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东亚文明体

(2009-09-03 18:39:09) 下一个

东亚文明体

摘自《现代和谐论》

孙安

 

东亚文明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东南亚10国(越挝柬泰菲缅新马尼汶)和东北亚5国(日韩朝蒙中)人口达20亿,GDP占世界25%,虽然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却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和发展最快的地区13年后的2020年,则将达世界GDP4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将成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且还由于东亚诸国团居一隅,具有类似的战略缺陷资源相对贫乏、交通线吻合且安全性不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由十国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人口达5亿,其中越南8400万,老挝500万,柬埔寨1300万,泰国600万,缅甸5000万,菲律宾9000万,新加坡300万,马来西亚2600万,印尼2.2亿,汶莱37万。宗教以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为主。

东北亚五国和地区,日韩朝蒙中和港澳台,也称小东亚,共有15亿人。其中日本1.3亿,韩国4600万,朝鲜2300万,蒙古250万,中国(大陆)13亿,香港700万,澳门53万,台湾2200万。宗教以佛教、神道教、基督教为主。

亨廷顿将东亚地区称为儒家文化圈。东亚历史上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尤其在小东亚和大部分的东盟国。

 

四大文明板块

当今世界有四大文明板块:基督教文明板块(或西方文明,或北约板块),伊斯兰文明板块(在中东和中亚各国等,以阿拉伯国家为主),儒家文明板块(或东亚文明,以日韩朝蒙中东盟为主),东正教文明板块(独联体,以俄罗斯为主)。

另外,印度文明板块、南美、非洲板块未来也可能崛起和替代而进入前四。印度板块势头强劲。文明板块按实力排名。

儒家文明板块下的中华文明,对应于基督教文明下的英语系文明(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日本文明对应于德国系文明或法国系文明。亨廷顿将中华文明、日本文明与西方文明并列,模糊西方大国之间的文化区别、明细东方大国之间的文化差别,似有团结西方、分化东方之意。我们是谁、我们不是谁,有时的确以文明划分。

亨廷顿写到,“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文化类同的社会彼此合作;从一个文明转变为另一个文明的努力没有获得成功;各国围绕着它们文明的领导国家或核心国家来划分自己的归属。国家日益根据文明来确定自己的利益。它们同具有与自己相似或共同文化的国家合作或结盟,并常常同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发生冲突。国家根据其他国家的意图来确定威胁,而这些意图以及看待它们的方式受到文化考虑的强大影响。民族国家是而且仍将是世界事务中最重要的因素,但它们的利益、联合和冲突日益受到文化和文明因素的影响。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人们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

四大板块中,毫无疑问,基督板块最为强大。在当今,不论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但是,欧美各国日见相对衰退,不论在人均实力还是人口比例。

伊斯兰板块之所以名列第二,主要就是因为伊斯兰在当今和将来的力量。伊斯兰具有2000年的悠久的强盛历史,具有非常的顽强性和相当的成熟性,虽然内部也勾心斗角,但具有强烈的精神性、献身性和宗教团结性,占有地球70%的石油资源,石油是世界动力的源泉,在未来石油日益短缺的时代,伊斯兰地区作为世界心脏动力的意义尤其重大,而且地处欧亚非交汇的枢纽位置和交通枢纽,特别是其庞大的信徒数量,已经达到13亿,而且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总是远高于其它族裔,在欧洲尤其明显。以此同时,知识和技术也在增长,这是增长伊斯兰力量最有效率的地方。

伊斯兰力量的增长,是很近时期的事情,30年前说到伊斯兰,很认真的人不多,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伊斯兰力量增长的非常快速和明显。人口数量、精神力量和石油财富,是伊斯兰力量的构成。这些因素在这几十年都有了爆炸性的增长。

美国人Mark Steyn在《America Alone》书中写到:“欧洲穆斯林的官方数字是2000万。鹿特丹40%人口是穆斯林,比利时最流行的男孩名字是默罕默德。法国城市人口30%是穆斯林。在欧盟,‘西方’妇女生育率只有1.4,穆斯林妇女的生育率是3.520世纪80年代人们担心的‘黄祸’(Yellow Peril)根本没有发生,日本也没有崛起,因为他老龄化了。同样道理中国能崛起么?也不能。因为中国将未富先老”。人口的增长,大大加强了伊斯兰的力量。

