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是一场绝世裸奔,可惜应者寥寥,观众多不在现场。
月黑风高,我听见你的脚步声像一阵疾风从大地上袭卷而过,我听见夜露充满激情地随之四下里坠落,“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那气势该是何等地波澜壮阔!
但是,没有谁真的如约而至,预期中的热烈注视和如潮掌声,一一缺席。天色太晚酒色正浓,人们忙着休息忙着议和,忙着歌舞风流偏安一隅,忙着“直把杭州作汴州”式的克隆繁华。
你跌足长叹,挥剑狂舞,恍惚中敌人一剑一个悉数为你所制,可是舞到最后,你终于脚步踉跄,两鬓飞霜,老泪纵横,愤愤然掷剑于地,心有不甘地恨声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然后,一切重归阒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中原依旧是梦里的中原,酒至酣处依旧是浇不灭的英雄失路悲风……。于是你推开酒杯,拍案长啸: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漫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较之当年李太白一曲“将进酒,杯莫停”的奔放与豪情,辛弃疾这首《沁园春》更多了一份慷慨淋漓的狂傲与悲愤。表面看这是一首滑稽有趣的戒酒词,作于庆元二年(1196)辛弃疾闲居瓢泉时,通篇是词人与酒杯的一番对答,题作“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而实则借“将止酒”之机将自己长年报国无门、壮志难展、积愤不平的情绪发泄了一通。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被誉为“词中之龙”。出生时,其家乡已是沦陷于金人统治下的敌占区。受老祖父辛赞的激励,辛弃疾胸怀复国愿望,“忍辱待时”,练就了一身胆略和武艺。二十二岁时趁金国内乱,投笔从戎,率二千人马加入山东农民起义军耿京部下,成为一员文韬武略智勇双全的抗金将领。就在他去建康接洽南宋朝廷联合抗金之际,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竟以五十骑之旅,直闯金营,生擒张安国,率领被张裹胁的耿京旧部万余人,突破金兵包围,驰奔归宋。
但是回归以后,他坚决主战的爱国热情和当权者的纳贡苟安政策发生了深刻矛盾,以致南归后的四十余年中,辛弃疾基本只以一个地方官的身份仕宦于外地州郡,无法舒展其抱负与才干。三次罢官,两度被迫“闲居”,在江西上饶、铅山农村中浪费了二十年左右宝贵光阴。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起初读稼轩长短句,深觉辛弃疾爱酒,他甚至吟出了“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这样的词句,满江喝也喝不尽的醉人春醪,何等的气魄啊!辛弃疾喝酒还挺爱喝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可不都是处处留“醉”嘛。
多读几遍后发现,爱喝酒常喝醉的稼轩狂态着实可掬:“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狂饮高歌,铁骨豪情,硬语盘空,声振金石。
“国家不幸诗家幸”,说的便是辛幼安了。一个有着非凡气概和才干、心系复国大业、思欲大有所为的将材,落到种树耕地、借喝酒填词排愁遣恨的地步,实在令人痛惜啊。本来应该是“弃疾”(像西汉霍去病那样的一代名将)的,结果却真的“稼轩”以终,赍志而没,悲哉!
我们对暴风骤雨失望,因为日子是这样艰难。我们对无风无雨失望,因为日子是如此乏味。我们对远方失望,因为山重水复道阻且长。我们对当下失望,因为心肝吐尽新亭无泪。我们对来来去去失望,因为相拥之后总难免猜忌。我们对梦境失望,因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醒来却尽皆成空。我们对匆匆老去失望,因为任谁都不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如果岁月可以分成无数的片断,我看见你在八月的千万个瞬间醉倒。“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你说栏干拍遍,吴钩看了,终无人会,登临意。我说,不如把悲笳万鼓、满心不甘,酿成千顷稻花香吧,剑影刀光歇处,万象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