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00的详细技术指标网上很多,这里就不再重复。尼康公司声称这是目前DX的旗舰,从指标来看确实如此,与旗舰机D3一起推出的MultiCAM 3500自动对焦系统也同时被D300使用,这在尼康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而快门准确度保证也达到了15万次,与过去的专业旗舰机一样。
1)DX
与D300一起推出的D3为尼康第一款全幅相机,DX还有市场吗?从竞争对手Canon的产品线来看非全幅在未来不短的将来还会继续占领中低端市场,毕竟非全幅的成本有明显的优势。D300的价格只有D3的三分之一,这个价格差别即使对专业用户也是有很大影响。
我们甚至可以预想未来一些D3用户也会同时拥有一台D300作为备用机。
尼康这次公布D3和D300已经说的很清楚,未来的专业相机会使用FX(全幅)而非专业相机使用DX。而很多尼康用户预料到的全幅相机兼容DX镜头功能也在D3上成功实现,尼康用户要关心的是未来是否还应该在DX专业镜头上面投资。对此我个人立场很清楚,我手头上的DX镜头已经减少了一个,S10-20已经和D200送儿子了。
2)感光器
有关D300感光器的官方资料不太多,大家最关心的恐怕就是它的出身。
这次公布D3和D300时尼康提到了LBCAST,在提及D3和D300感光器研发时有一张图片里面出现过LBCAST,可惜我暂时找不到这张图片。也是在这张图片里面有这么一句:“自社の新開発CMOSセンサー”,中文意思就是“本公司的新开发CMOS传感器”。而同一张图片里面D300感光器只用了“ 新开发的DX感光器”文字。
根据过去尼康专业相机感光器不与其他厂家共用而中低档相机使用市场公开供应产品,我们可以断定D300的感光器就是索尼刚推出的IMX021或者其相关产品,而索尼已经上市的A-700数码单反相机的感光器技术指标与IMX021完全相同,我们可以从A-700的表现看到D300的一些影子。
至于D300在图像质量(IQ-Image Quality)方面是否与A-700完全一样或者有所超越,按照过去尼康的D80与索尼的A-100差别D300应该与A-700有些不同,比如图像处理算法显然是各自的技术,而低通滤镜也不相同。A-700目前被批评的成像过软应该是低通滤镜强度太高的缘故,与当年尼康的D200一样。希望D300上市时尼康会使用比A-700稍微弱一些的低通滤镜。
索尼的A-700在高感光度表现比原来的A-100有明显进步,这应该归功与感光器的行列平行降噪技术,至于在D3上面使用的无缝微聚镜技术是否被应用到这个感光器还不清楚。
3)AF(自动对焦)系统
从F4开始尼康每一代专业相机都使用了新的AF系统,F4沿用了AM200但有所改进,F5是Multi-CAM1300,F6是Multi- CAM2000。而数码专业相机也一样:D1系列沿用Multi-CAM1300,D2系列采用Multi-CAM2000,D3显然没有例外,使用了 Multi-CAM3500。
熟悉尼康自动对焦系统的都知道,那些对焦系统的数字代表了对焦系统里面CCD传感器的像素。没错,AF系统里面的传感器是CCD,有关AF系统原理请参考老西的AF系统:透镜分离相位检测原理以及相关文章。
AM-200
早期的AF系统只有两条线性CCD,这个系统从第一代AF相机一直沿用到F5,提供单对焦区域。后来的版本增加的宽区和点对焦的差别,其实就是选择传感器的部分像素对焦而已。真正的对对焦区域要从F5 Multi-CAM 1300开始,这也是网上资料比较多一个系统,包括具体对焦区域分布和弱光强光传感器的区别。
Multi-CAM 1300对焦区域(窄条对强光感应、宽条对弱光感应)
Multi-CAM 1300对焦区域分布