石油价格在1970年为每桶1.39美元,2003年为27美元,2005年为55美元,2008年达到140美元,低油价时代本质上已经一去不复还了。不仅仅是惜采惜售心理已经产生,更是因为资源日益枯竭,沙特国王说为子孙保留资源要禁采新油田,沙特的产油能力是1130万桶,但是实际产量调整至900万桶。按目前价格,海湾诸国每天都有天文数字的美元进项。石油美元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力量。

以推翻伊朗巴列维国王为标志的原教旨主义运动,席卷伊斯兰世界,极大地增强了伊斯兰的精神力量。以阿富汗抗苏战争的胜利和9.11破坏力为标志的事件,都展示了伊斯兰世界的力量,珍贵的石油资源,结合伊斯兰的强悍精神和庞大人口,加上其欧亚非的枢纽性战略位置,已经极大地和将要更大地改变地球的政治经济生态结构,让西方产生了空前的危机感。

中东产油国组成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就打算学习欧盟在2010年发行自己的货币"海湾共同货币。欧盟于1999年发行了欧元,流通量在2006年底即已经超过美元。

所以,涅尔·弗古森惊呼:“伊斯兰与西方针锋相对,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上再次全面挑战西方。

东正教文明板块的核心国是俄罗斯。近年来因为石油价格的高涨,和普京推行国家主义的俄罗斯民主体制,俄罗斯得到显著的复苏。俄罗斯拥有国土世界最大,达到1700万平方公里,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森林、水力和矿产资源,横跨欧亚大陆,拥有三大洋出海口的战略地理位置,顽强、强悍的民族性格,数一数二的军事研究能力、航天能力和核能力。如果未来人口急剧下降的趋势得到扭转的话,俄罗斯将是一个能够再兴世界霸权的潜力国度,目前是世界之一极。强大的俄罗斯和美国难免利益冲突。俄罗斯是一个国家利益、荣誉至上的民族,不可能对美国的亡国之恨无动于衷。里根时期美国的冷战思维和高超战略技巧,不仅解体了苏联,而且重创了俄罗斯经济。亡国毁“锅”之梁子,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的。088月的俄格战争,是苏联解体事件的延续,也是美俄冲突的最新发展,同时也是俄罗斯复苏和重新强大的历史见证。

儒家文明板块,或者叫东亚文明板块,虽然具有诸如中国和日本这样的世界大国,但是就文明板块而言,并未成为世界的强有力的板块。因为,东亚文明体并不统一,散、冲突和内耗。而关键的障碍,则是中国当今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或佛教的,从而似可归类又难以归类于儒家文化圈,可能也和古往的“远交近攻”这个过时的地缘政治理念有关。但东亚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全世界60%的吊车、50%的钢铁和水泥用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土地和工厂,使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商品制造和供应主要基地,已经连续有30年以近百分十的速度增长;日本具有全球最精密的制造能力;韩国台湾等具有中高档的大规模制造能力;东盟诸国也具有廉价的规模制造能力。从东南亚的低中端到东北亚的中高端,全线覆盖,东亚在世界具有最强的商品经济竞争力。

但是,东亚存在一盘散“珠”现象,存在一些战略性缺陷。比如,资源的相对贫乏;经济格局都是属于制造型的大进大出类型,进口原料、出口商品,这和美国的服务型经济颇为不同;军事远程投射能力都非常局限,交通运输线都缺乏安全保障,交通线重叠但缺乏协力维护的机制甚至意愿,不仅效率局限,关键是交通命脉受制于其它地区;都以制造业为主,竞合协调不足,竞争原材料时竞相提价,竞争市场时竞相杀价,就是有人戏称的,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协调不足,相互纠缠于历史过节;军事弱小,即便中国这样的大国,远洋、远空的能力都相当不足;而且相互对持,如韩-朝、大陆-台湾、中-日等,互相抵消,都是处于东亚范围的内耗之中,都不能、也不敢脱身走远。虽然交通线事关命脉,但是都是内斗有力、保障无力,致力于内斗力量的建设、乏力于保障远方和长期力量的建设;无法保护东亚之外的利益和保护侨民的安全。东亚至今都还缺乏在框架内消除紧张关系的多边架构。东亚的经济单腿粗大,其它细小的整体不平衡的缺陷,十分明显。

