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加散记
吕孟申 吕涓漪
(二十) 感悟人生
加拿大的冬季寒冷而且漫长,旅居加国的日子,正好可以读读书写写文章,将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一则聊以自慰,二则写出来供大家评阅,亦算为社会尽一份力啊。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随着时间的流失,会一天天走向归宿 ;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逃得过。人生百年,最多不过三万六千日,从生命的起点走向终点,每一寸光阴我们都无法挽留,任何人也不会改变。
所以,我们从懂事的那天起,就应当以自己的睿智,去筹划、谋略一生。那怕前去的路坎坷艰难,我们也要勇敢大胆地而且永远微笑着,用脚把它踏出来,因为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有太多太多的人不知道人活着为了什么?因而糊里糊涂的糟蹋了大好人生,而且也不只是与草木同朽而已,甚至用自己的错误酿造着人生的苦汁,既害己又害人,在生活的历程中呈现出太多的黯淡、凄苦、无奈,当然更不晓得何以为人,怎样度过生命的每一天,因而偏离了人生的方向。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化,随着物质文明的繁盛,人的欲望也随之膨胀无法抑制。大多数人都趋向功利主义,追求生活享受,但物质的满足,何尝能填满空虚的心灵?有些人恣意追求欢乐,但欢乐过后接踵而来的是更多的空虚;有的人整天找刺激,而所得到的却是更多的寂寞;也有人不择手段,投机钻营去创造所谓的人生辉煌,殊不知繁华过后乃是凄凉,在这相对纠缠清醒与麻木中往往使人迷失自我,背离人生的使命。
人生的使命是神圣的;不管你生活在东方还是西方,也不管你境遇是低谷还是巅峰,只要是活着的人都要经过一段由痛苦而觉醒,由陶冶而净化的过程,才能摆脱那无常的幻灭,把握到生命的真实永恒。也唯有时时处处不断修身养性,(起码做到无罪一身轻),才能保持内心的安详,心灵的和谐,进而廓除生命的阴暗面,达到光明的圆满,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使命。否则,就没有办法得到光明、喜悦、安详的心态。人生一辈子,生命或长或短,不管生在太平盛世,还是战乱动荡年代,都应自觉肩负起应尽的使命,不管你智商高低,境况如何,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明明白白的活着,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才不枉生而为人。
只有不断地修身养性,才能去除心中残余的杂质,完成生命的进化,也只有生命进化后,才能证明生命的永恒,摆脱一切烦恼的纠缠,煎熬与无奈。如果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始终坚持做到诚、敬、信、行,就会实现圆满人生。
诚:不但是构成中国人文精神的物质,也是中国伦理哲学的标志。当你的真理智,达到止于
至善的境界时,同时也把你的整个生命的真情感,投入这真理之中,而反映为死守至善之道的坚决意志,成为纯一不杂的诚。能诚就能择善固执,抉择真理,以到达不疑之地,到达不疑之地,才能断惑,断惑才能证明宇宙的真实。
敬:不随便,不散漫,不松懈,不放逸,严肃, 规矩,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敬畏圣贤,身体力行,
信:信有智信与迷信之分,迷信是一种私我欲望的功利心理为出发点,执幻为真,自我安慰。真正的智信是到达不疑之地然后再信,所以信必须是倚智慧抉择的正信,然后,坚定不移地作为行为的指针,才能获得成功。
行:解行相应,能够理解多少,就应该做到多少,如果光理解而不去做到,那就是知而不行,等于不知。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说明一切进化都显现在“行”。如果求知而离开实践,就只不过是一种空疏的道理,既不能在生命中发酵,也不可能变化气质,更谈不上完成人格化的熔铸了。
在实现圆满人生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挣脱名利食色的束缚和驱役。
名:有了虚假的自我意识,必然就有虚荣心的萌生,而挖空心思沽名钓誉,或欺诈造假,或追逐虚名自欺欺人。
利:就是自我我欲的占有欲,和自我保有的得失心。一切以满足个人的享乐为目标和动力,不惜违背道德和良知,掠取社会财富为己有。
食:一日三餐,不仅在于裹腹,而且还要挑精拣肥,奢靡浪费,吃香喝辣成为人生最大乐趣。
色:当今时代婚外恋,一夜情成为一种社会病态,只图一时愉悦快乐苟且偷欢色胆包天,既害人又害己造成家庭不和败坏社会风气。
如果一个人脑子里装得都是名利食色,那心灵就会被这些无明的妄想熏黑,越熏越黑不可自拔。
要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首先必须做一个解脱者,不为形役。
孙中山曾说:“人者心之器”。肉体只不过是心灵的容器而已,我们要能够用心控制主宰肉体,才不会办错事,行事有矩,而不逾越。
其次,不为物牵。
庄子曰:“至人用心若镜”。 面对一切理,事,物都清清楚楚地鉴知,,淡然面对,从容不迫。物,范围很广,用二分法来说,心以外的客观体统统属物。也就是若你能把持住心,不被周围的幻象浮光掠影所牵引,操纵,纠缠,就能像古人所说的八风不动。一切得失,利衰,毁誉来了,心不动摇,自然就能不为物牵了。
一个人只要扪心而安,仰俯无愧,应该就可以坚持生活的意义和生命价值。
再者,不为情囿。
情有正、有负、有大、有小、有凡、有圣,情是人类共同的道德根源。
正的情是爱,是牺牲,奉献与和谐。
负的情是仇恨,斗争与毁灭。
如果人类没有情,同时也就没有了道德,信赖和共存的基础,说某人无情无义等于说他不是人。倘若人不爱父母怎能算孝?不爱子女怎能是慈,不爱国家,不尽做国民的责任和义务显然就是不忠,背弃朋友岂是义?不爱自己的声誉就丧失了信。一切道德的生成,都是从一个情字萌芽,茁壮的。
扩情于家族,可以齐家,扩情于邦国,可以治国;扩情于万类,即是“能仁”。
如果缺少无私,无我的热情,情感冷漠,意志消沉,就一事无成。
不为情囿,也就是说,不要局限于儿女私情,对众生一样同情怜悯忧乐牵心。我们要把一颗情爱,仁慈的心广施于人而不求回报,继而,再把我们的情感扩大,包罗万生万物,才是一个智者应具备的风骨。
岁月无情,人间有爱,虽然天灾病毒战火夺去无数生灵,幸存者依然快乐地活下去,尽管每一天都有悲剧发生,但每一天都有喜剧上演,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就是人生。
对完美的追求过程,是人生最美妙的一种实践,人生如果把真诚都留在过程之中,那么,人生才可以更接近完美。
试看当今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生活在地球各个角落的人都忧心忡忡,每个人的心都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究其根源,现在的社会是经济决定一切的社会,经济社会支配人们思想的是功利主义,在功利主义人格化的弊病下,有的人是要钱不要命,有的人是要钱不要良心,只要有钱可得,无不趋之若骛,如贪污腐败,权钱交易,走私贩毒,弄虚作假,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让许多人活不下去,不少急功近利的人,只顾今天,不管明天,只求近利,不管远害,既然不在意,不关注,不珍惜,不希求一个更能心安,更好的明天,于是他也就没有明天了。
物质生活越提升,思想人格越堕落,欲望越来越高,品德越来越低的社会现实令人心寒,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生自我价值,造福社会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不努力的人不会成功,不付出的人不能获得,不耕耘的人没有收获,要想获得必先付出,这是宇宙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