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凭社会起起落落,东北人性格依旧。时间到了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东北人恍然醒悟,开始为自己好好打造未来。沈阳、大连、哈尔滨等相继提出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构想。在文化磁场的辐射力上,谁将成为这一寒地城市群的中心呢…
有人戏言:上个世纪从东北“出口”到关内的只有两样东西,张作霖的口头语“妈个巴子”和赵本山的小品。还有人说,东北地区原始文化积累过于贫微。东北不出圣人,棍子扫一圈,扫倒的全是武夫为生活在一个广阔地域的人画像是困难的,同时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谈到东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这位东北汉子滔滔不绝:对某一地区的人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其他地区的人的想象方式完成的,这种想象常常是片面的和虚幻的。相对于人们对北京人和上海人的研究和总结,对东北人的研究实在太少了。中国人对东北人的认识是简单的,而事实上,东北人“特复杂”,很难概括出其共同点。
作为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孔庆东举了一个例子,在现代文学家中,萧军和端木蕻良都是东北人,却代表了东北人两种完全不同的极端。东北人是豪放的,同时也是细腻的,而且东北人一旦细致起来,其程度决不输于江南一带的人。就像在身高普遍比较高的“东北大汉”堆里,也会涌现出个别潘长江这样的“精华”。
重传统要面子
东北的文化从古至今变化很大。吉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杨军说,明清两代,统治东北地区的主要是满族文化。八旗入关以后,东北大部分地区成为无人区。满族人将白山黑水的东北地区视为圣地,为了保护东北地区不被汉人破坏,清政府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封禁政策一直延续至清代中后期,后来为了充实边防,抵御外来侵略,清政府才解除了封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北解禁以后,关内由于土地稀少,而且迫于兵荒马乱、灾害连年和官府的横征暴敛,关里人掀起了“闯关东”的热潮。这些“闯关东”的人们一路乞讨到地域辽阔的东北大地谋生,在历史上写下悲壮的一页。“他们过的完全是野人般的生活。但是他们却总算维持住了生命。”散文作家峻青在《东北纪行》一文中这样描述。
在闯关东的人中,绝大部分是山东人和河北人。资料表明,在解放前东北的3500万居民中,山东人就占了2000万。山东人和河北人的到来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整个东北文化其实就是山东、河北汉文化的一个变型。东北人的豪放、粗鲁、热情、暴躁、率直、闲散,很大程度上都与山东人相似,辽南方言接近于山东方言。
人对故土越是远离,就越是怀念,也就更能保持故乡的传统,典型的例子是华侨对传统的继承要好于生活在国内的人。“闯关东”来到东北的关里人带来中原的风俗习气,而且到今天仍很好地保留了传统。东北人是各个地方的中国人里面最看重婚丧嫁娶这些场面上的事的,说白了,就是要面子。无论家里是否宽裕,遇到这些场面上的事都不能对付。直到今天,铺张浪费的风气在东北仍旧很盛。
“山林气概”
孔庆东用这样一个极富美学味道的词语来概括东北人身上的“土匪气”。
东北地区地处北温带,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而寒冷。气候对人的性格会产生影响,这早就被孟德斯鸠所注意到,他曾经写道:“人们在寒冷的气候下,便有较充沛的精力。心脏的跳动和纤维末端的反应都较强,分泌比较均衡,血液更有力地走向心房;在相互的左右下,心脏有了更大的力量。心脏力量的加强自然会产生许多效果,例如,有较强的自信,也就是说有较大的勇气,对自己的优越性有较多的认识,对自己的安全较有信心,较为直爽,较少猜疑、策略和诡计。”
古代的东北地区,人们以游牧和打猎为生。由于远离中华文明的中心,东北人在历史上文化发展显得落后。当中原地区的人们已经抛弃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开始以集体的力量对抗自然时,东北人仍然停留在以个体力量争取生存空间的阶段。另外,东北地区由于归属中原的王朝秩序比较晚,生活在东北的人们享有比关内地区的人更大的自由度。特定的生存环境使东北人养成了尊重个体力量、尊崇英雄、讲究忠义精神的传统。
东北人这方面的特点在“闯关东”历史过程中得以加深。本来从关内来的人就以底层社会的“不法之徒”为主,这些人来到东北,长期的艰苦生活、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甚至没有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力量造成了各自为政、强者为王的心理。在早期的关内移民中,只有强悍的人才有活下去的可能,温文尔雅的即使迁入东北,也很快被这种艰苦生活所淘汰。
到了今天,东北人身上还存留着暴躁并具攻击性的特点。台湾作家柏杨在总结中国人的丑陋时曾总结了一点:“只要瞪他一眼,马上动刀子。”这个概括用在东北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东北人出了名的爱打架,而打架的原因往往就是谁多看了谁一眼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东北治安状况差是出了名的,有人戏言:“不到东北不知道胆小”。
缺乏冒险精神
从整体上来讲,东北人缺乏冒险精神,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由于冬季较长,耕种季节相对短,在长时间的农闲时间内,东北人很少有人外出打工,而是把时间放在喝酒赌博上。改革开放以后,东北的经济连年不景气,但是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多少改观,大批的劳动力闲置,外面的世界仿佛天然对东北人没有吸引力。
杨军分析,东北人懒散的作风客观是由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决定的。东北的冬季很长,不但不能耕种,户外活动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东北人有“猫冬”的习惯。另外,东北自古物产丰富,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之说。东北人均耕地面积多,虽然只能耕种一季,但人均粮食产量足够一年的食用。这使得短时间的劳作供应一年到头的温饱成为可能。东北有句俗语,生动地描绘了东北人一年到头的生活状态:“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干闲。”
对东北人“小富即安”性格的成因,东北土生土长的作家迟子建认为,是当年冒着生命危险“闯关东”的老客们将这种生活态度带到了东北大地。那些“闯关东”的关内人之所以离开家乡来到东北大地,主要是因为生计问题,而不是抱着寻找新大陆的梦想来东北的。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特别大的抱负,在解决吃饭问题后,就感到满足了。而且,“闯关东”时代的东北,男女比例相差悬殊,来到东北的关内人娶媳妇极为困难。吃饱饭、成个家,“三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成了他们的最高理想。这种着眼当下、少思未来的心态在那些“关东客”和他们的后代的心中根深蒂固。