 

东亚的成功发展和缺失都不是偶然的。

东亚的成功,与东亚拥有的资源有关:庞大的人口基数(近20亿)、优秀的人力素质(平均智商106和重视教育的传统)、好的气候(不若俄罗斯太冷、不若非洲太热)和儒家文化(东亚价值观)。过去20年经济增长4倍;区内贸易和出口分别增长8倍和26倍。

东亚文明的特点有:集体优先;尊重权威;家庭观念;勤劳;节俭;重视教育。其中,集体优先观念是和西方文明的个人主义最显著不同的地方。

亨廷顿将个人主义列为西方文明七个特征之一。西方文明的七个特征是:基督教,欧洲语言,政教分离,法制,社会多元主义,代议政体(民主),个人主义。核心的特征是基督教、欧洲语言和个人主义。其中,个人主义是基础性特征。其它基础性特征还有:基督教和代议政体。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和日本的石原慎太郎在合著的《亚洲可以说》一书中宣称:“亚洲可能创造史无前例的伟大文化圈。现在是亚洲创造取代欧美近代文明的新范例的时代。

当今世界是集体主义趋势的时代,而不是个人主义趋势的时代。个人主义在过去文明未足够发达时期,人可以“自由”发展,在欧洲、美洲或殖民地都是,地域广阔、资源充沛,在西方,个人主义在历史上有其自然的渊源。在东亚,最早的农耕文化,养育了众多的人口,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竞争激烈,集体主义也有其自然的根源。所以儒家文化重天下、重社稷、重国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明日益发达,互动日益增多,人口日多、资源日益贫乏,集体主义的价值则日见重要。否则,人类无法面对未来挑战。个人主义在当下日趋高度全球化和资源短缺的人类社会,具有越来越大的局限性。

集体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世界主义。世界主义的内涵就是地球村庄的概念。

国际格局的变化实际上也印证了集体主义价值的提升的趋势。欧盟本身就是西方文明体的集体化的案例,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77国集团、南亚区域合作、阿拉伯合作委员会、伊斯兰会议组织、中美洲共同体、南美共同体12国、东盟等等都是,都是为了顺应文明发展或者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而产生的组织体,显示出全球性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尤其是欧盟第一轮东扩、第二轮东扩以及未来第三轮东扩,正在迅速发展之中;在美洲地区,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向南扩展,也即将形成涵盖美洲大陆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大西洋两岸正在逐渐形成两个大的板块。太平洋东岸本来是集体主义的温床,现在在宏观上恰恰反而落后,正处于多向重叠的勾心斗角“内耗”之中。

西方文明的价值观并不全部适合东方,如个人主义。西方文明立基于个人主义(局部最优自然整体最优,所以政府是不得不存在的坏东西,),并不充分适合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未来社会需要集体优先,人类社会的未来需要世界主义,需要全球协调一致的气候控制、环保努力、资源调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控制、“正义”定义的归一的认同,比如:穆斯林认为古兰经是正义的定义而基督徒认为圣经才是正义的定义,否则,随着资源(矿产、生态、土地)的短缺和人的能力大增,尤其是高科技武器的能力,如核武器、基因武器、导弹、化学武器等,人类自相残杀、最终相互摧毁的结局是难以预料和控制的,人类将可能自我毁灭。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洛吉说:集体主义文化将比个人主义文化占优势,现在的世界正在进入欧洲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联盟性的集体主义时代,这意味着世界正迈入以儒教为基础的东亚集体主义时代。澳大利亚李瑞智教授甚至还说:二十一世纪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是儒家文化圈的世纪

全球一体化、世界各地文明板块强化,都要求东亚强化其集体精神,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以追获东亚的公正、繁荣和安全

但是东亚从总体来说还是一盘散珠。不论是经济上、政治上、甚至价值观上都是如此,是分散的、以民族国家为特征的区域。朝韩对立、中日不和、韩日不和、东盟戒心中日、台湾敌视大陆等等。宁结外友,不友邻邦。