因为对焦区域增加了,从F5的Multi-CAM开始也增加了一个动态对焦区域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相机会扫描所有对焦区域而选择合焦的那个。而后来F80 上面推出的Multi-CAM 900又增加了一个最近距离动态对焦区域选择模式,就是从里相机最近的那个对焦区域进行自动对焦。
从下面这个表可以看到,Multi-CAM 1300后的AF系统基本都是中间一个十字型对焦区域而旁边或者上下的全是一字型。多十字型对焦区域要到D2/F6的Multi-CAM 2000才出现。
Multi-CAM 2000
在这个系统里面共有9个十字对焦区域,最旁边的两个是一字型。很显然十字型对焦系统要比一字型敏感,当年我使用D2H拍摄时装秀时使用最边上的对焦区域拍摄从远方走出来的模特额头就时常会合不上焦,改用十字就没有问题。
D2H虽然有一些缺点如暗部噪音和红外污染,但它的对焦系统表现之优秀至今我还怀念,甚至还有廉价收购一台二手的想法。
这个想法其实多少跟后来Multi-CAM 2000的简化版Multi-CAM 1000有关系,在D200上推出的这个系统对焦区域与Multi-CAM 2000一样也是11个,但十字型对焦区域严重缩水到一个,其他10个全部是一字型。
在光线条件好拍摄静态或者运动速度比较慢的物体时Multi-CAM 1000足以应付,但到了条件苛刻时如时装秀D200的AF系统就有所欠缺,这个也是我在拍摄时装秀时发现,可以算D200的一个鸡肋。
扯了那么多历史的原因让我们回到D3和D300的Multi-CAM 3500系统。这个系统的对焦区域数量大爆炸,从以前的11个增加到51个,比Canon多年不变的45个多了6个,似乎要开始新一论的AF系统竞赛。
大家都已经注意到Multi-CAM 3500里面的15个十字型对焦区域全部集中在中间。如果我们关注一下Multi-CAM 2000就会发现其实这个系统由三个模块组成,很显然3500也一样也是三个模块。因此我推断所有的十字对焦区域都是在中间模块。
为何尼康把十字型对焦区域全部集中在中间呢?我实在不理解,以我拍摄时装秀的经验相机用竖立构图时最需要的就是画面顶部的对焦区域。前面我提到即使用 D2H最边上的一字型对焦区域我也遇到对焦犹豫的情形,但至少我可以用里面一点的十字对焦区域。现在D3的十字对焦区域完全集中在画面中央,旁边那些一字型对焦区域是否足够灵敏来满足要求呢?这有待于实际使用才能验证。
从这个官方的演示图来看动态对焦有三个模式:9对焦点(中央9个十字对焦点),21对焦点(中央15个十字对焦点加旁边各3个一字对焦点),51对焦点(全部)。主体都是在中央,显然是为体育摄影设计。
与Multi-CAM 2000和1000相比,Multi-CAM 3500减少了群(组)动态对焦功能,从机身后背看就是这个对焦区域选择开关从原来的4个选择变成3个选择。
虽然不经常用,这个组动态自动对焦模式还是比较怀念的。
在机身后背的对焦区域选择开关选择了动态对焦以后,进入后背LCD菜单的CSM a3里面还有多个选择,除了前面提到的9、21、51对焦点选择以为,还有一个所谓的“3D-tracking”(3D跟踪)。在解释这个功能之前还要学习尼康的另外一个新名词:Scene Recognition System(场景识别系统)。
仔细研究其实就是尼康把原来的1005像素的CCD扩充。从F5开始使用的这个1005像素CCD过去一直都用在自动测光,而且由于具有色彩信息这个测光系统比传统色盲的测光系统更加准确,可以大大减少用户测光手动补偿。有关这个彩色测光系统可以参考洋仙的NIKON F5/F100/F90X的软件介绍。
从这个图可以看到场景识别系统就是把1005像素CCD获取的信息不仅提供给AE(自动测光)系统而且还提供给AF(自动对焦)系统和AWB(自动白平衡)系统。
当应用到3D跟踪系统时51个对焦点与1005像素CCD提供的色彩信息结合起来,让对焦系统更加容易把主体和背景区别开来。如果这个系统确实有效,也许可以补偿我怀念的组动态对焦功能,因为使用那个功能的用户主要目的是让相机更加准确地跟踪主体目标。