建国以来,东北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们几十年来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面临社会的变革,一时间手足无措是在情理之中的。
转轨期间的痛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全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东北陷入了困顿和迷茫。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普遍出现了工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东北现象”。1990年东北三省工业总产值仅比上年增长0.6%,与全国平均增长7%的水平相差甚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被称为“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东北农业再次遭遇了与当年工业几乎相同的尴尬,媒体将其命名为“新东北现象”。
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中,东北地区在转型期间的落后被归结为东北人市场观念的落后和旧有体制的弊端。但是,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学者们都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宣传制造的假象,掩盖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将经济社会转轨的滞后和由此造成的阵痛推给东北人自己是不负责任的。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东北经济问题研究专家李怀认为,建国以后东北的经济社会状况的变迁与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最初,国家将东北定位为中国的工农业基地是出于全局的战略考虑,当时台湾问题尚待解决,沿海一带随时可能发生战事;而东北靠近苏联,相对安全。另外,东北轻、重工业和农业的底子都很好,地广人稀,不存在关里地区的人口压力,交通发达,有全国最密集的铁路网,发展前景很好。所以国家重点开发东北,并用东北的资源支援其他地区的建设。
杨军认为,建国初期,东北地区是当时中国除上海以外最有潜力的地区。但是国家对东北一直是索取大于投入,东北工业企业的产出和资源都用在了支持其他地区的建设与开发上:大庆的石油、鞍钢的钢铁、大兴安岭的木材、阜新的煤炭被源源不断运往其它地区支援建设,连很多熟练工人都输送到其它地区,但东北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加上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苏关系紧张,双边贸易受阻,也限制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几十年下来,东北原有老底几乎被掏空,原有的优势荡然无存。这是东北轻重工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彻底垮掉的最根本原因。比如阜新,丰富的煤炭资源在计划调配下被掠夺殆尽,等到资源枯竭后却要阜新人自己来寻找出路,这是很不公平的。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重点扶持东南沿海。近年来,随着东南经济的腾飞,国家又决定开发大西北,东北再一次失去发展的机遇。在此期间,东北继续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下,极大地影响了其经济的发展。随着工业时代的结束,重工业已是夕阳产业,再加上东北重工业都由国家直接控制,甚至不能决定自己原材料与产品的价格,亏损是自然的了。
因为经济的落后,各地对东北人的不正确认识更加有所加深。杨军认为,东北的现状是由这种特殊经历决定的。这一点绝不能归结为东北人的劣根性所致,任何地区的人都没有资格嘲笑东北人。
孔庆东提出了“新中国的东北人”的说法。他说由于建国以后计划经济年代的沉淀,当代的东北人有一种“社会主义情结”。孔庆东认为,东北人已经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格局,但是新时代却将他们抛弃了,几十年的努力和贡献付之东流。东北地区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是最高的,东北人不笨,如果东北得到机遇,一样可以发展得好。
构思国际大都市
进入90年代,在我国城市建设领域逐步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选择并确立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为城市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正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
所谓“国际化大都市”,或称为“国际性大城市”、“全球性城市”的概念是英国学者霍耳在1966年提出的。之后,美国学者威尔夫和符里德曼又作出新的假说及理论上的概括。现在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其主要标志概括起来为: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第三产业高度发展、主要制造业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综观起来,区位优势、国际性的港口贸易、金融保险业、跨国公司集团化的一体化以及重大区域性的基础和服务产业国际化服务,都是构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要素。不久前,有关国际组织在对世界公认的11个“世界城市”以上述等16个项目内容进行评议时,除伦敦、纽约、东京等几个城市外,其他城市只具备国际性城市的一部分功能。显而易见,我们国家与之相比,还有着很明显的差距。
大连:20年建成“北方香港”。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技术先进的工业基地,东北亚地区的商贸、金融、旅游、信息中心之一。
哈尔滨: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2000年起,再用一段时间,把哈尔滨建成经济外向化、金融国际化、交通网络化、城建现代化、产业高级化、城乡一体化的功能配套的国际经贸城市。
沈阳:2020年东北亚金融中心。逐步形成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完善的金融市场、金融网络,为形成东北亚金融中心奠定基础。建立起立足沈阳、依托东北、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联系全世界的开放型、高效率的金融市场体系。到2020年,将沈阳建成东北亚的金融中心,成为东北亚区域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