东亚的缺失,则和儒家文化缺失和中国的缺失密切相关。中国是东亚儒家文明圈的核心国。正如前面讨论过的,由于后儒僵化的缺陷,导致明灭清立,正是清朝继续僵儒和少数民族统治的权术性需要,比如文字狱、八股文,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导致中国近代的全面落后,直至1911年的清朝瓦解,而且动荡至1949年,中国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中国选择和坚持共产主义,不如说是要追求中国的富国强兵之策,要摆脱近百年的国家耻辱和民族危机,它的本质是近百年来各种救国方策和方向中的一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选择以消灭剥削为旗号的平等理念的共产主义来克服以等级化为标志的传统儒家,具有相当的必然性。

但是150年来,中国实际上还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最佳文化定位,既没有发挥传统的巨大优势,也没有发挥儒家文化圈的儒家龙头作用,也依然没有将儒家文化对应的心灵领域的缺失补齐。所以北京思想界有了当今是第三次百花齐放时期的说法。

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国由纷乱的战国向统一的王朝过渡时期,历史最终选择了从孔孟儒家变异过来的董氏儒家作为正统理论;

第二次是清末民初,僵儒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在中国出现或产生了康有为大同世界、资本主义、民主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列主义等众多思想,历史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作为中国的正统理论。几十年的民国时期实际上是中国历史过渡的磨合期。以经济平等为主要诉求的共产主义非常适合用于克服僵儒的等级化的伦理体系。所以也可以说,共产主义在中国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实践上的普遍性失败,理论上也暴露出重大缺陷,才有了黑猫白猫论、实践真理论、三个代表和物权法等一系列举措。中国正在苦寻新理论。国内的孔子热、和谐思潮都反映了这种现象。这一次变革的理论方向,一定是和中国厚重的历史关联,一定需要从几千年的历史中继承优秀和精华的东西下来,一定是与社会传统接轨、立足于数千年历史沉淀的理论,并且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化,去除传统积累中的不适应未来和全球化的东西;同时,也一定是和当前社会接轨,继承了共产主义的平等理念的理论。即,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百花齐放最终所选择的理论,一定是立足于中华文明、具有平等理念的面向未来和面向全球的理论。

中国的体积和容量、中国在历史传统中的作用,注定中国、而且只有中国,能够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将起到核心国的作用。但是,只有中国真正定位清晰了,定位到厚重的传统文化的位置上,才可能在儒家文化圈起到真正的龙头作用,在亚洲找到志同道合的群体,东亚板块才能凝合,中国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主导国。更一步的,中国在东亚的定位,是具有核心国的责任,但未必就是追求主导国的地位。中国和东亚各国本质上是平等的。中国逐鹿东亚的目的,不是为了征服东亚,而是为了正东亚,是为了东亚的和谐、和谐的东亚,是为了公正、繁荣和安全的东亚。

一个自己打着非传统的大旗却又要求在儒家文化圈起引领凝聚作用的可能性,期望不不认同自己旗号的别人,又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几乎是很难的。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与为谋,中国应当在文化层面恢复传统文化的定位,才能够和儒家文化圈文明体结合好,真正的东亚文明体才能形成,否则最多只是东亚经济体,甚至经济体都难以紧密成型。仅仅依靠利益而扭合的朋友,只是酒肉朋友,甚至难以成为真正的朋友。价值观是文明体的最有效的粘合剂。“君子之交淡如水”,若水的东西之所以能够凝合君子之交,这就是精神价值观层面的东西,价值巨大。中国只有找到适当的文化定位,奉行一个大家认同的理念,才会有铁杆盟友。

 

未来东亚文明体的繁荣、安全和公正

日本的高技术的精细、顽强和团队精神,韩国的倔强勇敢创新和制造,东盟十国的人力资源,台湾的设计制造、香港的金融和服务、大陆的创新制造土地和人力资源,构成了世界最大、最有活力的经济体,成为了世界的商品的制造供应中心。