上面这个示意图似乎在暗示一个类似于小DC上的脸部辨认系统的简化版,因为按照过去的最近距离动态自动对焦功能对焦点会选择在手持的花束上而不是脸部。这个3D跟踪系统是否真的这么厉害还有待实际测试。
4) 机身
D300的连拍指标为每秒6张,但如果使用14位文件是这个连拍速度下降到每秒2.5张。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官方答复,我的猜测为:
1)D300的图像处理器与D3不同(慢些);
2)D300的CMOS信号输出只有12位,使用14位图像处理还要经过额外转换;
3)厂家故意把D300的14位处理速度减慢以拉开与顶级机距离。
5)手柄、电池
D300的手柄和以前D100、D200等手柄不同,这个MB-D10不仅提供了额外电池的功能,还可以提高连拍速度到每秒8张。但这个每秒8张是有条件的,只能与EN-EL4或者EN-EL4a配合才能有这个速度。EN-EL4(a)是专业相机D2系列和D3上的电池,电压为11.1伏。而D300原配电池EN-EL3a或者EN-EL3的电压只有7.4V伏。也许提高连拍速度需要更高的电压才能驱动反光板马达,看来连拍速度不仅是手柄而且也是电池的功劳。
MB-D10除了可以容纳EN-EL4/EL4a和EN-EL3/EN-EL3a以外还可以安装八节5号电池,使用这些电池是否也可以提供连拍速度还无法确认。八节充电池的电压应该有9.6V, 估计也能提高连拍速度。
6)其他
拿到D300一个多星期,总共只拍了两次,不过加起来有上千张片子,其中一次1000多张是一次百名模特表演大赛,照片还在整理中。
本来还准备今天有一次专门的AF测试活动,临时取消了,等回北京去动物园拍飞鸟再测试。
因此现在来发表正式感想还有点早,只能简单总结一下目前的体会。
因为我曾经用D200一年多,把D300与D200做对比应该比较合适。简单地说,D300全面超过D200,无论是操控、性能还是画质。唯一不太爽恐怕是目前的价格,今天在深圳一家新开器材店看见他们居然标出14800的价格,也许是这家店的原因,他们也给D3标出39500的价格。
从画质来说D300比较细腻,白平衡也更加准确,成像风格也许更加靠近Canon而被一些Nikon老用户批评,我认为这些都可以在Picture Control里面设定。
提起Picture Control(优化校准),这显然是Nikon在它的DSLR历史中的一次重大转变,我们再也不用操心什么色彩模式I、IIa、II、III、IIIa 等尼康给我们设定好的选择。总共有5个参数可以调整:锐利化、对比度、亮度、饱和度、色相,然后可分别存进9个用户设定,加上厂家提供的4个设定,还有从电脑导入的设定,我都没来得及数总共有多少个设定可以使用,反正足够我用了。
另外一个亮点就是AF微调。自从我用D200后我也加入了跑焦俱乐部,我的D200送去尼康调整了三次,还是与AF-S VR 200/2配合时有轻微跑后。拿到D300后我简单做了一些测试,发现配合200/2也有跑后,而且连AF-S VR 70-200/2.8G也有。简单地在D300用AF微调功能调整后拍出来的结果让我重新找到对小胖子的喜爱,这些AF微调可以存进12个位置,相机可以判别镜头而自动选取,当然如果你有两支相同型号的镜头而它们跑焦程度不同就比较麻烦,相信这是非常极端的特例。
值得一提的是Picture Control应该是模仿Canon的Picture Style,不过用户选择更加多一些。AF微调也是Canon首先在1D Mk III推出,Nikon很快就跟上,这值得赞扬,我现在完全不用担心跑焦了。
有泡菜提到D300对焦比D200慢,因为手头上没有D200因此无法直接量性比较,直觉并没有差别。而且使用边缘非十字对焦区域我感觉D300更加坚决,几乎没有什么犹豫。
一个用户手册上没有提及而且也不容易发现的功能是群对焦区域可以移动,我在主贴里面曾经对此有所担心:
引用:
与Multi-CAM 2000和1000相比,Multi-CAM 3500减少了群(组)动态对焦功能
希望以后能用它拍出好片片:)