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正文

道德经 第 12 章

(2009-04-04 09:07:25) 下一个

为腹章 

恭闻天地之大也  能包含万物  能容纳百川  即是一个大肚腹一般 又有日月之明  能烛三界  能通八表   此又是个大眼目一般  天地虽大  日月虽明  若不得无极之真  不具太极之理  则亦不能有此许大之包含  不能有此许大之光明也    此等玅义

人人有肚腹   与天地之肚腹一样   性命阴阳含之于内  五脏六腑具之于内  二目即人之日月  通神之妙窍   人虽有肚腹  虽有眼目   若不得性真之玅   五脏之气  也不能摄养    二目之神  亦不能通光    倘若见物生心   正性不空   必至随缘而逐妄    所以目盲者   耳聋者   口爽者   发狂行妨者有之   五者之害  害于此矣   今日文中所讲者正是此义   

此章经旨   总是教人敛华就实  反妄归真   不可狥 xùn 俗苟安  溺于私欲之义

 

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者    青黄赤白黑   是五行之正气  流注于物者  人之能视谓之目  目乃六根中第一之根也  人之分别五色   正是眼之识  当其未视也   虽无色之形   而能别五色之视  自皎然明白     若识被尘转  惟见于色   则洞视之真体  不能照了  物之来也  目随物而去  心亦随物而去   心中之真见已忘   目中之所见必乱  虽五色当前  几不别色之为色  虽有见  亦如无见矣  与瞽盲人)者何异乎     文中言五色令人目盲盖是此义

修道之人   若能见一切美好之色像  如见一切不有之相   不起贪爱之心  不兴眷恋之意  忘于目  则光溢无极  存其神  慧照十方  目盲者  未之有也

 

五音令人耳聋

五音者   宫商角徵羽是也    听此音者   谓之耳根   人之分别五音  正是耳之识   当其未听也   虽无音接耳   而能察五音之正   有条而不紊    若听被音惑   惟逐于音  则静听之神机  不能徧满大千法界  内听之真空   不能通彻大音希声    音之发也   耳随音而去   心亦随音而去    虽五音当前  几不别音之为音  虽有听  亦如无听矣  文中五音令人耳聋   盖是此义    人能了悟肉耳非耳   尘音非音   则清静之妙音  自然不听而自听   聋耳之音   又安得聋我耳哉

 

五味令人口爽

五味者   酸鹹jiǎn碱)甘苦辛是也  凡有可饮可食者  皆有五味   舌以得味为尘   人之分别滋味者  乃是舌识也   人之知其滋味者  人之正性也     在舌为识  舌识非性   不能识味之体   识性非味   不能有舌识之用    因性被一切滋味所摄   性迷于味   味乱其性    所以贪于滋味者   口中之正味必失   虽有肴馔珍奇  几不能辩其美恶   文中言五味令人口爽盖是此义  

孔子曰   饭疏食饮水  而乐在其中    可见孔子深得不味中之真味耳    常闻修道之人有云  咬菜根  淡中有味   此正是百味皆空之义也     百味皆空   自然诸病不作   可不戒哉

 

驰骋田猎 令人心发狂

走马以疾谓之驰   驰马直走谓之骋   春田  夏苗  秋獮xiǎn “冬猎  总名为田猎

因上古禽兽最多   行猎原为保苗除害   故此句寓戒止之意   或围之于田野  或围之于山川鹰犬施能  努机乱用  东奔西走   逐物移心  一往一来  如病者之失心发狂   故曰驰骋田猎 令人心发狂二句  盖是此义

切思万物   皆本天地一气而生   但清浊偏正之不同耳   人之与物   均有此形   均有此气  均有此性  均有此命   人能以性命观之  自然不做田猎之事矣

 

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

难得之货即是货之奇者也   妨者  伤害也   伤于己者谓之妨   害于人者亦谓之妨    细想世间一切珍贵奇物   皆是难得之货   倘若贪之不义   得之不善  祸辱之端   由此而生   诲盗之由   因此而作  或致害于国家  或致伤于性命   太上戒之曰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盖是此义

君子知此难得之货   皆是身外祸胎   故去贪欲  而重道德    不义之富贵  且可以浮云视之   难得之货何至使有行妨之害哉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此是教人效圣人而行之之义   故以为腹不为目  总结上文   阴符经云  心于物生  死于物  其机俱在于目    人之见物而生染着   死之于物者   其机正在于此    人之忘于目   得大彻悟者  其机亦在于此

切思眼耳鼻舌身意    俱属情识之幻   惟我性中之本体   真空妙用   是以圣人为腹者   养性中之本体  不为目者   忘物引之见机  不贪不染   皆知为幻也   既知目识为幻   一切尘缘皆宜去之  故曰去彼  

既知腹中性体   一切存养皆宜取之  故曰取此    但去非有心而去   取非有心而取    为腹不为目  其去其取  皆是自然之道也

人有六根  经只言眼耳口三者何也    六根之中  以此三者为要  又言为腹不为目何也   眼根是六根中第一根  六根之先机   皆在与此  故此单言不为目   人果能眼根一返  六根自静   了尽一切尘缘   圣人为腹不为目   一言以備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