今后东亚最大的利益在于,做好全球性产业集群链,保持和强化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建立影响全球的供应能力。以东亚的力量,可以在许多领域执世界牛耳,做好健全产业链,比较能够保障利益,比较能够经受风雨。中小国家,如越南泰国,则往往难以形成独立产业链,价格和市场任人宰割,抗不住风吹草动,纵使眼前获得订单,并不是长久之计。当前全球化的文明进程中,联系、冲突和竞争强化,集体作用强化,区域板块在强化。如北约的扩张、欧洲诸国联合抱团一起以壮力。东亚文明体已经日渐显示其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东亚产业存在雷同重复建设问题,需要类别化和层级化疏导,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集群,增强区域竞争力。

未来石油能源价格必然高企,集合的产业链集群由于能够降低物流成本,将具有更大的竞争力。能源短缺导致的高油价,有可能演变成东亚产业链集群集合的促进因素,从而增强东亚的制造竞争力。20087月当石油价格攀至每桶130美元时,英国伦敦爆发了货车业反高油价示威,一个司机表示,现在每周的燃料费增加超过三千英镑。分散的制造业比集合的制造业消耗更多的物流成本。

只有团结起来,做成全球最强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才是久安之策。东南亚、东北亚都以公平高效的方式联合起来,战略促导,有效分工,分合进击,提高效率,避免内耗,东亚就能创造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而且较久远地保持下去。

东亚文明体的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需要是,设立东亚的国际技术标准和产业标准。目前国际标准不是美国制定就是欧盟制定,或者并用。东亚虽然是最大的制造基地,很多领域的制造技术也是最先进的,规模也是最大的,但是东亚的标准的话语权却非常微弱。东亚文明体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制造团块,加上2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哪怕不独立设立国际标准,哪怕是在美欧之间的增加一个跟随选择权,都可以成为改变格局的关键少数。比如,RFID的频率标准等。目前这个跟随权都自己放弃,设立权就更不重视了。关键是东亚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足够推动。当今是平等趋向的全球化时代,是多元的集体主义趋势,文明数量减少但文明重叠增加,国际政治也趋向互动影响和交叠格局,金融趋向区域性国际多元货币,产业和技术标准也将趋向区域性联合标准和国际多元并存。

目前日、韩、中各立或择标准,各自为政,总体上只能跟随美国或欧洲标准,实际上没有发挥东亚的作用。在标准上没有话语权,在产业必然反映出来。

作为案例的一个东亚技术或产业标准,可以是“东亚通用的嵌入系统汉字芯片库标准”。因为在日韩中台及若干东盟国,都能看懂部分汉字,而且汉字言简意赅,搞一个小显示屏仪表用日韩中台基本通识通用的汉字库或短语库,及通用仪表汉字标准库,对仪器仪表在东亚流通和占领市场而扫除障碍具有极大帮助。比如在日本,常用汉字有2000余字,韩国和越南也是最近几十年才不用汉字的。将来,一个产品如果在欣欣向荣的20亿人的东亚市场占住脚并流行开来,离世界主流就不远了。另外,这个标准也有利于强化汉字的地位,强化中华文化在东亚的地位,强化东方文化的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反之的事例也具有类似的意义。越南和韩国废除汉字,表明从中华文明圈脱离为儒家文明圈,当韩国从佛教国变更为其它宗教国之后,就表明又跳出了儒家文明圈。不过,20052月,韩国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全面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中国汉字和汉字标记。并且提出了《推动汉字并用方案》,将目前完全使用韩国文字的公务文件改为韩、汉两种文字并用,以解决韩文难以清楚地表达汉字含义的难题。最近,韩国21名历任总理联名签署了《敦促在小学正规教育过程中实施汉字教育的建议书》。韩国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基督化但汉字恢复的多向历史进程中。表明汉字的推广,具有巨大的现实空间,仪表汉字标准,则有现实的价值和作用。

建设共同市场,在关税、商标、品牌、专利、物流、全球性物流、供应、原料采购(联合采购)、协调(统一)报价有所协调,在研发、物流资源、销售渠道、服务资源上有所互协共享、建设地球上最完整、最有竞争力的持久产业链集群,是可行、也是应该的

