官信息时有自我组织的倾向,那么,从眼、耳、鼻等六根进来的信息就会在意识中遭到组织整理。这意思是,内在的心理模式只能容纳符合自己观念的信息,而不符合的就会被过滤掉,这意味着,修行者不能如实地接受全部感觉器官传来的所有信息。当观照的人处于这种处理信息的模式中时,他的观照其实只是一种取舍,而非真正地观照。


让当下的一切自然展现,不要组织,不要干预,这就是开放的态度。例如《大念住经》中教导的,当你正在贪着时,你不要期望自己不贪着,你只要认可那个贪着就可以了;当你生气时,你不要希望自己停止生气,你只要紧盯着生气就可以了。这正是纯粹的“当下”,这经验正是当下的一个真实的展现,而你要面对它们,不要与其对立,不要组织它们,不要修改它们。
防御与戒备的心理往往要求自己所不喜欢的经验消失,当正在贪着时,人们可能要求自己不要贪着;当生气时,同样地,你要让生气立即停止,如此等等。修行者看不到当下正在经历的贪着和生气,看不到这当下一刻,看不到这些经验,因为欲望,他完全忽略了这些,而这正是修行的最重要的素材


假若修行者看不到这些经验在当下的表现,他就无法面对这些情感、思想和行为。他要不断地与其对立(制造对立是很容易的),他会不断地组织自己的所有经验,不允许当下的一切自然展现——这心态不是开放的。修行者本来要观察这一切,现在,他却制造了相反的情形,封闭了一切自然展现出来的经验。


如此封闭的心态得到的结果是缺乏定力。心忙于修改,忙于组织,忙于规划,忙于让自己变的更好。这种心非常地忙碌,只是在欲望和期望中,只是让事物按既有的意愿展现——而事物多数时候并不会按你的意图展现,于是他要耗费更多的心力去维持,去反抗,这一切的无益行为却让他看不到当下——最真实的现实。这种不断地忙于修改,忙于组织整理的心态,忙于让自己变得更好,正是它们破坏了禅修。禅修者的定力被消耗殆尽,自身的经验被完全曲解,这从本质上形成了一个错误的修行基础。


禅修的安宁就是停止营造,停止组织这一切,这依然是定力修习的范畴,但它非常必要,没有这样的定力,真正的修行几乎无法进行。修习定力,修行者无须进入深山,无须隐遁,也无须拒人于千里之外,只要他能放开自己的一切经验,让其自然展现,他的心就会变得更安宁,变得清明,他就更能与自己的一切经验客观地相处。如此,他不再先入为主地坚持一已之见,去生搬硬套一套所谓的修行模式——而这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让情绪、心念、行为自己展现,这确实是一个困难的修习课程——它属于定力修习。人们早已形成的理念与标准,不断地给自己的修行设置障碍,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要让自己成功,要消灭一切失败。不要贪,不要嗔,不要痴,要让自己的心变得宁静,要让自己变得更有力度,如此等等。如果看看自己的这些心态,不难发现这正是不断地营造心理所产生的后果。


让真实自然展现,这是轻松的;把一切经验套进所谓应有的模式中,这是痛苦的。修行者越是能开放地对待一切经验,他就越能轻松地实现观照。这意思是说,修行中不能实现观照,其障碍正在于采用了错误的模式——心执着地要实现某种理想,而却忘记了自身。


以正确的修行理念为准则,才能让修行有所进展。在《大念住经》中,佛陀说:“当心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当心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有愚痴,当心没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没有愚痴。当心收摄时,清楚了知心收摄,当心涣散时,清楚了知心涣散。当心广大时,清楚了知心广大,当心不广大时,清楚了知心不广大。当心有上时,清楚了知心有上,当心无上时,清楚了知心无上。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当心解脱时,清楚了知心解脱,当心未解脱时,清楚了知心未解脱。”


佛陀指引的是现实的态度,是正视的态度,是观照的态度,这就是正确的修行之路——观照心理现实。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修行者最需要的是看到现实,而非理想。所以佛陀说:当心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


请不要误解!佛陀不是容忍贪爱与嗔恨,而是让修行者观照真实的内心,以了解内心的本质——无常。所以他在讲解修行的过程和结果时说:“于是他就内在的心观察心,就外在的心观察心,同时就内在、外在的心观察心。因此,他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心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心!」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很清楚,修行的原理在于,当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所有的内在经验时,修行者就能发现它们无常的本质,而当心理的无常本质展现无余时,修行者才能在自然的状态下根除贪着。这就是说,只有当修行者看清了心理状态的本质时,他才会感受到背负所有的心理经验是多么沉重的包袱,也是多么无益的事情,于是他会自然地放下所有重负,这就是无上的离苦之道。

 

如是   2009-5-1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吴明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健的评论:
好久不见!你好啊!
很显然西式教育训练出来的思维方式与修行修炼是有抵触的。
我觉得主要在于科学解决的是生活中的疑问,而修行解决的是生命的疑问。
我老是觉得修行难,就是因为“西式教育训练出来的思维方式”在我的思维行为中太顽固。

回复 悄悄话 明子既是搞科研的,不知是否感到西式教育训练出来的思维方式与修行修炼(如气功)有抵触?
我在校时也念数学/物理,现在感到它们与中国修道需要的思维背道而驰。修道思维似乎是“虚”(心本),是“不分”,而西式思维是“实”(物本),是“分”--即是概念;而修道却是要放下概念的。明子是否感到修行与科研工作有抵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