已经有文章说亚洲也应该发行亚洲的货币----亚元。2020年东亚GDP将占全球40%,这样一个区域如果发行自己的货币,将是有份量的,也有利于亚洲、尤其是以制造为特色的东亚经济体的发展和稳定。亚洲应当发行亚元,以增强东亚的竞争力。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前总理他信英国《金融时报》呼吁,“设立亚洲债券,将亚洲的盈余应用于亚洲的生产性资产”。可以认为亚洲债券是亚元的一个中间站。海湾元是石油元,美元是传统综合元,欧元是新兴综合元,亚元是制造元和新兴综合元。卢布、加元、澳元都是资源元。货币也在体现全球化和集体主义趋势。

东亚文明体的经济力量的建设,还可以借助庞大的世界各地的华人存在,作为经销点和终端。也可以将世界各地的东亚人联络起来,形成庞大绵密的销售和信息网络。事实上目前已经是这个格局。未来将会强化这个格局。2006年中国对欧美贸易顺差2400亿美元,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是最便宜的;但是,中国对日韩台逆差1450亿美元,对东盟逆差200亿美元,大量的是高技术的零部件和低技术的原材料进口。说明,大量的商品从东亚输入中国,大量的商品又从中国输入欧美。这部分商品为什么不从东亚商品直接到欧美市场?因为欧美市场有较高门槛,如规模性的门槛、销售渠道的门槛、包装物流的门槛等,越南泰国包括日韩都缺乏中国多方面的综合优势,直接攻进欧美市场不如中国有力。中国的优势在于全球性的渠道网络,如到处可见的温州商人开的超市、国际化的义乌商品市场、遍布世界的华人贸易公司,中国优势还包括中国统一市场的巨大规模,由此引发的包装、物流、仓储、销售、服务等产业链优势等。所以,东盟日韩台和中国的经济融合,宏观上将是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如韩国渣打银行总裁大卫·爱德华兹在《朝鲜日报》发表的专栏文章中说,中国领飞可以带动“亚洲雁阵”。但是从国际收支平衡角度,中国目前则承担着东亚地区对整个世界的贸易收支的不平衡。东亚经济体间的收支不平衡,完全有可能演变成中国在东亚的一种特殊影响力。

所以,东亚诸国应当联合起来,成为高效公平运作的经济体,做大做强做全产业链集群优势,做世界主要的商品供应基地,同时取得资源供应的团体优势,同时以自己的超级巨大的市场(20亿人,欧盟市场是4亿,美国是3亿)作为话语权,也以东亚这个世界上最精密、最廉价、最大规模的制造能力为话语权,在标准、市场规则、及相关方面联合谋取有力地位,共同谋取东亚的持久繁荣,也为世界的持久繁荣做更有效的贡献。

东亚要停止互耗互斗;要将保护好命脉般的交通线做为共同要害,甚至可以组建东亚物流运输护航联合机制;要在物流、通讯、交通上做好基础性工作,服务东亚,服务世界,繁荣东亚,繁荣世界,安定东亚,安定世界。

比如,泰国克拉地峡运河项目,就是一个对东亚具有极高经济价值和安全价值的项目,102公里长,400米宽,25米深,能缩短航程1200公里、时间2-5天,大型轮船每趟节约几十万美元,给泰国带来300万人的就业。未来高涨的油价,更推高克拉地峡运河的战略价值。目前中国的80%进口石油、全球50%的油轮、每天1100万桶的石油、全球1/4的海上贸易、每年6.3万只船都经过马六甲海峡。经济效益是一方面,关键是安全。马六甲海峡三国共管,责任不清,海盗猖獗,而且要三国同时搞定才叫安全,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是泰国运河,不仅单纯而且鞭长可及。250亿美元投资泰国想做但投资不起,400年来的梦想一直没有实现。而且,马六甲海底日益沉积,最浅处已经升高到只有25米,已经对大型船舶产生限制,而且海峡最窄处只有2.4公里,对航行能力和航行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所以,为东亚的长远繁荣和安全起见,所以东亚主要国家就应当联合担当起来。以泰日韩中为主,还可以让越柬挝菲朝俄等,甚至美国加拿大等,参与分担克拉地峡运河项目的建设成本。中国有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日本也有1万多亿美元,各拿几十亿出来,换来大幅度的安全改善与持久便利和显著的持续效益,而且顺便在印度洋侧搞个修船给养基地、安全护航基地、中国乃至东亚商品物流仓储枢纽,价值无疑巨大。1万多亿美元外储放在银行一年也要贬值几百亿美元。泰国运河价值完全可以比美巴拿马运河,因为流量特别大,是东亚的动脉。

随着泰国运河的可能建设,泰国和中国缺乏陆地接触的缺陷将显露出来。所以,在老挝、缅甸、泰国和中国等四国,各出5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交界处设立四国共管的2000平方公里的独立自由区,以便物流交通等的畅通,将是策应泰国运河的多方共赢的之举。

随着北极冰盖的消融,北极航道日益成为可能,至少季节性可航行。东亚诸国对于北极航道也应当有所合作,未雨绸缪。北极东北航道对东亚的未来也将产生重大价值,能够缩短东亚欧美之间的航程达7000公里。

拿泰国运河和通用汉字芯片标准的例子,只是想说明,东亚诸国的合作太少了,东亚各国自顾自,眼光和担当都不足。合作,只有合作,经济的合作、文化的合作、军事的合作与政治的合作,才能创造高度的持久的东亚繁荣;只有合作,才能创造东亚的安全和公正。

一个好的文明体,其公正性是首当其冲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公正性判断体系,如政府和法院,但是彼此的标准和机制常常是不同的。但是,文明体内跨国的人或事,虽然目前已经大量存在,而且越来越多,东亚尚缺乏适当的机制,既缺乏裁决机制,更谈不上执行机制,甚至缺乏研究和评估机制。东亚跨国的事情天天有,但是就是没有协商调节机构,任何问题都可能变成外交事件,既不是高效也不是应该长久之状况。如中国出口日本的毒饺子事件,中国说投毒在日本,日本说投毒在中国,双方又都不向对方公开一些技术查证信息,僵持不下,由事故或刑事案件演变成影响两国关系的外交事件。根源之一就是缺乏第三方的公正机构做出评估、乃至裁决、甚至执行,或者缺乏多边机构以协调。所以,东亚文明体有必要成立东亚官立的多边协调机构,或者民营的、或半官半民的若干公正客观非第三方非赢利性的“东亚事件公正性评估事务所”之类的研究和评估机构等,并以东亚的普遍价值观为标准进行运行;或其它具有一定协调能力的机构,协调东亚,以求一定程度的公正性。这些对促进东亚的公正性不但有所帮助,也是保持和谐东亚的必要。

东亚要保持世界四强之一,并进一步发展,应当大量增加软投资的比例,尤其加大面向东亚文明体的研究的投资和捐赠,提高对东亚文明体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及发展思路的广度和远度。比如,应该设立东亚发展安全研究所(15国联合或部分国官立)、东亚竞争力研究院、东亚联合标准促进会、东亚产业链促进机构等等。

目前,西方相对过去正在急剧衰退中。衰退的宏观原因,既有西方文化不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缺陷,也有伊斯兰板块力量的大幅度上升和以东亚经济的崛起所致。

未来20年是东亚文明体整合的黄金时期。

东亚文明体的建设,关键在于中国的稳定、中国的发展,中国对周边各国的带动、辐射与合作。中国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的原因,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中国的稳定却又是一切之根基,包括使东亚板块具有持久竞争力屹立于世界,成为世界的难以撼动的制造中心,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其他地方不能轻易取代的产业链集群,未来也有机会进而也成为世界服务中心。

虽然日本是东亚民主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也是儒家思想保存最完好的国家。民主体制和真正的儒家并不矛盾。真原的儒家,就是民本、平等和追求真理的,同时又是集体主义的。而民本与民主虽然在规范上未必一致,但在理念上是一脉相承。如果说有区别,那么就是,儒家的民本更多的是价值诉求,而西方的民主更多的是形式诉求。日本国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儒家伦理,一旦汇入东亚的儒家文明体系,将是能够发挥促进和稳定东亚文明体次序的积极作用的。实际上日本已经就是儒家文明体系的一个有机构成。

东亚文明体,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最勤劳和聪明的人民,最具有集体精神的群体,最具有家庭伦理,最“仁忠孝诚礼勤俭智勇义”的地区,最中和温馨之区,最有活力的经济,加强合作,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世界的繁荣安全公正的文明体。

在《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中,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我所预见(地球)的和平统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轴为中心,不断结晶扩大起来的。我预感到这个主轴不在美国、欧洲和苏联,而是在东亚。由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组成的东亚,拥有众多的人口。这些民族的活力、勤奋、勇气、聪明,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毫不逊色。无论从地理上看,从具有中国文化和佛教这一共同遗产来看,或者从对外来近西欧文明不得不妥协这一共同课题来看,他们都是联结在一条纽带上的。并且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将来统一世界的人,就要像中国这位第二个取得更大成功的统一者一样,要具有世界主义思想。同时也要有达到最终目的所需的干练才能。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世界的统一将在和平中实现,这正是原子能时代唯一可行的道路。

东亚文明体要的不是、也不可能是统治世界,而是与世界和谐。

现在和未来,西方和伊斯兰世界至少有两个大的冲突焦点。一个是欧洲传统白人和欧洲穆斯林在此消彼长的大融合过程的利益冲突,即面对欧洲穆斯林化的前景而导致的冲突;另一个是在中东以色列对圣地耶路撒冷的争夺导致的水火不容。这两个冲突美国都无法袖手旁观,因为美国是基督意识强烈的世俗政权,每一张美钞上都声明我们信仰上帝”,美国基督徒为86%,泛利益论和泛国家不完全适用。前者是因为西方文明体的族裔、文化等的难以割舍,后者是因为上帝子民犹太人对基督教的影响力和对美国的影响力,及宗教情怀的难以割舍。20世纪60年代,美国最高法院裁决:(600万)美国犹太人拥有以色列国籍,从而可以加入以色列国防军参战。显示了美国和以色列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一体性。由于伊斯兰力量的崛起和精神上的强悍,面对周边1.6亿人的阿拉伯众国,注定只有300万人口的以色列将把美国纠缠在中东。伊斯兰和基督教两者在教义上针锋相对,都认为对方是撒旦,不可调和,彼此争斗了千年,期间经历了像十字军那样的大规模和长期的战争。反基督的势力或人,都被美国视为敌人。20世纪日本的崇拜天皇的反基督的军国主义体制、希特勒的反基督的纳粹运动、再是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共产主义运动、然后是近些年复兴的伊斯兰世界,美国都针锋相对之。

所以,以美国为首领的高度进取型的西方与阿拉伯世界为核心的高度精神型的伊斯兰、以及携强大资源和军事能力崛起的俄罗斯,未来冲突势必将此起彼伏和激烈变幻。

世界上的第一板块和其它强力文明板块的之间的争斗,鹿死谁手殊难意料。东亚唯一能够做、而且在空挡期的机会是,加强东亚整合。全球的力量谱线,正在往有利与东亚的方向移动。20093月,韩国总统李明博称,亚洲时代即将来临,全球经济中心在向亚洲转移。与亚洲各国加强合作不是选择,而是必须的

东亚整合的路线图是,以中日为A2Asia),中日韩(东北亚)为A3,中日韩越泰为A5(泰国是因为未来运河的战略价值),东盟中日韩(东亚)为A13,东亚澳新印的A16,逐步实现东亚整合。也包括其它的单边,如中朝、中韩、中缅等。东亚整合路线图是:关联东亚命脉的航道安全维和;东亚泰国运河统一推动;东亚航线的高效率整合(海、河、铁、汽、空的次序,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物流体系);东亚汉字芯片字标准(芯片汉字、短信汉字、数字汉字);东亚制造标准(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包装标准和其它外围标准);东亚技术标准;东亚的制造体(具有全球最强竞争力的协调分工高效低成本的产业链群);东亚的全球营销体(具有全球最强竞争力的物流和制造的营销体系);东亚的全球经济体(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东亚文化体(儒家文化和东亚价值观);东亚的全球利益体(具有东亚利益的全球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乃至意识形态)。

东亚应当均衡建设繁荣、安全、公正,加快协调的基础---价值观的整理建设和文明体中道德体系的确认和建设,加快道德价值观流传体系的心灵长城的建设,加强东亚文明体的和谐建设。对中华文明体包括对中国文明体而言,合力建设好东亚文明体、中华文明体,是和其他文明板块竞合的基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